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知我意,驕陽入你懷 第194章 街頭廣告牌,熟悉的設計風格
街頭廣告牌,熟悉的設計風格
林未晚發現那塊廣告牌時,正站在文創園工地對麵的公交站台等車。
初秋的風裹著桂花香吹過來,她剛結束和施工隊的現場溝通,頭發上還沾著幾點未散的灰塵。手機裡還停留在和周女士的聊天界麵,對方剛發來線下對接會的時間——下週三下午兩點,地點定在城築設計的會議室。這幾天她總在反複設想見麵的場景,以至於剛才走在路上,聽見有人喊「顧工」,竟下意識回頭,看見的卻是穿工裝的陌生工程師,指尖攥著的手機殼都被汗浸濕了。
公交還沒來,她抬頭望瞭望路對麵的寫字樓,想看看時間,視線卻突然被樓頂的巨幅廣告牌釘住。那是塊剛換上的地產廣告,深藍色的背景上,印著「森嶼公館」四個燙金大字,下方配著一張建築效果圖:幾棟淺灰色的小樓嵌在綠樹裡,每扇窗戶都對著一片小小的露台,露台上擺著木質花架,架子上爬著虛擬的綠色藤蔓,右下角用小字標注著「城築設計出品」。
林未晚的呼吸驀地沉了下去。
她太熟悉這種風格了。淺灰色的外牆是她以前總說的「像陰天裡的雲,看著溫柔」,露台的尺寸恰好能放下一張小桌兩把椅子,是顧時硯當年在草稿紙上畫了無數遍的「兩人小天地」,就連花架的木質紋理,都和他們以前在傢俱店看中的那款如出一轍。那時候她還笑著調侃他,說他設計的房子都帶著「戀愛腦」,處處想著留兩個人的位置,他當時正低頭給她剝橘子,聞言把一瓣橘子塞進她嘴裡,聲音裹著笑意:「不然設計來給誰住?我隻想給你住。」
風又吹過來,廣告牌上的虛擬藤蔓像是真的在動。林未晚下意識往前走了兩步,直到被路邊的護欄擋住。她盯著那片露台看,彷彿能看見多年前的自己,正和顧時硯坐在露台上,他抱著電腦改圖,她趴在旁邊剝橘子,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連空氣裡都飄著橘子的甜香。
「姑娘,要過馬路嗎?」旁邊的環衛工阿姨笑著問她,「這廣告牌剛換沒兩天,聽說賣得挺好,好多年輕人就喜歡這種帶露台的房子。」
林未晚回過神,扯了扯嘴角算是回應,指尖卻悄悄摸向口袋裡的手機——她想拍張照片,又怕這舉動太刻意,像個偷藏心事的小偷。最後還是收回了手,隻是目光依舊黏在廣告牌上,直到公交車緩緩駛來,車身擋住了那片熟悉的露台,她才如夢初醒般上了車。
車上人不多,她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車窗玻璃映出她的臉,眼底帶著未散的怔忡。她開啟手機瀏覽器,搜尋「森嶼公館城築設計」,跳出的第一條就是專案介紹,點開後,設計師一欄寫著「顧時硯領銜設計」。
心臟像是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一下,不算疼,卻悶得發慌。她往下翻,看到專案理念裡寫著「以自然為鄰,以煙火為家」,下麵配著顧時硯的設計手記:「小時候住的巷子口有棵老槐樹,夏天能遮出一片陰涼,街坊們總在樹下聊天吃飯。後來做設計,總想著把這種『有人味』的溫暖藏進建築裡,讓每個回家的人,都能先看見一片綠,再聞到飯菜香。」
林未晚的眼眶忽然就熱了。她想起顧時硯小時候住的那條巷子,去年夏天他們還一起回去過,巷子口的老槐樹還在,隻是樹下少了聊天的街坊。當時顧時硯牽著她的手,站在槐樹下說:「以後我們的房子,也要種棵樹,等老了,就坐在樹下看夕陽。」她當時笑著捶他,說他才三十歲就想老了的事,他卻把她的手攥得更緊:「想和你一起老,早點想清楚,才能早點實現。」
可他們終究沒等到一起種樹的那天。
手機螢幕上的設計手記還在往下翻,最後一張配圖是顧時硯在工地的照片。他穿著簡單的白色t恤,袖子捲到肘部,手裡拿著圖紙,正彎腰和工人說著什麼,陽光落在他的頭發上,鍍上一層淺金色。照片裡的他比領獎時看起來溫和些,隻是下頜線依舊鋒利,眉眼間帶著熟悉的專注。林未晚盯著照片裡他的手看,手腕上的銀色手錶反射著光,是她送他的那隻。
她忽然想起蘇曉前幾天說的話,說顧時硯還是一個人。心裡那點早已被壓下去的心動,又悄悄冒了頭,像春天裡破土的芽,帶著點不合時宜的倔強。她手指動了動,差點點開微信,想給他發一句「森嶼公館的設計很好看」,可指尖落在螢幕上,卻遲遲不敢按下傳送鍵。
他們已經很久沒聯係了。上次說話還是去年她搬走那天,她拖著行李箱站在公寓樓下,顧時硯追出來,聲音帶著點沙啞:「晚晚,能不能再想想?」她當時沒回頭,隻是用力攥著行李箱的拉桿,說了句「我們不合適」,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後來她聽說,顧時硯在樓下站了很久,直到天黑透了纔上去。
