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晚風知我意,驕陽入你懷 > 第236章 方案爭議,他堅持的細節(似曾相識)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晚風知我意,驕陽入你懷 第236章 方案爭議,他堅持的細節(似曾相識)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方案爭議,他堅持的細節(似曾相識)

週一上午的專案例會剛開場,會議室裡的氣氛就有些緊繃。甲方代錶王總把林未晚提交的動線優化方案推到桌心,指尖點著圖紙上的轉折區域:「林設計師,這裡的弧形動線我們還是覺得不妥,改成直角更節省空間,後期招商也能多劃分出兩個展位。」

林未晚握著筆的手緊了緊,指尖在圖紙邊緣劃出一道淺痕。她早料到甲方會提空間利用率的問題,卻沒想著會卡在最關鍵的弧形設計上——這個弧度是她反複測算過的,既能避開老紡織廠的承重柱,又能引導遊客自然流向懷舊展廳,更重要的是,這個弧度的半徑,和五年前她跟顧時硯在實習時設計的第一個展廳動線,一模一樣。

「王總,直角設計確實能增加展位數量,但您看這裡。」她起身走到投影幕前,指著標注承重柱的位置,「如果強行改直角,動線會緊貼柱體,遊客通行時容易發生碰撞,而且會遮擋展廳入口的視覺焦點,反而影響體驗感。」

王總皺了皺眉,剛要反駁,一直沉默的顧時硯突然開口:「我同意林設計師的方案。」他的聲音不高,卻瞬間讓會議室安靜下來。顧時硯起身拿起鐳射筆,光束精準地落在弧形動線上,「這個弧度的半徑是28米,剛好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舒適通行距離,而且能自然串聯起織布機展區和懷舊辦公室,形成完整的參觀閉環。」

林未晚猛地抬頭看向他,心臟漏跳了一拍。28米的半徑——這個數字她從未在方案裡標注過,是她藏在圖紙裡的小私心,隻有她和顧時硯知道,這是他們當年在紡織廠實習時,為了讓老人和小孩都能輕鬆通行,反複用腳步丈量出來的最佳距離。

王總顯然沒料到顧時硯會力挺林未晚,語氣裡帶了點不解:「顧總監,我們之前溝通的重點不是空間利用率嗎?這個弧形設計至少會壓縮15的展位麵積。」

「使用者體驗纔是文創園的核心競爭力。」顧時硯的指尖在圖紙上輕輕滑動,停在懷舊展廳的位置,「王總您看,這個弧形動線能讓遊客在走到展廳入口時,剛好看到辦公室裡的舊桌椅和漫畫牆,形成視覺引導,這種情感共鳴帶來的口碑效應,比多兩個展位更有價值。」

他說的每一個細節,都精準踩在林未晚沒說出口的設計邏輯上,甚至比她自己考慮得更周全。林未晚看著他專注的側臉,恍惚間回到五年前的臨時辦公室——當時她也是這樣,為了動線設計和甲方爭執,顧時硯總會在她最棘手的時候站出來,用更專業的角度幫她說服對方,連語氣裡的堅定都和現在一模一樣。

「可……」王總還想堅持,顧時硯卻已經拿出了備用方案,「如果您擔心空間問題,我們可以調整展位的深度,從18米壓縮到15米,保證通行舒適度的同時,隻減少5的展位麵積,後續招商時我們可以優先推薦給文創手作類商戶,這類商戶更看重展示效果而非空間大小。」

方案考慮得滴水不漏,王總找不到反駁的理由,最終鬆了口:「行,那就按這個弧形方案來,但展位調整的細節得儘快出補充說明。」

散會後,同事們陸續離開會議室,林未晚收拾圖紙時,發現顧時硯還坐在主位上,手裡拿著她的方案初稿,指尖在28米的弧度標注處輕輕摩挲。

「顧總監,您還有事嗎?」林未晚的聲音有些發緊。

顧時硯抬頭看她,目光裡帶著一絲她看不懂的柔和,又很快恢複平靜:「補充說明裡把28米的弧度依據寫清楚,附上人體工程學的參考資料,給甲方留足說服力。」他頓了頓,又補充道,「用我們之前常用的那個資料模型,比行業標準更精準。」

