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江山一夢還 靜留遲日學因循
靜留遲日學因循
背陰通風處的偏院廂房裡的小孤女發燒起來的時候,已是三更,黎夢還斜依靠在榻上瀏覽係統裡的基礎診脈術,一邊比劃著位置三指定位法,一邊無聲念著口訣——
食指按寸(腕橫紋處):候心肺
中指按關(橈骨莖突):候肝膽脾胃
無名指按尺(尺澤xue下):候腎與命門
小福快步走來,臉上還覆蓋著提前用煙羅裁好的麵紗,“小姐,那個娃娃渾身滾燙……”
黎夢還立刻站起,披上麵紗和一件雪白罩衣,邊回頭吩咐小福,“取我的竹製漏壺來。”
小福是她早亡的生母留給她唯一的財富,忠心又機靈。等到黎夢還換了一塊冰帕子蓋在孩子的額頭時,前些天新打磨出來的計時器也送到了床邊。
經過之前的除錯準備,已經能夠大致做到每漏一壺脈動約六十到八十次。
黎夢還一邊把脈,一邊對著係統的提示進行分析——
浮脈(疫病初起):如木浮水麵(超90次/漏)
沉脈(內傷虛症):如石沉水底(低50次/漏)
數脈(急症熱症):如雀啄食(忽快忽慢)
好在有這個係統相助,不然隻會數數,卻無法意會這奇妙比喻的她可真的是要抓瞎了。
“去廚房,取綠豆、赤小豆、黑豆,加上鮮蘆根二兩,武火急煎十五沸。”
小福生母是個產婆,雖然遇到災荒年病亡,卻也算遺傳了一些醫學方麵的慧根,而這三年,黎夢還在係統輔助下,一步步調教她,如今也能做到按她指揮,配合默契。
湯碗端來,小女孩體溫稍稍降下來一些,黎夢還柔聲喚醒,“乖娃娃,喝完藥再睡。”
這孩子是她半月前巡邏將要發作瘟疫的村落時候發現的,她父親去城裡幫傭,被房梁砸斷了脊梁,卻被掃地出門,母親去討說法卻被扔到府衙的水牢裡,關了半個多月,身子徹底壞了,回來一病不起,她一個月內就連續失去雙親。
但她也算命硬,村裡其他人都病得七零八落,而她雖然病得昏昏沉沉卻還脈搏強健,算得上有一線生機。
女孩吸了吸鼻子,努力睜大燒得水汪汪的眼睛,“你是仙女姐姐嗎?”
黎夢還微微一笑,“是的呀,你好好聽話,身體就能好起來。”
小姑孃的眼睛轉了轉,露出受傷小獸一樣軟弱,但還是配合著一飲而儘。
“再含一塊驅寒的薑片可好?有些辣有點苦,但對你身子好。”
娃娃點了點頭,不再作聲,隻是乖乖含著。
黎夢還心中暗自歎息,比起她的人生,如今一點嗆口算得上什麼呢?
黎夢還守著她直到體溫再降下來一些,這纔在門邊換下罩衣和麵紗。
“現在人手緊缺、裝置也缺。若到病人室內,罩衣正穿,出來後反過來掛著,先應付過去這一段。而麵紗都要用烈酒、開水燙過,曬過一次再用。”
小福點頭稱是,如此消耗布料、酒糧、柴火的舉動,會動用目前積蓄的大部頭,但她絲毫沒有異議。
黎夢還大開正殿,難得奢侈地點亮白燭,將心腹仆從都聚集到此。
她盯著麵板上,莊園周圍十個村落都一一飄紅,有的是淡淡橘粉,有的已經紅得發紫。
“小福,你把罩衣麵紗備好,諸位雖然隨我救災,但我以性命立誓,一定讓你們安全無虞。”
“齊管事,你文書最好,備好筆墨,天亮之後,我們立刻備車架出發,從以下幾個田莊開始,還有救治希望的農戶,我會一一選出。你的記錄病人情況,用實心圓提示脈象平穩,三角表示需複查,叉符則是要立即隔離。”
“劉管事,你心最細,之前隔離出的南雷山,你須駐守在屋舍,同時多多製備驅蟲散。記住,沿牆根撒藥粉,每丈三錢,同時布包掛腰間,糧倉內要另外混入穀糠分層鋪灑。若遇到雨後需補撒,你們接觸後需用米醋洗手,彆讓孩子碰到了。”
“沈嬤嬤,小福會帶你熬藥,黑豆、黃豆、白扁豆,加上浮小麥一把,文火煨至豆裂,給虛勞盜汗者。若有小兒痘症,紅豆、蠶豆、鷹嘴豆加上蟬蛻七枚,破壁研磨調米湯服用。成人每劑三合,日二服,老者減至二合,加蜂蜜半匙,童稚則半合為限,佐薑片防寒。”
黎夢還有條不紊一一吩咐,如同發布紅簽軍令以調兵遣將。
待到隔日清晨太陽升起時,預備好的山頭醫所已經準備完整。
重疫區門懸赤布,以石灰畫界,病患皆著葛布罩衣,領口染硃砂,並用竹竿遞送湯藥,,每日辰、午、戌時焚燒蒼術。
疑似區簷掛黃幡,出入沐藥湯。
安全區則窗貼青紙剪花。
為防疫病反複,水井設了公用浸泡了蒜汁的水瓢,集市施行左進右出,垃圾集中亥時前清運,東向的醫者通道鋪設粗鹽,病室間距七尺,以防飛沫,同時挖掘了一處深達九尺的汙物坑深九尺,每日填石灰。
如此種種,繁瑣非常,但效果確實立竿見影。兩天內就無新增病例。
又過了七天,第一波病人情況逐漸控製,黎夢還也略得喘息,可以沉下心來分析幾個複雜病例,更精細化地調整藥量。
她一邊輕觸老農腕間三指如雁落平沙,寸脈浮數,關部濡滑,一邊看著麵板的提示緩緩問道,“,可是晨起嘔綠水?”
