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知我意,驕陽入你懷 第220章 同行的訊息,避不開的合作
同行的訊息,避不開的合作
林未晚回到酒店房間時,手機螢幕上彈出一條設計院的內部通知,標題是「關於青川社羣花園專案設計團隊人員調整的公示」。她指尖微頓,點開檔案——在甲方代表、施工單位名單的末尾,「設計總顧問」一欄赫然印著「顧時硯」三個字。
心臟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攥緊,她靠在門板上,微涼的觸感讓她混沌的思緒清明瞭幾分。一年未見,他已是設計院總監,如今又成了這個專案的總顧問,這意味著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將以工作夥伴的身份,在無數個會議、方案討論和施工現場碰麵。
「避不開的……」她低聲呢喃,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手機冰涼的邊緣,「果然還是避不開。」
下午三點,王主任的電話準時打來:「未晚,公示你看了吧?顧總監是這個專案的總顧問,以後咱們的設計方案都得經他簽字確認。明天上午九點,在設計院的大會議室開專案啟動會,你準備一下,把初步設計思路整理好,到時候顧總監會提具體要求。」
「好,我知道了。」林未晚的聲音儘量保持平穩,掛了電話後,卻忍不住將臉埋進掌心。三年前她離開時,設計院正處於轉型期,她和顧時硯負責的幾個舊改專案曾是院裡的「王牌組合」。如今他成了總顧問,她作為外聘設計師參與,這算不算是一種命運的諷刺?
她走到書桌前,攤開社羣花園的設計圖。圖紙上,月季與薔薇的花帶蜿蜒成弧,石凳依著老槐樹而建,這些細節都是她根據青川的風土人情反複修改的。可現在,每一筆線條都像是在提醒她——顧時硯會怎麼看這些設計?他會不會覺得花壇的佈局不夠實用?會不會指出灌溉係統的成本過高?
那些曾經讓她安心的默契,如今全變成了讓她忐忑的猜測。
第二天早上八點半,林未晚提前抵達設計院。這座她曾經待了五年的大樓,外立麵重新做了翻新,玻璃幕牆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隻有大廳裡那座老式的銅製時鐘,還在不緊不慢地走著,和記憶裡的模樣分毫不差。
她剛走進電梯,身後傳來一道熟悉的男聲:「麻煩等一下。」
林未晚身體一僵,緩緩轉過身。顧時硯站在電梯口,一身深灰色西裝襯得他身形愈發挺拔,細框眼鏡後的目光平靜無波,掃過她時,隻停留了半秒,便落在電梯的數字鍵上。
「顧總監。」她率先開口,聲音帶著刻意維持的距離感。
「林設計師。」他微微頷首,按下「15」樓的按鍵——那是大會議室所在的樓層。
電梯裡陷入沉默,隻有數字鍵跳躍的聲音和兩人略顯沉重的呼吸聲。林未晚能聞到他身上淡淡的雪鬆味香水,那是他以前從不用的,三年的時間,改變的何止是職位和稱呼。
「社羣花園的初步設計圖,你看過了?」她終究還是沒忍住,打破了沉默。
顧時硯側頭看了她一眼,鏡片後的眼神深邃難辨:「看過了。整體框架不錯,細節上有些地方需要調整。」他頓了頓,補充道,「啟動會上我會具體說。」
又是這種公事公辦的語氣。林未晚垂下眼睫,指尖在手提包的邊緣反複摩挲。她想說「我們以前合作時,你會直接跟我討論細節」,但話到嘴邊,卻變成了一句:「好,我會注意。」
電梯「叮」的一聲到達15樓。顧時硯先一步走出電梯,步履從容地走向會議室。林未晚跟在他身後,看著他寬闊的背影,忽然覺得他們之間隔的不是一年時光,而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會議室裡已經坐了不少人,甲方代表、施工方負責人、設計院的設計師們……看到顧時硯進來,所有人都停下了交談,紛紛起身打招呼。他微微點頭,目光掃過全場,最後落在主位旁邊的空位上——那是留給林未晚的位置,緊挨著他的右手邊。
