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知我意,驕陽入你懷 第202章 偶然看到,他獲獎的新聞
偶然看到,他獲獎的新聞
晨光透過百葉窗,在書桌的圖紙上投下細碎的光影。林未晚剛把文創園的後續維護方案改到第三版,指尖劃過滑鼠滾輪時,右下角突然彈出一條行業新聞推送,標題裡「顧時硯」三個字像顆小石子,猝不及防砸進她心裡。
她的手頓在滑鼠上,目光牢牢釘在螢幕上——「年度新銳設計師獎揭曉,顧時硯以『老城新生』專案斬獲金獎」。配圖裡的他穿著深灰色西裝,站在領獎台上,手裡捧著水晶獎杯,嘴角噙著淡淡的笑,和以前一起改圖紙時的模樣幾乎沒差,隻是眉宇間多了幾分沉穩。
電腦螢幕的光映在她臉上,連呼吸都變得輕了。她點開新聞,逐字逐句地讀,指尖無意識地蹭著鍵盤邊緣。新聞裡寫著「『老城新生』專案以尊重曆史肌理為核心,將老巷排水係統與現代設計融合,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保留了城市記憶」,看到「排水係統」幾個字時,她忽然想起那天在老街公館裡聽到的話,想起他蹲在青石板上算坡度的背影——原來他一直沒放下對老建築的執念,一直記得他們曾經聊過的「讓老房子活起來」的心願。
頁麵往下滑,是記者對他的專訪。問他「專案推進中最困難的是什麼」,他說「是平衡實用與美感,就像在舊布料上繡新花,既要守住底色,又要開出新意」。這句話讓林未晚的眼眶忽然發熱,以前他們一起做老城改造時,她總急著畫新圖紙,顧時硯就常說這句話,那時她沒太懂,現在看著螢幕上的文字,才明白他藏在設計裡的溫柔——不是顛覆,是守護。
手機在桌角震動了一下,是蘇曉發來的訊息,附了同一條新聞的「你看了嗎?顧時硯獲獎了!他這個專案,跟你們以前做的那個好像啊!」
林未晚盯著訊息看了很久,手指在輸入框裡敲了又刪,最後隻回複了一個「嗯」。她怕多說一個字,就會泄露出藏不住的情緒——其實她想問,這個專案是不是他早就想做的?是不是在某個加班的深夜,也會想起他們一起蹲在巷口吃麵包的日子?可這些話,終究隻能藏在心裡,像沒說出口的祝福,輕輕落在螢幕上。
她起身走到陽台,常春藤的新葉又長了些,順著欄杆爬得老高,葉尖的水珠在陽光下閃著光。她想起去年冬天,顧時硯說「等春天來了,這常春藤就能爬滿陽台」,現在春天早就過了,常春藤真的爬滿了欄杆,可他卻不在了。風穿過藤蔓,發出沙沙的聲響,像在說那些沒說完的話。
回到書桌前,她點開新聞裡的「老城新生」專案圖集。第一張就是老巷的改造前後對比,改造後的巷子保留了青石板路,排水口藏在石板縫裡,縫邊刻著纏枝紋,和她當初在文創園設計的蓮花排水口竟有幾分相似。看到第三張圖時,她的呼吸忽然頓住——巷口的麵館還在,門口掛著新的木牌,上麵刻著「晚硯麵館」,字型是顧時硯常用的行書。
她記得這家麵館,以前他們常去吃餛飩,老闆說等改造完要重新裝修,顧時硯當時笑著說「那我幫您寫塊招牌吧」。那時她還笑他「人家老闆不一定看得上你的字」,現在看著圖裡的木牌,心裡忽然像被什麼東西填滿了——原來有些承諾,他一直記得,即使身邊沒有她,也還是兌現了。
電腦右下角的新聞推送還在跳,有人在評論區說「顧設計師的專案裡藏著煙火氣,不像彆的設計隻講噱頭」。林未晚看著那條評論,忽然笑了。她想起顧時硯以前總說「設計不是畫給彆人看的,是給住在裡麵的人用的」,現在他做到了,用自己的設計,守住了一條老巷的煙火氣,也守住了他們曾經的初心。
她關掉新聞頁麵,重新開啟維護方案。指尖落在鍵盤上時,忽然覺得心裡踏實了很多。以前她總怕自己做不好,怕辜負了他教的東西,現在看著他的新聞,忽然明白——最好的紀念不是念念不忘,是把他教的道理,變成自己的設計;把他們一起的初心,藏進每一個細節裡。
傍晚的時候,她收到了周女士發來的訊息:「顧總那邊說,下週想約你聊聊文創園和『老城新生』專案的聯動可能,你有空嗎?」
林未晚看著訊息,指尖在螢幕上懸了很久,最後回複「有空」。她想,這次見麵,她要好好跟他說聲「恭喜」,要告訴他,她看到了「晚硯麵館」的招牌,看到了他藏在設計裡的溫柔;還要告訴他,她現在也能獨立做好一個專案,能把他們一起的初心,繼續下去。
窗外的夕陽漸漸沉下去,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林未晚把維護方案儲存好,起身走到陽台。常春藤的葉子在暮色裡泛著淡淡的綠,她伸手摸了摸葉片,忽然覺得心裡充滿了勇氣。她知道,有些相遇是為了一起走一段路,有些分離是為了各自成為更好的人,而她和顧時硯,或許就是後者——在各自的領域裡,守著同一份初心,把日子過成了曾經期待的樣子。
她拿出手機,重新點開那條新聞,對著領獎台上的顧時硯,輕輕說了句「恭喜」。風帶著這句話,穿過陽台的常春藤,飄向遠方,像一封沒寄出的信,載著她的祝福,落在他看得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