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326章 破鏡難圓
老太太惦記這個孫子,想了想,就也進屋了。
簡大成起居的西屋裡,木老先生正坐在炕沿邊喝茶,簡大成半靠在旁邊,師生兩個說話,倒也親近。
“雖然這幾年,一直沒有大考,耽擱了一些。但你的底子擂實的更好,這次回京都,明年春日時候一定會考中。”
老先生喝了一口茶,仔細想了想,“先前說京都諸事,看得出皇上在逐步掌權了,明年的大考說不定就是皇上為自己選材的機會。
“你這幾年在戍邊軍,彆的沒學到,務實第一,無論考哪一方麵都會優於那些死讀書之人。所以,到了京都,不必妄自菲薄,該如何行事就如何行事。”
“是,先生說的是。”
簡大成點頭應下。
幾年前吳同進了京之後,家裡關於京都的訊息就多了起來。
吳同和胡老二父子等人留心打探,然後刀老大陸續捎帶回來。
第二年,吳同站穩腳根兒之後,又在城裡接濟了一批乞兒,足有二十多個。
至此訊息來源就更多了,不隻是所有京都人都知道的大事小事新鮮事,就是京都人不知道的,吳同也知道很多。
比如某個二品大官的小妾偷了馬夫,被打死扔到城外秘密埋了。
比如誰和誰表麵水火不容,朝堂上針鋒相對,但私底下卻有走動。
這些訊息彙總到木老先生這裡,老爺子憑借他多年的經驗和敏銳,分析出各種可能性,或者值得注意的地方,然後再教給簡大成。
所以,簡大成不在京都,卻對京都熟悉之極。
簡大成想了想,問道,“先生,同我一起回京吧?先生若是想重建家門,我可以幫先生買回舊宅。若是先生不願,也可以住到京都外的莊子上,清靜自在。”
木老先生卻是搖頭,神色平和中帶了幾分複雜。
三年前,皇上借著生了長子,大赦天下。
他就在赦免的行列,也恢複了穆姓,如今再不是戴罪之身,不用遮遮掩掩生活了。
但他已經習慣了簡家的安寧,不願再回京都。筆趣庫
或者說京都沒什麼值得
留戀的。
落難多年,無論是當初抄家之時,還是到了塞外之後,當初的好友,弟子,沒有一個願意出手搭救。
甚至還有落井下石的,想踩著他登高位的。
可謂是,看儘世間的醜惡和薄涼。
有人就算關心幾句,安慰幾句,對他們祖孫來說,也不如剛來簡家時,住在荷塘邊的小屋,不如食盒裡提來的米粥和蛋羹……
“不必了,我年歲大了,不想再經曆路途辛苦。你們儘管去吧,家裡這邊,我會幫忙照應。但是,你把穆源帶上,他的戶籍在京都,隻要科考就必須回京都。”
老先生歎氣,“要勞煩你幫他去衙門查戶籍,安排考試了。穆家以前留下的人脈,若是能給他助力更好。若是沒人幫忙,那就讓他憑本事自己拚吧。”
簡大成點頭,他也猜測著老先生許是不想回去了。
穆家當年的榮寵富貴,如今都是過眼雲煙了。
就像摔碎的鏡子,碎片撿回來,拚回去,也照不出先前的模樣了。
鄒桓敲門之後,進屋行禮。
穆老先生很是高興,拍拍他結實的肩膀,笑道,“桓哥兒這一趟回來,瞧著又壯了兩分。如今在軍中,怕是少有敵手了吧?”
鄒桓應道,“先生誇獎了,夏日裡,草原上不難找吃食,不算辛苦,所以比之冬日時候要容易一些。”
老先生點頭,“幸好有你做比對,源哥兒這幾年也練些簡單的拳腳功夫,看著也結實很多。
“回京之路辛苦,倒是不怕他堅持不下。以後,大成替我監督他,要繼續勤練不綴,畢竟考號裡坐上幾日,風雨冷熱沒法預料,沒有一個好身體,根本不成。”
說罷,他突然想起簡大成這次中毒,皺眉問道,“妞妞可說你的身體何時康複,會不會影響考試?”
簡大成趕緊應道,“先生還不相信妞妞的本事嗎,肯定會在年前就讓我康複。”筆趣庫
老先生點頭,“這孩子讀書偷懶,對醫藥卻是極有天分。這幾年,有她幫忙調理,連我這把老骨頭都舒坦多了。”
鄒桓趁著機會
就道,“叔,這次回京,您和妞妞先行一步,我有軍職在身,回去不容易,要安排。”
簡大成也沒懷疑,就道,“好,你的事情,自己安排,需要家裡幫手就說話。我們出發之前,讓妞妞把軍備再給你多留一些。”
“好。”鄒桓神色不變,心裡卻偷偷鬆了一口氣。
很快,老太太過來招呼開飯。
老先生告辭,堅持回去同孫子一起吃。
於是,老太太索性把飯桌兒放到炕上。
簡大成喝蔬菜粥,吃雞蛋餅。
鄒桓則吃紅燒肉配米飯,風卷殘雲一般,一碗又一碗。
怡安坐在一邊,不時給他夾個雞腿,挑塊魚肉。
簡大成越發覺得碗裡的粥沒滋味了,還是老太太捨不得,給兒子夾了一小塊肉。
惹的簡大成笑著謝老孃,“還是娘最疼我了,這兩個沒良心的孩子,就自己吃的高興。”
鄒桓就同怡安笑起來,真是孩子一樣得意。
吃過飯,一家人說起最近的安排。
簡大成肯定是要安心養病了,彆說幫忙,就是讀書,老太太都捨不得,改成了請木源每日來讀書給他聽。
簡大成哭笑不得,極力和老孃解釋,他回家休養,不是因為病重,隻是想離開戍邊軍。
可惜老太太堅持,多說兩句就開始抹眼淚。
“大成啊,你可是咱們家的頂梁柱,你要好好愛惜身體。你若是有事,家裡可怎麼辦啊?就這麼半天功夫,外邊就說的很難聽,說咱們家要倒了。
“妞妞還小,我老了,桓哥兒就算有些威名,那也是在軍中,總不能見誰不順眼,就提刀砍了吧。家裡還是要你撐著啊!”
簡大成趕緊舉手投降了,“好,好,娘,我一定好好歇著,絕對不費神,起碼養過半個月,您說沒事了,我再開始讀書,好不好?”
“這還差不多。”老太太立刻擦了眼淚,收放自如。
怡安和鄒桓在一邊看夠熱鬨,趕緊開始列單子。
其實家裡三年前就準備進京了,對於莊子和生意都有安排。
甚至很多東西和人手,早就挪去京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