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晚風知我意,驕陽入你懷 > 第192章 聽說他的新動態,刺痛的指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晚風知我意,驕陽入你懷 第192章 聽說他的新動態,刺痛的指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聽說他的新動態,刺痛的指尖

林未晚是在整理舊專案資料時看到那條新聞的。

午後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辦公桌的檔案上投下細碎的光影。她剛結束一場冗長的專案複盤會,桌上堆著半尺高的圖紙和報告,全是去年未收尾的老城改造專案——那是她和顧時硯曾經共同跟進過的專案,後來她調離原崗位,剩下的部分便由其他同事接手,如今要做最終歸檔,需要她補充前期的設計說明。

指尖劃過一份泛黃的設計草圖時,她頓了頓。圖紙右下角有個小小的「顧」字,是顧時硯的習慣,每次畫完初稿,都會在角落留下這個標記,像給作品蓋了枚隱形的印章。她想起以前一起改圖的夜晚,他總愛把畫廢的草圖揉成紙團,精準地投進她腳邊的垃圾桶,笑著說「晚晚是我的專屬廢品收納官」。那時候辦公室的燈亮到深夜,空調出風口吹著暖風,他會偷偷在她的保溫杯裡加一勺蜂蜜,說「熬夜傷胃,得補點甜」。

手機在桌角震動了一下,是行業公眾號推送的新聞,標題加粗的黑體字跳進眼裡:《年度新銳設計師榜單揭曉,顧時硯憑「雲境社羣」專案斬獲金獎》。

林未晚的呼吸忽然頓住,指尖無意識地攥緊了那份草圖,紙邊的棱角硌得掌心發疼。她盯著手機螢幕,半天沒敢點進去,彷彿那幾個字有千斤重,碰一下就能掀起心底的驚濤駭浪。

她是知道「雲境社羣」的。去年她還在原公司時,曾聽同事提起過這個專案——顧時硯團隊接的高階住宅設計,主打「自然共生」理念,據說光是前期調研就花了三個月。那時候她總在茶水間偶遇他的下屬,聽他們說「顧工最近忙得連軸轉,每天隻睡四個小時」,說「顧工在現場盯施工,被蚊子咬了滿腿包還不肯走」。她當時隻是低頭攪著杯裡的咖啡,假裝沒聽見,心裡卻像被什麼東西揪著,疼得發緊。

猶豫了三分鐘,林未晚還是點開了新聞。頁麵頂端是頒獎典禮的現場照片,顧時硯穿著深灰色的西裝,站在領獎台上,手裡握著水晶獎杯,嘴角噙著淡淡的笑。他比去年清瘦了些,下頜線更鋒利了,頭發剪得很短,露出光潔的額頭,眼神裡是她熟悉的專注與堅定,隻是少了幾分以前的溫和,多了些疏離的銳利。

照片下方是專案介紹,配著幾張設計效果圖。林未晚一張一張地看,心臟像被細密的針輕輕紮著。社羣中心的下沉式花園,設計靈感和她以前隨口提過的「想在樓下有個能曬太陽的小花園」如出一轍;每棟樓的陽台都裝了落地玻璃,還預留了花架的位置,像極了他以前說的「要給你一個能種滿常春藤的陽台」;甚至連兒童活動區的鞦韆設計,都是她當年畫在草稿紙上的樣子——她記得那時候她拿著草圖湊到他麵前,說「以後我們的孩子,要有個這樣的鞦韆」,他笑著揉亂她的頭發,說「好,都聽你的」。

原來有些話,他沒忘。隻是那些曾經關於「我們」的設想,如今都變成了彆人的風景。

新聞裡還附了段采訪視訊。林未晚點開時,手指都在抖。視訊裡的顧時硯坐在沙發上,麵前放著話筒,記者問他「這個專案的設計初衷是什麼」,他想了想,聲音低沉而清晰:「想做一個有溫度的社羣,讓住在裡麵的人,能感受到生活裡的小確幸。」

鏡頭拉近,林未晚看到他左手腕上戴著的手錶——那是她送他的三十歲生日禮物,銀色的表盤,表帶是他喜歡的皮質,她當時攢了三個月的工資才買下。去年跨年夜他發的加班照片裡,手腕上也是這塊表。她忽然想起他收到禮物時的樣子,他把手錶戴在手上,反複看了好幾遍,然後從背後抱住她,下巴抵著她的發頂,說「這是我收到過最好的禮物,要戴一輩子」。

視訊還在繼續,記者又問:「接下來有什麼新的計劃嗎?會不會考慮拓展其他城市的業務?」

顧時硯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杯身是米白色的,杯柄上有個小小的裂痕——林未晚的心跳驟然加快,那是她以前不小心摔的。他放下杯子,語氣平淡:「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這個城市還有很多想做的專案。」

林未晚忽然關掉了視訊。她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腦海裡全是剛纔看到的畫麵——他領獎時的笑,采訪時的眼神,手腕上的手錶,還有那個帶著裂痕的杯子。這些熟悉的細節像碎片一樣紮進心裡,讓她想起昨晚跨年夜,她盯著他朋友圈裡的加班照片看了很久,心裡還存著一絲微弱的期待,期待他會像以前一樣,突然發來一條訊息,說「晚晚,新年快樂」。

