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134章 古怪的種藕人
幾乎讀書年,足夠勤奮刻苦,就一定能考上。
所以,同簡大成一起進考場的,多半是少年人。
隻有他一個將近三十的大齡考生。
免不得,就有太多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但簡大成好似沒有發覺,神色淡淡,沒有半點尷尬。
很快,考生們都進了考場。
李師傅和鄒桓尋了對麵的茶樓,坐著等待。
石頭和虎頭也一起跟來,主要負責往大院送訊息。
老太太坐立不安,無心買賣。
半個時辰就要知道兒子的訊息。
否則,她就要親自到茶樓來等了。
幸好,正午時候,考試就結束了。
簡大成一身輕鬆走出來。
眾人趕緊擠進去,護著他出來。
不等問詢,簡大成就笑道。
“彆擔心,已經是當堂取了。
明日就會貼榜。”
“啊,過了,過了!”
虎頭和石頭高興的擁抱蹦跳。
簡大成拍了他們,囑咐道。
“自家知道就成,明日發榜再說。”
石頭和虎頭趕緊捂了嘴,又瘋跑去大院給老太太報喜。
簡大成上了馬車回家。
原本以為閨女在北院等著。
結果閨女又跑去莊園做監工。
不知是太信任爹爹,還是沒當回事…
簡大成哭笑不得,索性換了粗布衣衫也去了莊園。
田裡馬上就要開始耕種了,佃戶們也是忙碌。
遠遠見到主家都是行禮,簡大成問了幾句閒話。
聽得他們沒有什麼大問題,也就撇下了。
但佃戶們卻壯了膽子,追問。
“老爺,我們田裡的活計做完之後。
可以去雞舍豬舍,或者是山上幫忙嗎?”
簡大成自然知道,他們所謂的幫忙,不是當真幫忙。
但與其雇傭外人乾活,佃戶們還更可靠一些。
於是,他就做主說道。
“可以,到時候你們尋刀管事問問。
若是有活計,他就會安排。
工錢同外邊一樣!”
“謝老爺,謝老爺!”佃戶們可是歡喜瘋了。
要知道出去做工,離家遠不說,工錢也不穩當。
若是給主家乾活,錢不少,而且方便靠譜啊。
待得走遠,鄒桓皺眉說道。
“這些人太貪心,叔,以後要不要換掉?”
簡大成搖頭,腳下慢下來,同他並肩仔細分說。
“他們在莊子上住著,給咱們家裡乾些活。
按理說這是應該的。
但世上最長久的關係,不是契約,也不是忠誠。
是利益!
簡單說就是好處。
他們農忙時候種地,農閒時候給咱們家乾活還有工錢。
這是在哪裡都沒有的好事兒。
以後,若是有人想坑害咱們莊子。
怕是他們第一個就不同意。
因為咱們莊子吃虧,或者易主。
他們就沒地方占這樣的便宜了。
所以,他們會自覺維護莊子。
相當於咱們家花了銀錢,雇了一群信得過的雜工和護衛。
說起來,咱家也合算。
用妞妞的話說,應該叫雙贏。”
鄒桓聽得點頭,微微有些臉紅。
“叔,我沒想到這麼多。”
“你還小,想不到也正常。
以後凡事多看多聽多想。”
簡大成拍拍他的肩膀,忍不住歎氣。
“你原本家裡日子富貴,到了咱們家,也不曾吃苦。
這是好事!
但同樣,你也少經風雨。
少幾分窮苦裡摸爬滾打悟出來的聰明。”
鄒桓低頭,紅了眼睛,抬頭時候就笑了。
“叔,我很高興來到咱們家。”
簡大成也是笑。
“走吧,還不知妞妞把莊子禍害成什麼樣子了。”
怡安帶了新草帽,背了小挎包,正各處走動監工呢。
雞舍和豬舍都差不多,今日眾人忙著上山栽藥材苗。
刀大叔眼尖,老遠望見簡大成,就吆喝起來。
眾人一窩蜂衝上前,七嘴八舌問道。
“先生,怎麼樣,考過了嗎?”
簡大成笑著點頭,“明日放榜。”
“啊,過了,過了!”眾人都是高興瘋了。
真是各個都比簡大成還激動。
怡安雖然心裡有底,但當真聽到爹爹過了,還是高興。
以後簡家就不是普通農戶了。
算是踏上了青雲路的第一步。
有村人喊著要喝酒,村長第一個攔了下來。
“不行,先生一個月後,還要考秀才呢。
那可不容易,咱們彆添亂。
要喝酒,也是先生成了秀才之後再喝。”
怡安也是笑道,“對啊,到時候莊子裡都忙完了。
咱們家裡殺頭豬,開流水席。”
“哈哈,流水席好!”
“到時候讓十裡八村都看看,咱們蘑菇崖出文曲星了!”
不說眾人熱鬨,下午時候,馮老太從城裡就帶了大包小裹回來。
雞魚肉蛋,買的齊全。
雖然不能大肆喝酒慶賀,但吃頓好的,也是應該。
眾人吃的滿嘴流油。
第二日,刀大叔攆了村人去乾活兒。
然後,他親自跟著簡大成進城去看榜單。
回來時候,老頭兒興奮的滿臉通紅,走路好似采了棉花。
不必說,簡大成是童生了,板上釘釘那種。
眾人都是歡呼,問起簡大成。
原來簡大成去拜謝先生了。
其實簡大成過了童生,是孫先生和趙先生意料之中。
最重要的還是秀才,過與不過,在兩可之間。
兩人仔細囑咐了好半晌。
一來簡大成考中,學院也顏麵有光。
二來簡大成當真是個好弟子。
這一年多,年節送禮都是豐厚,讀書也勤奮。
這樣的學生,他們也希望有個好前程。
簡大成倒是平常心,鄭重道謝。
回家之後,繼續讀書。
就這般,莊園裡繼續種地。
建雞舍豬舍,山上種藥材苗。
忙的差不多了,錢家才送了藕種過來。
而李師傅居然從城裡帶來一對兒祖孫倆,說是種藕人。
怡安這一段時日,整日在外邊曬著。
即便防護再好,也黑了不少。
這會兒,她大口喝茶水。
然後仔細打量麵前的祖孫倆,怎麼都覺得古怪。
這老人家一身粗布衣褲,瞧著是平常百姓打扮。
但手上沒有繭子,腰板也挺的筆直。
神色還算平和,眉眼間居然有濃濃的書卷氣。
若是換上長衫,說是書香門第的老太爺更容易讓人相信。
另外那個半大少年,十二三歲的模樣。
麵板白淨兒,五官俊秀,眼神裡帶了幾分防備和憤恨。
這更不像普通農家的半大小子了…
怡安望向李師傅,李師傅臉色有些尷尬。
他乾咳兩聲,說道。
“那個,他們的工錢不高,但咱們家裡要供吃供住。
當然也不用住的太好,雞架那邊的小房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