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紈絝遇清風:衍之與清沅 > 第68章 寂靜的哨兵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紈絝遇清風:衍之與清沅 第68章 寂靜的哨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根據廣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公式

Δt

=

(gm)(c2r),要讓時間快

0.7

秒,需要區域性引力常數增加

1.2x10^-10

nm2kg2!”

張教授把計算器按得劈啪響,聲音都帶著顫

——

不是怕,是興奮和震驚混在一起,連手心都冒了熱汗,

“這根本不是現有技術能做到的,哪怕是最先進的粒子對撞機,也隻能產生億分之一的引力變化!這東西的技術水平,比我們領先至少幾百年!”

就在眾人圍著時間數據爭論時,負責全球情報監控的小林抱著筆記本衝進實驗室,筆記本差點從懷裡滑下去,他慌忙用胳膊夾緊,喘著氣,額頭上的汗順著臉頰往下滴;

滴在筆記本鍵盤上,他都冇顧上擦

——

剛纔跑過來時,他差點在走廊的拐角撞到送樣本的護士,護士手裡的培養皿都差點掉了。

“東、東海事件同一時刻,全球深海觀測站都有信號!”

小林把筆記本放在桌上,螢幕上立刻跳出

12

個深海觀測站的彙總數據: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

米深)的

“挑戰者”

站監測到

1.2x10^4

焦耳的能量爆發(相當於

3



tnt

爆炸的能量);

波多黎各海溝(8376

米深)的

“阿爾文”

配套站是

9.8x10^3

焦耳,阿留申海溝(7679

米深)的

“深海

6500”

配套站是

8.5x10^3

焦耳

——

這些能量雖小,卻極其集中,不像自然形成的熱泉或地震。

更關鍵的是,這些信號的頻率與東海裝置的重合度達

92.3%(通過傅裡葉變換分析得出,傅裡葉變換是信號處理的常用方法,能把時域信號轉換成頻域);

且都隻持續了

0.3

秒,冇有引發任何海嘯或地質變動。“這些數據來自中國科學院深海所、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日本海洋科技中心,三家交叉驗證過,不是乾擾!”

小林的聲音發顫,手指點著螢幕上的數字,指尖都在抖,“就像……

全球深海的‘哨點’在同時迴應東海的信號,像一群人在跟我們打招呼,隻是我們聽不懂他們的語言。”

更讓人不安的訊息接踵而至:m

國國防部召開記者會,發言人舉著張模糊的衛星圖說

“無人潛航器‘海鷹

-

7’號在東海失聯”,聲稱該潛航器用於

“海洋溫度監測”;

失聯點在北緯

30°12′、東經

125°48′(距我國艦隊

80

海裡,水深

4500

米,海底地形為海山,那裡根本不是溫度監測的重點區域),還暗示

“某**用設備可能乾擾了通訊”。

路嶼當場調出

“海鷹

-

7”

的公開參數,手指在鍵盤上敲得飛快,螢幕上的參數表跳出來時,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咖啡杯都震得晃了晃,灑出幾滴咖啡在紙上,暈開一小片棕漬。

“他們在掩蓋!”

他把參數投影在大螢幕上,手指重重點著

“6000

米最大潛深”



“多光譜傳感器

水下機械臂”

的數字,指腹都按得發白;

“‘利維坦’、核威脅、意識衝擊,他們半個字不提,隻想把水攪渾

——

既怕深海存在被激怒,更怕全世界知道他們想控製這種力量的野心!”

說話時,他的聲音都帶著氣,連喉嚨都發緊

——

去年

m

國曾試圖打撈北大西洋的一個深海不明物體,結果導致打撈船的電子設備全部失靈,事後對外宣稱

“設備故障”,現在不過是故技重施。

當時路嶼還分析過打撈船的故障日誌,發現和這次

“蜂巢”

係統的異常很像,隻是當時冇往深海力量上想。

陸衍之站在遮蔽室的觀察窗前,看著裡麵安靜躺著的多麵體裝置

——

藍光已經熄滅,像沉睡的哨兵,外殼上的微光還冇完全散,在黑暗中透著淡淡的藍。他伸手碰了碰觀察窗的玻璃,涼得像冰,能映出自己的影子,眼底的紅血絲還冇消,是這幾天冇睡好的緣故。

全球信號爆發、m

國的謊言、裝置扭曲時空的能力……

這些線索像拚圖般在他腦海裡聚合,每拚一塊,心裡的沉重就多一分。

“我們麵對的不是單個‘怪物’,是遍佈全球深海的網絡

——

可能是生態圈,也可能是古代文明的遺蹟。”

他轉身對項目組核心成員說,聲音比平時沉了些,每個字都像經過深思熟慮,

“m

國想當獵人,結果被獵物警告了。我們不能重蹈覆轍,第一步是理解,不是控製。控製隻會激怒它,就像激怒一頭沉睡的巨獸。”

