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知我意,驕陽入你懷 第213章 雨季結束,未停的牽掛
雨季結束,未停的牽掛
林未晚把最後一盆新到的「乙女心」從快遞箱裡取出來時,窗台上的綠蘿正垂著濕漉漉的葉子。連續半個月的梅雨季終於結束,第一縷陽光穿過雲層落在玻璃上,折射出細碎的光斑,落在她剛換的淺米色亞麻桌布上。
她伸手擦掉窗台上的水漬,指尖觸到冰涼的玻璃,忽然想起昨夜加班回家時的場景。巷口的老桂樹被雨水衝刷得格外乾淨,墨綠色的葉子上掛著水珠,風一吹就簌簌往下掉,打濕了她的帆布包。當時她走得急,沒注意到樹底下蜷縮著一隻三花貓,直到那團毛茸茸的小東西蹭到她的腳踝,發出細弱的「喵嗚」聲,她才停下腳步。
「餓了吧?」林未晚蹲下來,摸了摸貓背上的毛,雨水讓毛發結成一縷一縷,像被打濕的棉線。她從包裡翻出早上沒吃的三明治,撕成小塊放在手心,看著小貓小心翼翼地湊過來,粉色的鼻子動了動,然後大口吞嚥起來。路燈的光剛好落在小貓的眼睛上,琥珀色的瞳孔裡映著她的影子,像藏了兩顆小小的星星。
此刻陽光正好,她找出家裡的舊紙箱,鋪上乾淨的毛巾,在裡麵放了貓糧和水,輕輕放在陽台的角落。做完這一切,她轉身走進書房,目光落在書桌右上角的相框上。相框裡是她和蘇曉在「晚硯麵館」門口的合影,照片裡蘇曉舉著一碗餛飩,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而她穿著米白色的針織衫,領口彆著那枚常春藤胸針,背景裡的木招牌在陽光下泛著暖光。
手機在桌麵上震動了一下,是蘇曉發來的訊息:「未晚,你上次設計的社羣花園方案通過啦!居委會主任說下週就要動工,讓我們去現場對接一下細節。」後麵跟著一個興奮的表情。林未晚笑著回複「好啊」,手指在螢幕上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順便去麵館吃薺菜餛飩?」
放下手機,她開啟電腦裡的資料夾,點開社羣花園的設計圖。圖紙上的老街區被重新規劃,保留了原來的青石板路和斑駁的磚牆,在巷口的位置設計了一個圓形的小廣場,廣場中央是一個噴泉,周圍種著一圈桂花樹。而在廣場的角落裡,她畫了一片常春藤,沿著舊牆攀爬,旁邊標注著「適合發呆的角落」——就像她陽台的花架,就像「未晚亭」的亭柱旁,那些能讓人靜下心來的地方。
她想起上週去老街區調研時的場景。那天剛下過雨,青石板路濕滑,她踩著高跟鞋,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巷子裡。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坐在自家門口擇菜,看見她手裡的圖紙,笑著招呼她:「姑娘,是來設計花園的吧?」林未晚點點頭,在老奶奶身邊坐下,聽她講起老街區的故事。「以前啊,這條巷子裡可熱鬨了,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擺著小桌子,夏天的時候一起吃西瓜,冬天的時候圍著火爐聊天。」老奶奶的眼裡閃著光,「要是能在巷口弄個廣場,我們這些老人就能一起跳廣場舞啦!」
林未晚當時認真地在圖紙上記下老奶奶的話,心裡忽然湧起一股暖流。她想起自己剛回國時,對這個城市還很陌生,是蘇曉帶著她走遍了大街小巷,是麵館的老闆記住了她愛吃薺菜餛飩多放蔥花,是老巷裡的鄰居會在她加班晚歸時,給她留一盞門口的燈。這些細碎的溫暖,像雨季裡的陽光,一點點照亮了她的生活。
中午的時候,林未晚接到了設計院院長的電話,讓她下午去參加一個關於舊建築改造的會議。她簡單收拾了一下,換上一身乾練的職業裝,出門前特意在領口彆上了那枚常春藤胸針。走到巷口時,她看見那隻三花貓正趴在紙箱裡曬太陽,肚子鼓鼓的,看起來很滿足。她忍不住蹲下來摸了摸小貓的頭,小貓懶洋洋地蹭了蹭她的手,發出舒服的呼嚕聲。
