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329章 老太太發飆
旁人可以沒良心,幸災樂禍,但他們絕對不會。
但家裡有交代,她也不能說實話,就含糊應道。
“那個殺千刀的刺客,刀上抹了毒,如今隻解了一半,其餘要慢慢將養。大成沒有幾個月下不了炕,要天天喝藥湯。”筆趣庫
眾人都是歎氣,同情心疼,更多是惦記自家以後的生計。
顯見老太太也是明白這點,又道,“你們放心,我家大成不在後勤營了,但六七年了,作坊和學堂各處都是成型了,以後誰掌管後勤營,也不會輕易改什麼。”
眾人吃了定心丸,臉色都是好了很多。
又閒話幾句,眾人才散去買菜買雜貨兒。
老太太喊了喜鵲、雪娘和二丫、臘梅幾個進耳房,簡單交代了一下最近的雜事,然後告訴二丫和臘梅。
“不要張揚,我先偷偷告訴你們一下。閒著無事,準備一下東西,年前跟著家裡進京。”
二丫和臘梅可是高興壞了,“當真,嗚嗚,真是太好了,晚上回家就告訴爹孃去。”
兩個姑娘高興壞了,她們虛歲都十五六了,家裡有意給找人家,她們就一直拖著,盼著的就是主家進京,好跟去開開眼界。
留在這裡,無論是嫁給村裡的小子,還是嫁到城北軍戶,都不是她們想要的。
可以說,有喜鵲這個標杆在,她們對自己的親事和未來,都有一種執著,家裡根本管不住。
正說著話呢,院子裡突然鬨了起來。
原來是大江小江拿了東西去看養父張大叔,說了話回到大院兒。
張嫂子回來,就追來討要銀子。
大江小江如今可不是當初被苛待餓肚子的小孩子了,自然不會給。
張嫂子就撒了潑,開始滿地打滾兒了。
“沒良心的小畜生啊,養活你們長大乾什麼,還不如喂條狗了。老天爺怎麼不把你們劈死呢!嗚嗚,可憐我含辛茹苦多少年,就落了這麼個下場!”
各家婦人挎著菜籃子,眼見大江小江站在一邊,脖子上青筋都暴起了,顯然氣的厲害。
而張嫂子卻鬨得越來越不像樣子
有人看不過,就吆喝道,“張嫂子,你快起來,可彆丟人現眼了。如今也是有兒媳婦的人了,你也不怕她有樣學樣!”
“就是,大夥兒都住一起多少年了。誰家啥樣不知道啊,你可彆跑這裡耍無賴了!”
“總欺負人家兩個孩子,有意思嗎?還含辛茹苦把人家養大,你也不臉紅。你養人家啥了,倒是恨不得把兩個孩子炸骨頭賣血了!”
張嫂子聽得生氣,一骨碌坐起來就要罵人。
但老太太已經帶了喜鵲等人出來了,她這幾年,有幾次跑來鬨事,被喜鵲很很是收拾過,每次見她都有些打怵,罵人的話就說不出口了。
老太太臉色不好,開口就喊了大江小江,“到我這邊來!彆離那個潑婦太近,小心學壞了!”
大江小江紅著眼圈兒走了過去,氣的張嫂子嚷道,“老太太,你可不能這樣,他們是我養大的!”
“你摸摸良心說,你當得起養大倆字嗎?倒是大江小江養了你們全家七八年!你兒子成親的聘禮銀子,都是從大江小江這裡訛過去的,這街坊四鄰誰不知道啊!”
老太太可真是氣壞了,開口也不留情麵。
“你家裡可還有兒子呢,你不要臉,是不是不想再娶親了?我告訴你,這倆孩子在你家長大不假,但如今是我們簡家人,你再敢欺負他們,你看我怎麼收拾你!”筆趣庫
張嫂子還要說話,老太太已經喊了雪娘和喜鵲。
“把她扔出去,再敢來吵鬨,以後就彆賣菜給她了。這裡又不姓張,說來鬨就鬨,當你家炕頭呢!”
喜鵲和雪娘最討厭的就是這個張嫂子了,當然也不客氣,扯著她的胳膊,就往外拖。
張嫂子氣壞了,但也不敢打人。
很快,她被扔去了後門外,纔敢罵罵咧咧回家。
老太太問大江小江,“她這次又想乾什麼啊?”
大江應道,“她要二十兩銀子,說給她家老二娶媳婦兒。”
“呸!”大夥兒都是吐口水,“真是獅子大張口,居然要二十兩,當銀子是大風刮來的啊。”
“就是,兒子娶親憑什麼要讓人家掏銀子,人家是她兒子親爹啊!”
老太太也是不高興,勸大江小江,。
你們這七八年報恩也差不多了,以後少和張家來往吧。你們那個養父,看著是個好的,但每次媳婦兒出來吵鬨,他也沒攔著。”
大江小江低了頭,心裡也是難過。
方纔他們前腳出了院子,後腳張嫂子就追來了,又鬨成這樣,養父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還是沒有過來看一眼,攔一句。
就是上次,大上次……
每次養父都是愧疚,生氣,在他們麵前罵媳婦孩子,但最後還是該拿的銀子還是拿了……
兩人都是小聲應道,“我們知道了,以前恩情還完了,以後走了,就不惦記了。”
老太太怕他們傷心太過,打個招呼就趕緊回家了。
家裡不知道大院兒還鬨著這麼一出,照舊是吃飯遛彎睡覺。
怡安整晚都泡在空間裡忙碌,幸好有小木屋可以補覺。
五六日後,簡大成可以在廊簷下走幾圈了,臉上有了幾分血色。
鄒桓也要回營地了,老太太不知道他很快又要出征,也沒擔心。
簡大成擔心,也不能攔著,怡安是太瞭解哥哥了,不想攔著。
就這樣,一百騎兵,來去如風,很快走的沒有影子,莊子裡也安靜下來。
各家都有些失落,但很快就沒有這個空閒了。
因為秋收開始了,田裡糧食要收回來,山貨鋪子,葡萄露作坊,開心鬆子作坊,陸續都開始忙的厲害了。
村裡老少,各司其職,倒也不用怡安費心太多。
錢鏢頭來看過簡大成之後,也打算讓錢夫人和紅英,跟著簡家先去京都落腳。
有合適的院子或者莊子先買一個,就當給兒子打個前站了。
錢鏢頭多年走鏢,也落下不少暗傷,年歲慢慢大了,更戀家。
於是,以後去了京都,就想安心做個田舍翁。
簡家當然高興他們一家跟著搬去,有個照應不說,走動也親近。
怡安除了照看父親養傷,兼顧莊子裡秋收,還有一件小事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