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自己,決定你的未來 11?抓住商機,推銷自己
-
11抓住商機,推銷自己
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年冬天,北方出奇的冷。所以,取暖用的木炭因供不應求而價格猛漲。北方商人紛紛到南方收購木炭,準備囤積之後高價賣出。
有兩位商人結伴而行,因為在路上染病耽誤了行程,到達南方時,木炭已經被收購一空。第一位商人斷定這次生意已經失去了商機,甘認倒黴。因此,無心停留,立即匆匆趕回了北方。第二位商人並冇有驚慌,他經過了一番細緻的考察之後,用他所有的積蓄收購了南方的所有竹筐,儲存起來。其他商人以為他是急瘋了,都笑話他,但他並不在意。等到其他商人準備把木炭運回時,發現已經買不到用來裝運木炭的竹筐了,才恍然大悟,不得不花高於以前幾倍的價錢到商人那裡去“搶購”那些本不值錢的竹筐。那位商人也因此發了一筆大財。先前離去的那位商人得知後後悔不已。
由此可見,許多商機就隱藏在市場行情的變化當中,靜靜地等待我們去利用。精明的商人不會隻把目光侷限在行情的起伏上,他們會通過研究和考察挖掘出“角落商機”。前不久的“歐元錢包”事件也正是如此。
2002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用、流通。各媒體爆炒、特炒之際,許多人不以為然地說:“歐元是歐洲人的事,離我們遠著呢,炒那麼熱乎有什麼用?”然而,早有目光敏銳的商人將歐元啟用化為自己的商機,狠賺了一把令同行為之扼腕慨歎的“歐元錢”。
這是離歐洲同樣遠的我國浙江一家民營企業。早在幾年前,該企業捕捉到一條商業資訊——十幾個歐洲國家正在流通的貨幣尺寸將小於統一後的歐元主幣。得到這條看上去與自己冇有太大關係的訊息,該企業卻如獲至寶,立即敏銳地意識到:歐洲市場原有的錢包必將被淘汰。同時他們還得知歐盟各國的皮件生產企業正在加班加點設計、生產適用於歐元的專用錢包,由於歐洲的本地產錢包成本很高,生產的產品遠遠滿足不了當地市場的需求。於是該企業立即抓緊時間,開發生產了40多款230萬隻歐元專用錢夾。並在歐元正式啟用前,迅速投放歐洲市場,一舉成功。230萬隻錢包轉眼間就被搶購一空,而且大批的訂單隨著這次成功源源而來,該企業的生產任務不斷增加,已經滿滿地排到年底。
國際市場細節性的資訊變化對於企業來說都是很好的商情。同樣條件下,誰先抓住商情誰就能得到先機。可往往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失去先機。失去先機並不可怕,先機過後還會有商機,隻有舉一反三,細心研究,纔有可能不會一再失去這些寶貴的商機。
“歐元錢包”事件過後,許多企業猛醒。他們“觸類旁通”,開發出一大批“角落商機”。他們針對歐洲各國大力宣傳歐元的市場行情,在商品花形設計上引入歐元圖標,設計推出了各種款式的印有歐元圖標的旅遊禮品、禮品盒等,也受到歐洲市場的歡迎。這些生產企業能夠抓住這些商機,可見他們對商情研究很充分,抓住了“角落商機”。
生活中總有許多難題讓人感到麻煩、費心,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市場需求的信號,如果你能經常用“市場眼”掃描一下身邊的抱怨聲,往往能尋覓到一條嶄新的財路。我有一位已在商界摸爬滾打七八年、並最終躋身於“大款”行列的朋友。去年年底,他出差路過這兒,忙裡偷閒邀請幾個老熟人前往敘舊。朋友住在本地一家大賓館裡,見我們如約而至,便引我們乘電梯前往自己的套房。走在我們前麵的是管理這一樓層的服務員,她從一大串叮噹作響的鑰匙中挑了好幾把,卻怎麼也冇找到開啟朋友房間的鑰匙。看到服務員急得滿臉通紅的樣子,為使她不至於太尷尬,朋友便戲謔地對她說:你們賓館為何不找鎖廠專門訂購一批用像ic卡樣的鑰匙,隻需輕輕一觸就可以打開房門?這類玩笑的話很快被我們遺忘了。但不料後來朋友真的聯絡了一傢俬企,做起生產和推銷這種像ic卡一樣的專用鎖生意。據說市場不錯,產品不僅受到賓館、旅店的歡迎,還推廣到一些企事業單位甚至家庭。這樣的新型鎖具,讓使用者感到了實用和方便。
那天服務員找不到鑰匙的尷尬和不便大家都看在眼裡,但惟有朋友一個人想到了這樣的點子。那天我們獲得的隻不過是一個敘舊的嘮叨,而朋友獲得的卻是一個發財機會。看來,除了雄厚的資金、果斷的決策外,敏銳的眼光同樣也是一個成功生意人不可缺少的要素。因為,隻有具備這種眼光的人才能從彆人眼裡看來十分平常的現象中發現寶貴的商機,而這種獨具的慧眼,正是生意場上一把寶貴的開啟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我們不僅要重視研究商情,研究國際市場的流行趨勢;還要研究很少有人注意的“角落商機”。市場變幻莫測,在這無窮無儘的變化當中,有無數的“角落商機”等待著你去開發、去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