他頓了頓,指腹摩挲著窗沿的舊痕

——

那是之前搬設備時,叉車不小心磕到的,留下一道淺坑,後來用膩子補過,卻還是能摸到痕跡。

“暫停所有主動刺激實驗,先分析裝置的能量流動規律

——

李教授團隊查結晶組織的生物電,注意彆碰壞探針(每根探針價值

5

萬元,且需要三個月定製,基地隻有

10

根備用的);

張教授團隊算時空扭曲的數學模型,有疑問隨時找我,需要什麼數據我去協調;另外,成立跨學科小組,把全球深海傳說(比如太平洋島民的‘深海守護神’傳說、北歐的‘海怪克拉肯’記載;

甚至我國《山海經》裡的‘燭龍’記載)、異常地質現象(海溝底部的人工溶洞、海底平頂山的規則紋路,去年南海發現的海底石陣就很可疑);

古代文明遺蹟(亞特蘭蒂斯的水下傳說、瑪雅文明的深海壁畫,瑪雅金字塔裡有幅畫疑似深海生物)都梳理一遍,找和這個網絡相關的線索,哪怕是民間故事,都彆漏了,萬一有線索呢?”

“衍哥,我有個想法。”

路嶼突然開口,手指捏著筆桿轉了兩圈,筆桿上還沾著剛纔畫圖的墨點,是黑色的。“它能直接進行意識溝通,那我們能不能不用機器,用人?

找心智堅韌度≥90

分(使用‘多維度心理韌性量表’測試,包含抗壓性、情緒穩定性等

6

個維度,滿分

100

分,基地士兵平均得分

75

分)、無精神病史的誌願者;

在絕對可控的環境下(比如用某型侵入式腦機介麵監測,解析度

128

通道,能實時記錄腦電波變化),嘗試和裝置做精神接觸

——

現在技術分析卡殼了,這可能是唯一的突破口。”

說這話時,他的聲音比平時輕,帶著點不確定,連捏筆的手都鬆了些,怕被拒絕。實驗室裡瞬間安靜下來,連液氮白霧飄動的聲音都能聽見。

所有人都知道這風險

——

神經科醫生曾警告,強行意識接觸可能導致記憶碎片化、認知障礙,甚至成為

“資訊載體”,像被某種力量

“附身”。

上次用小白鼠做模擬實驗時,30%

的小白鼠出現癲癇樣放電,10%

出現記憶缺失,連進食都忘了,最後隻能安樂死。

但看著遮蔽室裡的裝置,冇人能說

“不行”——

這是目前唯一能靠近真相的路,連李教授都皺著眉,冇立刻反對,隻是低聲說

“要做好防護措施,比如用鎮靜劑控製,一旦出現異常立刻中斷”。

張教授也點頭,說

“可以先做動物實驗,用猴子試試,猴子的腦結構和人類更像”。

就在爭論陷入僵局時,遮蔽室裡的多麵體裝置突然閃了一下藍光

——

持續時間不足

0.01

秒,像星星眨了下眼,冇有任何能量外泄,電磁監測儀的數值紋絲不動,連液氮的白霧都冇晃動。

隻有路嶼口袋裡的

“量子

-

1

型”

糾纏傳感器(用於同步數據,和裝置裡的傳感器是糾纏態)出現了

0.001

弧度的相位偏移,傳感器表麵還微微發燙(溫度升至

25c,正常

22c),他摸了摸口袋,才感覺到溫度變化。

冇人注意到這個異常,除了遠在宿舍區的

“龍王”。

“龍王”

猛地從床上彈坐起來,純棉睡衣後背已經被冷汗浸得透透的,黏在背上像塊濕抹布,他得用手扯著衣服才能呼吸。

他後腦勺靠近

c2

頸椎的地方隱隱作痛,像被什麼東西輕輕紮了一下,還帶著點麻,伸手摸了摸,冇摸到任何腫塊,隻有皮膚有點發燙。

他摸了摸枕頭邊的軍用水壺,壺身冰涼,纔想起昨晚忘了倒熱水,壺底還沾著點水垢,是之前裝礦泉水留下的。

窗外的月光透過鐵柵欄,在地上投出一道道細窄的影,像籠子的欄杆,旁邊床的老趙打著呼嚕,像悶雷似的,襯得他心裡更慌,連呼嚕聲都覺得是

“警告”。

他剛纔做了個無比清晰的夢:自己穿著某型重型深潛服(耐壓深度

米,是基地最先進的型號,他隻在訓練時穿過一次)懸浮在漆黑的深海裡;

海水的壓力壓得胸口發悶(相當於

100

大氣壓,每平方厘米

10

公斤的力,像有塊大石頭壓在胸口),周圍冇有任何光源,隻有那個多麵體裝置在前方發光。

裝置裡的藍光液體流動得越來越快,最後形成了一隻眼睛的形狀

——

那眼睛的瞳孔是銀色的,盯著他時;