「好好看家哦。」林未晚笑著站起身,轉身走向地鐵站。陽光灑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風裡帶著淡淡的桂花香,是巷口的老桂樹又開了。她想起去年秋天,顧時硯在這裡幫她撿過被風吹落的圍巾,當時他穿著深灰色風衣,彎腰撿圍巾的動作很輕,陽光透過樹葉落在他的發梢,像鍍了一層金邊。但現在,她的心裡沒有了之前的酸澀,隻剩下淡淡的釋然。原來時間真的可以撫平一切,那些曾經以為刻骨銘心的思念,慢慢變成了生命裡的一道風景,雖然存在,卻不再讓人難過。
會議開了一下午,林未晚在會上提出的關於舊建築與自然融合的設計理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散會的時候,院長拍了拍她的肩膀:「未晚,你最近的設計越來越有溫度了,繼續加油。」她笑著道謝,心裡充滿了成就感。這種感覺,和當初「未晚亭」的設計得到甲方認可時截然不同,那時她心裡總會空一下,想起顧時硯的創意,而現在,她清楚地知道,這些設計裡的溫度,來自於她對這個城市的熱愛,來自於那些溫暖過她的人。
走出設計院時,天已經快黑了。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繞路去了老街區。夕陽把老牆染成了橘紅色,幾位老人坐在門口聊天,孩子們在巷子裡追逐打鬨,笑聲清脆。她走到之前調研時遇到的那位老奶奶家門口,老奶奶看見她,熱情地招呼她:「姑娘,快來坐!我剛煮了綠豆湯,清熱解暑。」
林未晚坐在小板凳上,喝著甜甜的綠豆湯,聽老奶奶講巷子裡的趣事。「你設計的那個花園,我們都很期待呢!」老奶奶笑著說,「到時候我要帶著我的小孫子去廣場上放風箏。」林未晚點點頭,看著夕陽下的老街區,心裡充滿了期待。她知道,這個社羣花園不僅僅是一個設計專案,更是承載著老街區居民生活記憶的地方,是能讓大家感受到溫暖和幸福的地方。
離開老街區時,月亮已經升起來了。林未晚走在巷子裡,看著家家戶戶亮起的燈光,心裡很踏實。她想起自己曾經收到的海外工作室的麵試邀請,想起當時糾結要不要離開的心情。而現在,她很慶幸自己留了下來,留在這個充滿回憶和溫暖的城市,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身邊有一群可愛的人。
回到家時,陽台的三花貓已經睡著了,蜷縮在紙箱裡,像一團毛茸茸的小球。林未晚輕輕關上陽台的門,走到書房,開啟電腦,開始修改社羣花園的細節圖。她在噴泉旁邊加了一個小小的石凳,在常春藤的旁邊種上了幾株桂花,想著等到秋天,這裡一定會充滿桂花香,老人們可以坐在石凳上聊天,孩子們可以在桂花樹下追逐打鬨。
夜深了,林未晚伸了個懶腰,走到陽台。月光灑在花架上,常春藤的葉子在月光下泛著微光,花苞又大了一些,像藏在葉間的希望。她想起小鄭曾經問她常春藤是不是有什麼特彆的意義,當時她避開了這個問題,而現在,她終於可以坦然地回答:常春藤不僅是堅韌的象征,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它在任何環境裡都能生長,就像她自己,在經曆了思念和孤獨之後,依然能在這個城市裡紮根,慢慢生長,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風從陽台吹進來,帶著淡淡的桂花香,捲起桌上的圖紙,落在她的腳邊。圖紙上的社羣花園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溫暖,林未晚彎腰撿起圖紙,嘴角揚起一抹微笑。她知道,雨季雖然結束了,但那些牽掛和思念並沒有停止,它們變成了她前進的動力,變成了設計裡的溫度,變成了生命裡最珍貴的禮物。而她要做的,就是帶著這些牽掛和思念,繼續設計屬於自己的未來,像常春藤一樣,在時光裡慢慢生長,在合適的時候,綻放出最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