可沒有。他的朋友圈依舊安靜,除了那條加班動態,再無其他。就像他的生活裡,早已沒有了她的位置。

桌上的電話忽然響了,是前台打來的,說有她的快遞。林未晚愣了愣,她最近沒買東西,會是誰寄來的?她下樓去取,快遞盒不大,包裝得很嚴實,寄件人地址是本地的一家設計工作室,名字很陌生,寄件人一欄寫著「顧時硯團隊」。

她的心猛地一跳,抱著快遞盒回到辦公室,指尖有些發顫地拆開包裝。裡麵是一本精裝的專案圖冊,封麵印著「雲境社羣設計實錄」,扉頁上有一行手寫的字:「林工,前期感謝支援,謹以此冊留念。——顧時硯團隊」

字跡不是顧時硯的,是他助理的字,她認得。可「前期感謝支援」這六個字,還是像一根細針,輕輕刺破了她心裡那層薄薄的偽裝。她翻開圖冊,裡麵詳細記錄了專案的設計過程,從最初的概念草圖到最終的施工落地,每一頁都做得很精緻。翻到中間時,她看到一張照片——顧時硯站在工地現場,手裡拿著圖紙,正在和工人溝通,背景是剛建好的下沉式花園,花園裡種著幾株常春藤,嫩綠的藤蔓順著花架往上爬,生機勃勃。

照片下方有一行小字標注:「社羣綠植選用常春藤,易存活,象征堅韌與陪伴。」

林未晚的眼淚忽然掉了下來,砸在照片上,暈開一小片水漬。她想起以前和顧時硯一起種常春藤的場景,那是他們搬進小公寓的第一天,他從花店買回來兩盆常春藤,說「這花好養,就算我們經常加班忘了澆水,它也能活下去,就像我們的感情一樣,經得起考驗」。後來那兩盆常春藤長得很茂盛,藤蔓爬滿了陽台的欄杆,每次她站在陽台,都覺得像是被綠色的溫柔包裹著。

她離開那個公寓時,把常春藤留給了顧時硯。不知道現在它們還活著嗎?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爬滿了陽台的欄杆?

手機又震動了一下,是蘇曉發來的訊息:「未晚,你看行業新聞了嗎?顧時硯獲獎了!厲害啊!」後麵還加了個驚歎的表情。

林未晚盯著訊息看了很久,手指在螢幕上敲了又刪,最後隻回了個「嗯,看到了」。

蘇曉很快又發來訊息:「說起來,我前幾天在商場遇到他助理了,聽助理說他最近一直在忙專案,連飯都顧不上吃,人都瘦了好多。對了,助理還說,他還是一個人,沒找新的物件。」

林未晚的心猛地一跳,指尖緊緊攥著手機,螢幕的光映在她臉上,明明滅滅。她想起去年聽說他單身時,心裡那瞬間的心動,還有隨之而來的清醒——他們之間隔著的,從來不是有沒有新物件,而是那些沒說出口的誤會,那些錯過的時機,還有那段再也回不去的時光。

她關掉微信,拿起桌上的圖冊,翻到最後一頁。封底印著專案的竣工日期,是去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跨年夜。原來他跨年夜加班,是在為這個專案收尾。原來他發的那張加班照片,背景裡隱約的燈光,是專案現場的燈光。

她忽然想起昨晚在筆記本上寫的話:「新年快樂,顧先生。」原來在她對著手機螢幕猶豫不決的時候,他正在另一個地方,為了他們曾經共同的夢想而努力。

林未晚把圖冊輕輕放在桌上,指尖劃過封麵的「雲境社羣」四個字,心裡忽然有些釋然。或許他們就像兩條曾經相交的線,雖然最終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但至少在交彙的那段時光裡,他們一起照亮過彼此的世界。那些沒實現的願望,那些沒說出口的思念,都變成了彼此生命裡最珍貴的回憶,支撐著他們在各自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她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戶。午後的陽光灑在她身上,帶著溫暖的溫度。樓下的街道上車水馬龍,遠處的高樓鱗次櫛比,這個城市依舊熱鬨而鮮活。她想起顧時硯在采訪裡說的「想做一個有溫度的社羣」,想起他手腕上的手錶,想起那個帶著裂痕的杯子,想起那些爬滿陽台的常春藤。

原來有些思念,不一定非要宣之於口;有些遺憾,也不一定非要彌補。隻要知道他在這個城市的某個角落,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過著安穩的生活,就已經足夠了。

林未晚從口袋裡掏出手機,點開顧時硯的朋友圈。他的最新動態還是那張加班照片,她盯著照片看了很久,最後輕輕點了個讚。然後她關掉手機,回到辦公桌前,拿起筆,在舊專案的設計說明上認真地寫了起來。

陽光透過百葉窗,落在她的筆尖上,也落在那份泛黃的草圖上。圖紙右下角的「顧」字,在光影裡顯得格外清晰,像是在無聲地訴說著那些曾經的時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