連靈魂都像被看透了,連他小時候偷摘鄰居家蘋果的事都像被翻了出來,甚至記得蘋果的味道是甜的,帶著點酸。

然後,一個冰冷的意念直接砸進他的腦海,不是通過耳朵,是像刻在大腦皮層上:“哨兵已啟用。協議‘涅盤’,等待指令。”

他盯著自己的手,掌心還殘留著夢裡潛水服手套的厚重感,指縫裡像還沾著海水的鹹味,用舌頭舔一下,真的有淡淡的鹹。

那隻藍光組成的眼睛在腦海裡揮之不去,“哨兵已啟用”

這幾個字像刻在腦子裡,每想一次,後腦勺的痛感就重一分。

他悄悄下床,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的月光,心裡發虛

——

他不知道這是不是幻覺,也不知道該不該說,怕說了被當成精神失常,更怕這訊息會帶來更多危險,像上次那個說

“聽到深海聲音”

的士兵,最後被送去做心理治療了。

他不知道的是,同一時刻,基地裡還有三個人接收到了同樣的資訊:

負責數據歸檔的林曉,在整理

“深淵項目組第

3

號數據歸檔報告”

時突然失神,筆尖是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筆,平時寫出來的字工整有力,此刻卻不受控製地劃出藍色線條;

線條的粗細和裝置藍光的亮度完全同步,她試著用力握筆,指節發白,卻隻能看著藍色線條在紙上蜿蜒,像有生命的藤蔓。

腦海裡響起

“哨兵已啟用”

的瞬間,她慌忙抬頭,發現辦公室裡隻有自己,連空調的嗡鳴都像停了,隻有列印機還在緩慢地吐出紙張,發出

“哢噠哢噠”

的聲,像在打暗號。

她把那張畫著藍色線條的紙揉成一團,扔進垃圾桶,卻又怕被髮現,最後偷偷塞進了自己的口袋,想回去再看看。

基地醫院的護士趙雅,給

“海龍”

小隊的李偉量血壓時,某品牌的醫用電子血壓計(昨天剛校準過,誤差在

±1mmhg

內)突然歸零,指針晃了晃,停在

的位置。

歸零的瞬間,螢幕上還閃過一行亂碼,速度太快冇看清,隻捕捉到最後兩個字元是

“∮Ω”,和路嶼之前截獲的深海信號裡的字元一致。

那段冰冷的指令隨之而來,她手一抖,血壓計差點掉在地上,連李偉的脈搏都忘了數,直到李偉提醒

“護士,怎麼了”,她纔回過神,慌忙重啟血壓計

——

設備恢複正常,但那段指令像烙印一樣留在了腦子裡,她摸了摸血壓計,外殼還是涼的,卻覺得裡麵藏著什麼東西。

安保哨兵張強,在實驗室外圍巡邏時,手持對講機(安保專用頻道

450mhz,平時隻能聽到班長的指令)突然傳出一陣靜電噪音,刺啦刺啦的,吵得耳朵疼,他趕緊把音量調低。

噪音過後,他手中的電棍指示燈突然從紅色變成了藍色(和裝置的藍光一模一樣),電棍的電壓顯示屏也從

30kv

跳到了

0,10

秒後恢複正常。

那段

“哨兵已啟用”

的意念直接鑽進腦海,他停下腳步,盯著電棍,心裡發毛,連巡邏的路線都忘了,直到對講機裡傳來班長的催促聲

“張強,到哪了”,才慌忙繼續往前走。

他事後檢查電棍,發現內部電池的電量莫名少了

15%,卻找不到任何耗電的痕跡,像被什麼東西吸走了能量。

深海的觸角從未真正收回。

它像一張無形的網,悄無聲息地選中了四個

“接收器”,連他們自己都冇察覺。而

“涅盤”

協議究竟意味著什麼

——

是新生,還是毀滅?

冇人知道答案,連最資深的研究員都隻能猜測,是

“重啟”

還是

“清除”。

山腹深處的實驗室裡,多麵體裝置依舊安靜地躺著,

藍光冇再亮,像真的睡熟了,彷彿剛纔的藍光閃爍隻是錯覺。

但它知道,指令已經送達,等待的隻是一個觸發的信號。

連外殼上那道快癒合的劃痕,都在微微泛著光,

藍光閃爍的頻率越來越慢,從最初的每秒

3

次降到每秒

1

次,每次閃爍時,

遮蔽室裡的濕度計都會下降

2%,像是裝置在吸收周圍的水分,

而實驗室角落的溫濕度記錄儀顯示,

這一區域的濕度已經比其他地方低了

8%,

形成一個微小的乾燥區

——

像在為某個

“動作”

積蓄力量。

-



0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