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自己,決定你的未來 8?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會晚
-
8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會晚
假使你已人到中年,而仍冇有受過相當的教育,你大可不必因此而灰心。因為隻要你馬上開始,你就可以在有生之年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個人,從一個懶惰而花費無度的人那裡購得一塊田地。雙方買賣成交時已經是5月底了。
以前那個懶惰的田主,在早春時分不曾下種,也不曾耕耘。許多鄰近的人告訴這位新田主說,農時已過去了,現在除了種些蔬菜以外,種彆的作物已經是太遲了。
但是這位新田主是個很有頭腦、很能乾的人,他種下了一些生長得較晚的穀類種子,由於這一年氣候反常,雨水和溫度不同於往年,他獲得了一次豐收——一次超過了其他鄰居所得的收穫。
這類事實的發生不限於農田,在人生的各方麵都有與此相同的事例。
假使你真有向上的誌願,真的想要補救你早年失學的遺憾,那麼就請記住,你每天所遇見的每個人都能增益你的知識。假使遇見的是一個印刷匠,他能幫助你獲得許多印刷技術;一個泥瓦匠,能告訴你許多前所未聞的東西;即便一個普通的農夫,在某幾點上,也可能會比你聰明得多……從每個可能的地方努力攝取知識,這是使人知識廣博的唯一方法。而廣博的知識可以使人胸襟廣闊開通,不至流於狹隘、鄙陋。這樣的人能夠從多方麵去“接觸人生,領會人生”,而他的趣味,也是廣大、濃厚的。
一般不曾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往往有過於看重大學教育的傾向。一般因家境困難或身體不健康而無緣進入大學學習的人,總以為他們遭受了一種不可補救的損失,以為在他們的一生中有著一個永遠不可補救的缺陷。他們以為即使日後再怎樣自修自習,也還是冇有用處,無補於事。但就事實而論,世間最有學問、最有知識、最有效率的人物中,有不少是從未受過大學教育的,有的甚至其早年連中學的校門都冇有跨進過。
筆者認識一個青年,那人連小學教育都冇有完成,然而因為他後來閱覽了大量的曆史傳記書籍,後來竟成了一個曆史學家。遇見他的人都盛讚他的學問。他博覽群書,所以他的英文相當好,雖然對於文法上的死板規律,他一點不懂,但他浸冇在許多名家的文字中,熟知其作文構句之道,所以他的寫作具有一種很好的風格。
而今,專為家庭自修而出版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有誌於上進的人不是機會更多了嗎?然而不幸的是,有許多成年人總以為自己已經過了那種感受性最強的青年時期,已成強弩之末,再受教育已是太遲了。
世間最可尊敬的就是那些已屆中年仍然孜孜好學、以求補救少年的失學之輩,利用全部的空餘時間傾注其全部精神於攝取知識,而使他自己成為更充實的人。
假使你覺得,在有些普通的學校課程上,你的學習力與記憶力遠遜於以前,你不必因此而灰心。教育這個名詞的意義很廣泛,對於有些東西,中年人的學習力要比青年人的學習力強得多,因為中年人有更多的經驗、更成熟的見解、更正確的判斷力。因為他嘗過失學的痛苦,所以他愛好學問的精神甚於其他年齡段的人。
有許多人在學校時成績平平,但日後在學識及事業上往往有驚人的表現,理由也就在此。更進一步說,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時期。社會就是我們的大學校。我們所遇見的人、所接觸的事物、所得到的經驗,都是人生大學校中的教師。隻要我們開放我們的耳目,那麼生活或工作中的每一分鐘,都可以攝取許多的知識。然後在空閒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深思”的方法,將那些零碎的知識整理組織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