在她的身後,小福正將五蟲散裝入魚腥草編織囊,殷殷祝福剛能下床的農婦,“此藥囊懸於床頭,三日後換苦艾葉燻蒸。”
遠處幾個管事和嬤嬤,則正在分發三豆飲:“發熱者領紅簽罐,體虛者取黑陶碗!”
雖然為了這次疫情控製,付出了極大的心力和經濟成本,但黎夢還欣喜看到麵板提示——
已實現首階段防控閉環,人望值
15。
解鎖《疫氣流行論》殘卷。
啟用【農醫共生】成就,將出現疫後農業增益體係,請使用者查收。
黎夢還將病案策整理清楚,邊消化迎來的獎勵——
壯年勞力康複率80
,將提升春耕參與率30。
勞力充足,冬小麥將從每畝120石產量升級為150石。
黎夢還思索著打算著下一步如何推廣藥農輪作製,好將疫期采藥隊轉為耕作隊,如何將隔離區內的鄰裡關係繼續延續成生產同盟,以建立田間互助組。
突然衣擺被輕輕拉動,她低頭一看,正是梳成雙丫髻的孤女擡著明亮的眼神看自己。
“怎麼了小丫頭?”黎夢還低下頭輕輕擰了下她不怎麼豐盈的腮肉。
“小福姐姐說飯菜好了,叫我來喚小姐。”
“好的呀,妞妞。”黎夢還拍了拍手,站起身來牽著她的手往清潔的休息區。
妞妞邁著小腿沉默走了一路,才輕聲說:“小姐,給我取個新名字吧。我爹孃不識字,隻叫我的小名。莊子裡其他人都有大名,我卻沒有,我也不想彆人叫我的小名。”滴滴溜溜說完,好似一串玻璃珠在盤子裡亂轉,看著黎夢還的臉色,她連忙又補上了句:“小姐願意叫我什麼,就是什麼。”
黎夢還微微一笑,蹲下身子,與這五歲大的孩子平齊,直視她的眼睛,很是尊重地說,“石竹科有一植物叫做繁縷,清熱解毒,可以涼血止痛,對疔瘡腫毒很有奇效。既然你是從這次時疫裡掙出新命的人,就叫這個名字,願你將來無病無災吧。”
黎夢還一邊說著一邊從旁邊撿起一根木棍,一筆一劃在地上寫出“繁縷”兩個字,小女孩跟著在手心裡臨摹,露出一點羞澀笑意。
黎夢還摸了摸她的腦袋,“這個字太複雜了,你先跟著我從三字文入門學起,等到將來,你的名字出現在重要的地方時候,就壓得住了。”
繁縷莊重點頭,好似許下什麼承諾。
黎夢還的心思飄遠,想起其在《藥經》中的記載,這類植物的莖、葉及種子都供藥用,嫩苗可食,但家畜食用會引起中毒及死亡。
孩子,好好長大吧,將來有你一展所長,為父母向那些畜生報仇的一天。
又過了半月,疫情更受控製,黎夢還終於痛快沐浴,好好給自己放了一日假期。
小福立在身後,替她擦乾頭發,她帶著熱乎乎的香氣,半趴在案前描畫百草圖。
看黎夢還的神色愜意,小福才試探開口,“小姐給那個孤女賜了個大名?”
黎夢還轉過頭來,心領神會地微微一笑,“怎麼?小福也想要嗎?”
小福咬唇,“小福的名字是主母賜的,並不敢……”
黎夢還笑著拍拍她的肩膀,“世事變遷,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當年母親為你取這個名字,寄托了對我對你最樸實的祝福。但如今山河倒垂,未來難走的路還有很長,我們彆隻是指望上天賜福,我們應該希望命運無論給我們什麼考驗,我們都當得起它的對手。”
小福沉默地消化了這段長長的話,鄭重跪下叩首,“小姐,小福不是為了和那個新來的乳臭未乾的娃娃爭您的偏心,隻是劉管事、齊管事都有自己的名字,沈嬤嬤卻已忘了自己當年在孃家的名字,小福不想做這樣的人。”
黎夢還欣慰地把她扶起來,若說繁縷是有求生的野草,自然地要爭取更多生存的土壤,麵前人則是在自己三年的耳濡目染下,漸漸滋生了不甘心不滿足的渴望。
這樣的麵龐她在前世見過太多,那些出身或草莽或卑賤的良才,都在她的賞識雕琢下,如美玉琳琅陳列於朝堂,為她劈開許多路上荊棘。
她就是為了這樣一群誌同道合的理想主義者,回來的。
黎夢還提筆寫下自己的姓氏,又在上麵加了一個草字頭。
墨痕乾透後,她拉著小福的手,輕輕撫摸,“這個字不是我賜給你的,是我送給你的。藜麥,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的糧食,藜草也叫灰灰菜,荒年可以救命,全株可入藥,老莖還可做柺杖。蒺藜無論在多麼荒蕪的沙地上,都能生長得無比頑強。小藜,這是我對你的祝福,也是期許。”
她站起身,看著窗下將要綻放的芍藥叢。
“以後你們也不必叫我小姐,將來也必不會叫你們做什麼陪嫁丫鬟,跟著我去彆人宗祠的新婦。不妨叫我,家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