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我去兒子家養老,兒媳天天點外賣,我 第8章
-
說乾就乾。曉靜的行動力超乎我的想象。
她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連夜就起草了一份詳細的《關於成立“鄰裡廚房”公益項目的可行性方案》。
方案裡,從廚房的定位(非營利、服務業主)、管理模式(業主委員會監督、誌願者團隊管理)、資金來源(業主眾籌、成本分攤),到食品安全保障和消防措施,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曉靜就把這份方案遞交給了物業的周主任和我們小區的業主委員會。
周主任看了方案後,大加讚賞,認為這是一個提升小區居住品質、打造和諧社區文化的大好事。
但是,他也提出了困難:那個活動室雖然空著,但產權屬於開發商,物業隻有管理權,冇有改造權。
要想使用,必須得到開發商和大部分業主的同意。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而那個被我們揭穿了的王經理,雖然冇被開除,但也受到了處分,降了職。
他懷恨在心,開始在小區裡散佈謠言,說我們是要藉著「鄰裡廚房」的名義搞集資,還說在公共空間開廚房會汙染環境,有極大的安全隱患,煽動一些不明真相的業主出來反對。
一時間,業主群裡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支援我們的人熱情高漲,但反對和質疑的聲音也不少。
麵對困難,我們這個小小的團隊冇有退縮。
曉靜負責和物業、業委會以及開發商進行溝通談判;張偉則發揮他的技術優勢,在網上製作了投票鏈接和宣傳海報,清晰地展示我們的方案,反駁那些謠言;而我,則負責我最擅長的部分。
我宣佈,在「鄰裡廚房」正式成立前,我將在我家舉辦最後三次「百家宴」。
我自掏腰包買菜,邀請所有感興趣的鄰居,尤其是那些持懷疑態度的業主,都來免費品嚐我的手藝。
我拿出看家本領,三天做了三場完全不同風格的宴席:第一天是地道的北方菜,鍋包肉、醬大骨、小雞燉蘑菇;第二天是精緻的南方菜,獅子頭、西湖醋魚、東坡肉;第三天則是麪食盛宴,油潑麵、炸醬麪、羊肉燴麪。美食是最好的通行證。
那三天,我家裡人來人往,熱鬨非凡。許多原本持反對意見的業主,在吃過我做的飯菜後,態度都發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
一位之前在群裡反對最激烈的大媽,吃著我做的獅子頭,眼眶都紅了。
她說:「我兒子閨女都在國外,老伴也走了,我好多年冇吃過這麼有家味的飯菜了。小趙師傅,我之前錯怪你了,我支援你!」
最後一場「百家宴」結束的晚上,張偉發起的線上投票結果也出來了。
同意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二!
在壓倒性的民意麪前,開發商和物業最終鬆了口,同意將活動室無償提供給我們使用,但要求我們必須簽訂嚴格的安全責任協議。
我們勝利了!那一刻,整個微信群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看著窗外城市的萬家燈火,心裡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激動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