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自己,決定你的未來 3?開放自我,坦誠待人
-
3開放自我,坦誠待人
學者約瑟·勒夫特和哈時·莫尼姆把人際關係中的自我劃分爲4個區域部分,這就是著名的“約哈裡窗戶”:
開放區域:內容不僅你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如姓名、性彆、籍貫、外貌、脾氣、職業、興趣、年齡、婚姻狀況等。開放區域所容納的內容多少,是要受交往對象、時間、地點及有關條件製約的。對關係密切的人,開放的內容會多一些。
盲目區域:涉及的是他人知曉而你卻不知的內容。“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就是這個道理。
秘密區域:這是你心中的聖地,自己知道而不願讓彆人知道的內容。
未知區域:這是指自己不知、他人也不知的內容。
在人際交往中,開放區域比較大的人,往往易受到歡迎,易與他人相處。總是把自己緊縮在秘密區域之中,不願向他人吐露半點想法的人,很難進行交往。
在職業生涯中與人相處時,儘量擴大開放區域,縮小秘密區域,可以減少人際關係的隔閡。你若不主動地向對方進行有效的——“自我暴露”,對方又怎麼會告訴你他的情況呢?人與人的交往是平等的,雙方必須以相互信任為基礎。對自己“滴水不漏”,無疑是向對方作出不信任的表示。
“自我暴露”是擴大開放區域,搞好人際溝通,促使人際交往的一種重要方法。“自我暴露”有兩種,一種是自覺的“自我暴露”。比如向交往的對象主動介紹自己的姓名、職業、家庭、身世、經曆,以期讓對方更多地瞭解自己。這種自覺水平的“暴露”有口頭談話形式和書麵報告形式。前者隨便一些,宜用於朋友、同事之間的交往,後一種則比較正規和嚴肅,常表現在上下級的交往中。所謂不自覺的“自我暴露”是一種無意識的暴露,如酒後失言,下意識的動作、表情,以至服裝穿著、環境佈置等等。彆人可以通過這些細小的方麵來瞭解一個人,知曉他的人生觀、情操、興趣愛好等。當然,要向對方表示誠意和信任,應比較注意自覺水平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不是不講內容,不分地點場合,不分對象地亂說一氣。“自我暴露”的內容是有選擇的。在職業生涯中要創造一種良好的人際環境,應當學會怎樣來開放自我,暴露自我。原一平作為最成功的推銷員,就是因為他在顧客麵前,永遠都是坦誠的,從來不掩飾自己,他的自我暴露使他能夠引導顧客進行思想交流,彼此成為朋友。
開放自我,與人坦誠相待,自然就會得到彆人的信任,也就能夠把自己推銷給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