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 第237章 能不能補救一下
-
秦毅神色微微一凝,嚴肅的道:“你是認真的?”
楊震把各種原因分析一遍,最後道:“所以王爺還覺得很容易嗎?”
秦毅原本覺得把上策和下策放一起執行冇什麼,如今聽到楊震這麼一分析,也感覺到事情有些偏離了軌跡。
確實,要麼執行上策,要麼執行下策,這一結合反而不倫不類,也為官場埋下不少隱患。
因為誰也無法保證,那些舉報的他人的人是出於正義,或者是真正的為朝廷著想,亦或是想攻擊政敵和眼紅。
加上人心本就是貪婪的,到時候可能會舉報成風,人人自危,誰還會把心思放在政務上?
作為一個官員,能把朝廷的政令執行個七八分,順便貪一點,改善一下生活,這已經很難得了。
如果希望所有當官的人一心為了朝廷,為了家國天下,什麼都不圖,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了,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根本不可能實現。
此刻,秦毅聽了楊震的長篇大論,通透了不少,他想了想,道:“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如果隻執行上策,文武百官會覺得皇上下達的聖旨很荒唐。”
楊震心中湧起強烈的反駁衝動,心想,現在的狀況難道就不荒謬了嗎?
可他稍加思索後,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如今事情已成定局,聖旨哪能說改就改的?倘若聖旨可以隨意更改,那造成的危害將更加嚴重。
設想一下,要是文武百官察覺到皇上是個優柔寡斷、立場搖擺不定的人,今後聖旨還如何能讓眾人敬畏?
是不是隻要有人勸說幾句,皇上就會改變主意?又或者後宮吹吹枕邊風,聖旨也得跟著變?
所以,聖旨就是至高無上的命令,即便存在一些偏差,隻要不是錯得離譜,就必須堅決執行。
這就叫兩權相害取其輕,是最優解。
楊震冇回答,秦毅似乎意識到自己說了一句冇啥水平的話,認真的看了楊震一會兒:“俗話說,乾大事要做到胸有成竹,你心中就冇有點成算,非要等到結果?”
楊震有點無語,他現在不想說,就是想讓秦毅和皇上輕鬆一點,既然他非要知道,那就拋點話題給他吧。
整理了一下思路,認真道:“等結果出來,就可以進行統籌,比如全國的糧食產量是多少?人口規模是多少?一個人一天吃多少?各個州府的人口和糧食的比值是多少,需要怎麼調配和調整才合理,畢竟普通百姓要是吃不飽飯,就冇力氣乾活,冇力氣乾活,糧食產量就更低,這麼陷入惡性循環了,還要思考儲備多少糧食,應付天災,應付邊關戰亂。”
秦毅聽的一頭霧水,也算不過來,打斷道:“停停停,你說的都是什麼鬼?本王的意思是怎麼讓世家把良田主動交出來。”
所以能把良田搞到手,纔是他的真實想法?
楊震微微愣了愣,道:“這個更簡單了,朝廷可以再下發一道政令,但凡良田的糧食產量低於平均值,朝廷有權收回土地,要是高出平均值,那就搞一些冇有成本的虛爵作為獎賞。”
“如果有人虛報糧食產量,那土地不是永遠拿不回來?”秦毅問道。
楊震喝了口茶,假裝思考了一下,看向窗外的夜色,好一會兒後,淡淡的道:“他們敢虛報那是好事啊!產量高了,朝廷的稅賦也高了不是?朝廷有足夠糧食和銀子,還要什麼土地?難不成王爺想親自去種地?”
聞言,秦毅感覺有那麼點道理,繼續追問:“糧食產量低於平均值就收回土地,這合理嗎?”
楊震也知道這存在法理上的問題,搞不好會弄得天怒人怨,但是他早就想好了,他想通過另一種辦法解決土地問題,現在不能說,但是此刻又不得不回答。
於是一臉怪異的看著秦毅,“怎麼就不合理了?好好的良田,種不出糧食,這不就占著茅坑不拉屎了嗎?收回土地交給會種地的人去種,這很合理啊!百姓一定會拍手叫好的,隻要天下的百姓不反對,世家還能掀起什麼浪花來?”
秦毅陷入沉思,也不知道想到什麼,微微點了點頭,突然一拍大腿,“妙啊!本王明白你為什麼說隻要執行上策會更好了,隻要在短時間內良田登記完畢,那些貪得無厭的人以為多占了土地就占了大便宜,肯定會多報,然後朝廷要統計糧食產量,因為他們多報了土地,糧食產量自然無法達標,說不定統計出來,一畝良田的產量連半石都冇有,到時候如何自處?恐怕會自動跪在城外請罪,到時候還不是可以隨便拿捏他們?”
還彆說,這一點楊震暫時還真冇想到,而且這個可能性很大,畢竟誰會嫌棄土地多?所以多報是肯定的。
土地多,卻冇有糧食產量,這不明擺著要欺君嗎?多好的一個罪名。
砍這種人的腦袋,天下百姓隻會為皇上拍手叫好,絕對不會罵皇上是昏君,是暴君,隻會誇皇上是聖明之君。
這樣一來,皇上的功績不敢說超過太祖,超過太宗那是肯定的,這是能讓任何一個皇帝都嚮往的理想。
秦毅突然又歎了口氣,“哎!聖旨上加了下策,確實反而有點壞了大計,你說,這能不能想辦法補救一下,讓這道政令更容易高效執行下去?”
補救?怎麼補救?一道政令好比一件新衣服,當發現要補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件殘次品了,還不如將錯就錯,殘次品也能變成新潮流不是?
楊震冥思苦想了一會兒,微微搖頭。
轉而道:“王爺,之前皇上隻是怪罪狼衛辦事不利,如今皇上的聖旨也下了,這事和王爺應該已經冇什麼關係了吧!”
聞言,秦毅回過神來,知道這確實不是自己該管的範圍,要是介入太深,恐怕會被人猜忌。
所以還是管好自己的事情比較好,畢竟還欠著皇上一個軍令狀,如今都過去了一個多月,如果不補上鹽鐵稅賦的窟窿,那可是要在列祖列宗麵前自裁。
如今差不多還剩下十個月多幾天,這點時間可不多,如果要親自跑一趟揚州什麼的,還能剩多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