「我們之前常用的……」林未晚重複著這句話,眼眶突然發熱。那個資料模型是他們當年一起做的,顧時硯熬夜寫了三天程式碼,她手繪了上百張草圖,最後整理成文件存在u盤裡,她以為他早就刪掉了,沒想到他還記得。

顧時硯似乎察覺到她的情緒,趕緊合上方案,起身往門口走:「儘快落實,明天上午給我。」路過她身邊時,他的衣角不小心蹭到她的胳膊,帶著淡淡的雪鬆味,和五年前他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樣。

林未晚站在原地,手裡攥著那張畫著弧形動線的圖紙,指尖傳來紙張的溫度。她走到投影幕前,看著上麵還沒擦掉的光束痕跡,突然想起當年的場景——也是在這間會議室(那時還是舊辦公室),她和顧時硯一起站在白板前,他畫動線,她標資料,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連空氣裡都帶著甜。

下午整理補充說明時,林未晚翻遍了電腦資料夾,都沒找到當年的資料模型。正著急時,辦公桌上的內線電話響了,是顧時硯。

「資料模型我發你郵箱了,標題是『舊專案參考』。」他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裡麵有我們當年做的測算表,直接用就行。」

林未晚開啟郵箱,看到那封郵件時,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郵件傳送時間是淩晨兩點,附件裡不僅有資料模型,還有一個隱藏資料夾,裡麵存著當年他們一起畫的草圖,每張圖的角落都有顧時硯的簽名,和現在他在方案上的簽名,筆跡幾乎沒變。

她點開一張草圖,上麵畫著和現在一模一樣的弧形動線,旁邊用鉛筆寫著一行小字:「未晚說這個弧度很溫柔,像春天的風。」字跡有些褪色,卻清晰地刻在林未晚心裡。

原來他什麼都沒忘,他記得28米的半徑,記得資料模型,記得她隨口說的一句話,甚至記得他們一起畫過的每一張圖。可他為什麼就是不願意承認?為什麼還要用「同事」的身份,把兩人之間的距離拉得那麼遠?

傍晚下班時,林未晚抱著補充說明初稿去顧時硯辦公室。推開門,看到他正對著電腦裡的舊草圖發呆,螢幕右下角還放著那張梧桐樹下的老照片。聽到動靜,顧時硯趕緊關掉照片,慌亂地切換到工作界麵,語氣有些不自然:「初稿做好了?」

林未晚把檔案放在他桌上,目光落在電腦螢幕上的草圖上,輕聲問:「顧時硯,你是不是一直都記得,我們當年在紡織廠做的那個方案?」

顧時硯的身體僵住了,他看著林未晚,沉默了很久,才緩緩開口:「隻是覺得這個資料模型好用,沒有彆的意思。」他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種刻意的疏離,像在給自己找藉口,也像在提醒林未晚彆多想。

林未晚的心沉了下去,她看著他躲閃的目光,突然覺得很累。她轉身往門口走,走到門邊時,聽到顧時硯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未晚,那個弧形……確實很溫柔。」

她的腳步頓住,眼淚瞬間湧了上來,卻沒有回頭。她知道,這句話已經是顧時硯能給出的最大讓步,再多的期待,隻會讓自己更失望。

回到家後,林未晚把補充說明放在桌上,看著電腦裡的舊草圖,一夜無眠。她不知道顧時硯到底在顧慮什麼,也不知道他們之間的僵局還要持續多久,她隻知道,那些藏在細節裡的似曾相識,像一根細細的線,一端係著過去,一端連著現在,既讓她捨不得放手,又讓她害怕再次受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