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139章 春風得意
所有人都忙碌起來。
流水席沒有放在莊子裡,安排在了北院。
一來莊子還沒改建好,二來木老爺子祖孫在。
不好讓外人隨便出入。
幸好,先前就說莊子是給怡安這個小姑娘住的。
不對外開放,倒也說的過去。
特彆是學院那邊的孫先生和趙先生。
還有一眾同窗,比誰都清楚這點。
采買食材,邀請客人用了一日。
第二日,簡家的流水席就擺上了。
院子裡是招待貴客的,有果子點心和茶水。
更有九菜一湯的豐盛酒席。
客人除了先生和同窗們,就是胡二老爺也在座。
先前有過走動的各家大管事們,也湊了一桌兒。
選單是怡安帶了喜鵲一起琢磨安排的。
其實這麼大的事,應該在酒樓請個廚子。
但簡家常吃的菜色就很新奇。
有空間出品的蔬菜和泉水加持,更是味道超級好。
就是請了廚子,也不見得能比自家下廚更出彩。
所以,今日的大廚是喜鵲。
桂枝帶了村裡小媳婦打下手。
怡安不想太出風頭,空間蔬菜沒拿出來太多。
隻夠三桌兒酒席就行了。
其餘外邊的流水席,用料都普通。
家裡有莊子,時節又剛好萬物生發。
倒是不用犯愁菜色,隨便切切燉燉就足夠。
隻要多放些肉,人人都會吃到撐了。
馮老太可是下了血本。
不說酒席上雞魚肉蛋,樣樣俱全。
就是流水席都是大鍋骨湯燉菜,加上豬肉。
還有兩合麵的饅頭餅子,管飽。
這可讓聞訊趕來湊熱鬨的三裡鎮人高興壞了。
一人一碗燉菜,隨便翻翻就有好幾片大肉。
筷子上穿著三個大饅頭。
一口菜,一口饅頭,吃的滿嘴流油。
當然,人人也都沒吝惜好話。
“恭喜簡先生高中。”
“簡先生必定步步高昇!”
“簡先生是我們三裡鎮的文曲星!”
馮老太和村裡眾人都是聽得嘴角高高翹著。
特彆是刀大叔,許是高興過頭了。
旁人沒等吃飽,他先把自己灌醉了。
最後被刀大嬸嫌棄的攆走,直接回莊子睡下了。
院子裡的酒席上,孫先生和趙先生很是勉勵了簡大成幾句。
簡大成也是真心道謝,一揖到底。
其實,書院這次考試的足有十三人。
但考上秀才的,隻有簡大成和另外兩個城裡的學子。
趙先生和孫先生也沒想到簡大成能考中。
畢竟,他平日不算如何出色。
而且之前還被曲書生坑害的,差點兒都不能考試。
簡大成居然這麼快就換了過來,甚至學業也突飛猛進了。
這會兒被這般感謝,他們隱約都有幾分心虛。
但不論怎麼說,學子出息了。
他們也是真心高興。
其餘同窗學子,有羨慕的,有佩服的,更多是嫉妒。
畢竟他們比簡大成年輕,自小就讀書。
如今被簡大成拔了頭籌,榮耀加身。
怎麼都有幾分不服氣。
但事實已經如此,不服氣也隻能忍著。
在南邊,有個秀才功名,也許不稀罕。
但在邊塞這裡,簡大成以後已經算個人物了。
最後悔的還是胡二老爺。
他笑嗬嗬的喝著酒,不時同兩位先生說幾句閒話。
其實心裡滋味很是複雜啊。
當初怎麼就因為一個小妾,惹得簡大成離了心。
否則如今簡大成就是胡家的門客。
以後即便他飛黃騰達,青雲路節節攀升。
也要烙著胡家的標記,念幾分情義。
如今倒好,能勉強維持一個朋友關係就不錯了。
甚至認真算起來,因為西瓜那件事。
還是胡家欠了簡大成的人情…
錢勇和大東也是座上賓,相比旁人,他們則是慶幸。
雖然也想過簡大成不是普通人。
但誰也沒想到,他會這麼快就出人頭地。
這還隻是開始,以後怕是更要了得。
簡大成酒量一般,高興之下,又被灌了幾杯。
酒席過半,他就有些醉了。
但有一群沒考中的書生在,醉酒出醜也輪不到他。
自有這幫人嬉笑怒罵,抹著眼淚,喊著下次再見分曉。
一場慶賀的喜酒,從日頭當空,一直喝到日落西山。
待得送了客,所有人都是累的人仰馬翻。
但人人臉上的笑,卻是怎麼也落不下。
明日和後日還有流水席,但不過中午一頓。
不算什麼難事,刀大嬸帶著村裡婦人就足以解決了。
怡安給爹爹熬了濃濃的醒酒湯。
簡大成一口喝乾,洗漱乾淨,換了衣衫。
這才拎了食盒去莊子。
鄒桓和怡安,一個抱了葡萄露壇子,一個拿了新烤的點心,跟在後邊。
父子三人進了院子,又進了倒座房。
木老先生放下手裡的書,笑的和藹。
“怎麼這麼晚過來?”
簡大成帶了兩個孩子跪倒在地。
“謝先生教導之恩。
此次高中,都是先生的功勞。”
說罷,他恭敬磕了三個頭。
怡安和鄒桓也是一起磕頭。
真正的世家眼裡,秀纔可能同普通人沒什麼區彆。
但對於簡家來說,卻是從此不受欺辱的保證。
這份感激,三人都是真心。
“快起來。”木老先生親手扶了簡大成。
木源也趕緊扶了鄒桓和怡安。
簡大成把食盒裡的飯菜一一拿出來。
怡安擺碗筷,鄒桓倒葡萄露。
眨眼間,酒桌兒就擺好了。
木老先生看的笑了,說道。
“大成,我雖然落魄了,但輕易不願指導誰讀書。
之所以對你破例,當然是你有天分,也刻苦。
但更多的,我是好奇。
你們一家子,沒有血緣牽絆,卻比很多家族都要團結。
這是我很少看到的。
我想看看你們一家以後能走多遠。”
簡大成也笑了,“那先生一定會長命百歲。
因為我們一家會一直這麼走下去。”
木老先生想起自家遭遇變故的時候。
親朋友人那些背叛和落井下石。
他心裡輕輕歎氣,舉起了酒碗。
另一邊,怡安和鄒桓拉了木源坐一起吃鬆子。
怡安渴了,從盤子裡又拿了一串葡萄。
鄒桓極順手的開始剝葡萄皮,然後送到怡安嘴邊。
木源在一邊看著,神色很是古怪。
在京都時候,他也是見過親王世子幾麵。
那蔑視一切的貴氣,如今好似都沒了。
就像他生來就在這裡,就是一個普通農家的小子。
每日騎馬射箭,寵著嬌氣的妹妹…
怡安正興致勃勃說起明日豬舍進小豬仔。
“我原本想買三十頭,但刀大叔他們隻尋到二十三頭。
這樣也行,先養著。
以後慢慢買,慢慢添。
但過年時候怕是趕不上殺豬吃肉了。
不過,買幾頭七八十斤的,集中育肥,應該也不錯。”
想起殺豬菜,怡安又開始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