公交車到站,林未晚恍恍惚惚地下了車。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總覺得哪裡都有顧時硯的影子——路邊水果店擺著的橘子,是他以前最愛給她買的品種;小區門口的快遞櫃,他以前總幫她取快遞,說她力氣小;就連樓道裡的聲控燈,都和以前公寓裡的一樣,要咳嗽一聲才會亮。
回到家,她把自己摔在沙發上,盯著天花板發呆。桌上的手機螢幕亮了一下,是周女士發來的訊息,說下週三的對接會,顧時硯會親自到場。林未晚看著那條訊息,心裡像被打翻了五味瓶,酸的、甜的、苦的、辣的,攪在一起,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她起身走到陽台,推開窗戶。樓下的小花園裡,幾株常春藤順著柵欄往上爬,嫩綠的藤蔓在風裡輕輕搖晃。這是她搬來這裡後種的,當時在花店看到,鬼使神差地就買了回來,隻是種了快半年,也沒長得像以前公寓裡那樣茂盛。她想起顧時硯以前說的,常春藤要多曬太陽,要偶爾澆點淘米水,她當時嫌麻煩,都是他在照顧,難怪自己種不好。
手機又亮了一下,是蘇曉發來的朋友圈截圖,內容是森嶼公館的廣告牌,配文:「這設計風格好熟悉,像極了某人以前總唸叨的樣子。」林未晚知道蘇曉是故意發給她看的,想了想,回複了一個「嗯」字。
蘇曉很快回複:「下週你們對接會要見麵了吧?緊張嗎?」
林未晚看著螢幕,手指在鍵盤上敲了又刪,最後隻回複:「不緊張,工作而已。」
可隻有她自己知道,這句話有多違心。她已經開始在衣櫃裡挑衣服了,想找一件既正式又不紮眼的裙子;已經開始練習微笑了,想確保見麵時能笑得自然;已經開始在心裡默唸專案細節了,想讓自己看起來專注於工作,而不是被私人情緒左右。
第二天上班,林未晚特意繞了條遠路,避開了那塊廣告牌。可她沒想到,公司樓下的便利店玻璃上,也貼了森嶼公館的宣傳海報。她站在便利店門口,看著海報上的露台,忽然覺得有些好笑——原來有些東西,不是想避開就能避開的,就像她對顧時硯的思念,就算刻意不去想,也還是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悄悄冒出來。
中午休息時,同事們在討論森嶼公館的房子,說想去看看樣板間。有個新來的小姑娘說:「這個設計師好懂女生啊,露台居然還預留了放花架的位置,太貼心了。」林未晚坐在旁邊,手裡拿著筷子,卻沒怎麼動碗裡的飯。她想起以前和顧時硯一起看房子,她總說想要一個帶露台的房子,能種點花花草草,顧時硯當時笑著說:「放心,以後我給你設計一個,保證比所有房子的露台都好看。」
原來他真的記得,記得她說過的每一句話,記得她的每一個小願望。隻是那些願望,最終都變成了彆人的驚喜。
下午開會時,林未晚走神了。專案經理在前麵講著文創園的進度,她卻在心裡反複想著下週三的對接會。她不知道見麵時該說什麼,不知道該怎麼麵對他的眼睛,不知道看到他手腕上的手錶,會不會忍不住掉眼淚。
散會後,她走到茶水間衝咖啡。看著咖啡機裡流淌的棕色液體,她忽然想起以前在原公司,顧時硯總愛給她衝咖啡,說她煮的咖啡太苦,他煮的纔好喝。他煮咖啡時,總愛放一勺糖,半勺奶,說這樣既不苦,又能提神。後來她也學著他的樣子煮咖啡,可煮出來的味道,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衝好咖啡,林未晚端著杯子走到窗邊。窗外的天空漸漸暗了下來,城市裡的燈光一盞盞亮起來。她看著遠處高樓頂上的廣告牌,森嶼公館的字樣在夜色裡格外顯眼。她忽然想起顧時硯在設計手記裡寫的那句話,「讓每個回家的人,都能先看見一片綠,再聞到飯菜香」。
不知道他現在回家,能不能看見一片綠,能不能聞到飯菜香。
林未晚喝了一口咖啡,很苦,沒有放糖,也沒有放奶。她想起以前顧時硯總說她喝咖啡太苦,對胃不好,可她現在已經習慣了這種苦味,就像習慣了沒有他的生活。
隻是偶爾,在看到熟悉的設計風格時,在聞到橘子的香味時,在聽到有人喊「顧工」時,她還是會想起他,想起那些一起度過的時光,想起那些沒說出口的話,想起那些沒實現的願望。
回到工位,林未晚開啟電腦,點開森嶼公館的專案介紹,把設計手記仔仔細細讀了一遍。最後,她截圖儲存了那張顧時硯在工地的照片,然後把截圖放進了手機相簿裡一個加密的資料夾——那個資料夾裡,全是她和顧時硯以前的照片,還有他給她畫的草圖。
她知道,下週三見麵時,她會努力裝作平靜,會專注於工作,會把所有的情緒都藏在心裡。可她也知道,在看到他的那一刻,所有的偽裝或許都會土崩瓦解,就像看到那塊熟悉的廣告牌時,她終究還是沒忍住紅了眼眶。
畢竟,有些人,有些事,就算隔了再久,就算刻意避開,也還是會在心底留下深深的印記,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你想起所有的溫柔與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