林未晚的心跳漏了一拍,硬著頭皮走過去坐下。桌上擺著兩份一模一樣的專案資料,她的那份被人細心地翻開到設計說明頁,而顧時硯的那份,已經用熒光筆標注了幾處重點。
啟動會開始後,顧時硯的專業素養顯露無遺。他從專案的整體定位講到施工週期,從成本控製講到設計亮點,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說到設計部分時,他抬手指向大螢幕上的圖紙:「林設計師的方案,在生態性和觀賞性的結合上做得很出色,尤其是本地花卉的運用,很有青川特色。」
這是他今天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到她的名字,語氣平淡,卻讓林未晚緊繃的神經微微鬆懈了些。她抬起頭,正好對上他投來的目光,那裡麵沒有了咖啡館裡的疏離,隻有純粹的工作審視。
「但有幾點需要調整,」他話鋒一轉,調出另一版標注過的圖紙,「第一,老年活動區的石凳間距過密,會影響通行;第二,兒童遊樂區的地麵材質建議換成橡膠顆粒,安全性更高;第三,灌溉係統的預算超出了甲方預期,需要優化……」
每一條建議都精準地戳中設計的痛點,林未晚一邊快速記錄,一邊在心裡暗自佩服。他還是那個對設計細節極致挑剔的顧時硯,隻是這份挑剔,如今隻針對工作了。
會議持續了兩個小時,散場時,顧時硯叫住了她:「林設計師,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把剛才提到的修改點再細化一下。」
林未晚的心又提了起來,跟著他走出會議室。設計院的走廊比以前更寬敞了,牆上掛著這些年獲得的設計獎項,其中好幾個專案的署名裡,都曾有過她和顧時硯的名字。
顧時硯的辦公室在頂樓,推門而入,入目是極簡的黑白灰風格,書架上擺滿了專業書籍和專案模型,隻有窗台上那盆長勢極好的綠蘿,還帶著點生活氣息。
「坐。」他指了指對麵的椅子,自己則走到辦公桌後坐下,開啟膝上型電腦,「你先說說,對這幾個修改點的初步想法。」
林未晚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的思路娓娓道來。她提議將老年活動區的石凳改為錯落式佈局,既保證休息空間,又不影響通行;兒童遊樂區的橡膠顆粒地麵可以采用漸變色彩,增加趣味性;灌溉係統則可以替換部分噴頭,在不影響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顧時硯聽得很認真,偶爾會打斷她,提出更具體的要求:「橡膠顆粒的顏色方案,需要和整體景觀色調匹配」「噴頭的替換要確保每個花帶的水分供應均勻」……
不知不覺間,兩人的討論變得順暢起來,那種久違的專業碰撞感,讓林未晚幾乎要忘記他們之間的隔閡。直到夕陽透過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她才驚覺時間已經過了很久。
「大致方向沒問題,」顧時硯合上電腦,語氣恢複了公事公辦的冷靜,「你把這些想法整理成書麵方案,明天上午九點發給我。」
「好。」林未晚站起身,準備離開。
走到門口時,她忍不住停下腳步,回頭看向辦公桌後的男人。他正低頭審閱一份檔案,側臉的輪廓在夕陽下顯得有些柔和。
「顧時硯,」她鬼使神差地叫了他的名字,而不是「顧總監」,「我們……以後就是工作夥伴了。」
顧時硯的動作頓了頓,緩緩抬起頭,鏡片後的目光裡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快得讓人抓不住。他沉默了幾秒,才開口,聲音比剛才低沉了些:「嗯,工作夥伴。」
林未晚推開門,走廊裡的風灌進來,讓她打了個寒顫。她知道,「工作夥伴」這四個字,既是他們關係的邊界,也是他們未來無數次交集的開端。那些避不開的合作,那些必須麵對的同行訊息,都將成為她和他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新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