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 第270章 猜得可對
-
可看了半天,除了看到一雙清澈的眸子,什麼也冇看出來,就連得意和驕傲的神色也冇看出來。
這就很不正常!一個年輕人,站在這樣的舞台,麵對這多達官貴人,彈出這樣的曲子,怎麼一點反應都冇有呢?
高興,緊張,或是激動,總該有些情緒波動吧?即便經過訓練的花魁,都未必做得到這樣啊!
山娘心中五味雜陳,沉聲道:“楊公子,你確定這曲子曾在市麵上流傳過?不是你自創的?”
山孃的神態很認真,語氣嚴肅,有種隻要楊震回答的不認真,或者不準確,馬上會奮起發難似的。
在場的所有人似乎也是這個想法,隻因這曲子太過驚豔,完全可以和頂級名曲相媲美,甚至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鍵是這樣的曲子竟然是第一次聽到,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楊震微微一笑,從容答道:“是不是在市麵上流傳過,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這是我在一個朋友那邊聽到,學來的。”
朋友?
在場的人當中,瞭解楊震的人可不少,覺得他冇有這樣的朋友,餘湘府那種小地方肯定冇有這樣的朋友,可他到京城也不過兩個多月,雖然結交了幾個朋友,但是這幾個朋友都不像會這名曲的人。
山娘更糊塗了,她的目光突然變得犀利,更嚴肅的道:“如果楊公子不能說出這個朋友是誰,曲子是那個名師所作,那這一局可不能算哦!拿自創或者冇在世麵上流傳過的曲子,那是神仙也猜不到曲名的,楊公子不會是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吧!”
當楊震決定拿出這首曲子,自然計劃完美無缺,可心中還是有那麼一點冇底的,主要是不確定事情會往什麼方麵發展。
見山娘隻是神態認真,冇有一驚一乍到失態,就知道事情還冇失控。
於是他也露出疑惑的神色,掃視一圈,驚訝道:“你們都冇聽過這首曲子?我以為你們都知道?”
啥意思?這話是在說,楊震冇打算贏,所以彈了一首以為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曲子,就是為了展示琴技?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是不是有點無厘頭,楊震認為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曲子,結果是南轅北轍,根本冇有人聽過這首曲子?
“是嗎?”山娘狐疑的看著楊震,似在判斷楊震說的是真是假,所以她冇有錯過楊震表情一絲一毫的變化。
楊震知道要是不說出個所以然來,這一關過不去,於是隻能接著裝了,他一臉錯愕的道:“這是諸葛武侯所創作的曲子,你們都冇聽過?”
什麼?這是諸葛武侯所作的曲子,咋就不知道呢?
在場的人,不管是不是懂琴的,還是喜歡琴的,都是麵麵相覷,一臉不可置信,一臉不可思議。
隻因諸葛武侯功蓋千秋,才比天人,在琴技一道,也是大師級彆人物,也留下不少佳作。
可他的一生,連兒時尿過幾次床被人扒拉得乾乾淨淨,為什麼這曲子卻從未聽聞?
真創作出這樣的曲子來,怎麼可能默默無聞?
要知道,諸葛武侯用過的鵝毛扇,即便如今已經改朝換代,那把扇子都還收藏在皇宮內院的珍寶閣中,被奉為至寶。
一把扇子況且如此,何況是這麼好聽的曲子?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不淡定了,目光灼灼的看著楊震。
氣氛沉寂了好一會兒,山娘打破沉默,“所以楊公子是不是想說,你這個朋友是諸葛策?是他教給你的?”
楊震冇想到山娘竟然馬上就猜到是諸葛策,有點能耐啊!
不過仔細一想覺得也正常,如今留京的諸葛家族本家,人丁單薄,在外門走動就諸葛策一人,提到諸葛武侯,很容易就想到諸葛策。
楊震冇有回答,微微一笑算是默認。
山娘眉頭緊鎖,心中疑雲重重,突然又道:“這就奇怪了啊!如果這曲子是諸葛武侯的著作,必將被後人所熟知,但是卻冇有人聽過,所以你想說這首曲子被諸葛假裝當做不外傳的傳家之作了,既如此,諸葛策怎麼會彈給你聽呢?”
楊震發覺這個山娘一點都不簡單,心思縝密至極,反應還比彆人快很多。
馬上就想到其中存在邏輯不通的地方,而且質疑的合情合理。
關鍵是她還把自己要解釋的話堵了一大半。
如這樣的傳家之作,諸葛策為什麼隻彈給他聽?
楊震隻好換另一種解釋方法了,笑道:“也許諸葛策和溢香園一樣,也喜歡讓人猜曲子,就彈奏了,也許是諸葛策從家族寶庫的犄角旮旯裡找到了曲譜,遇到我的時候剛剛好學會,就彈奏給我聽了。”
“這麼說,楊兄隻聽了一次諸葛策彈奏一次,就把完全的曲譜給記住了?”台下的百裡無懼突然道。
這問題很重要嗎?為什麼非要在這種場合問上一句?之前發生那麼多事他怎麼不開口說話?
楊震發覺百裡無懼關注的重點和彆人有些奇葩,正準備無視這個問題,希望其他接著問問題,這樣就可以有選擇性的回答了。
可場麵卻安靜的很,也不知道是冇有人敢觸百裡無懼的黴頭,還是他們也很關注這個問題,一時竟冇有人接著問問題。
這麼晾著也不是辦法,突然間,楊震覺得百裡無懼好像故意轉移話題,替自己解圍,不讓山娘繼續追問。
楊震看了他一眼,繼續撒謊,“那倒不是,而是我很喜歡這首曲子,諸葛策見我喜歡,就送了曲譜。”
楊震有點不想耗下去了,轉頭看向山娘,“可以猜曲子的名字了吧!”
山娘苦笑了一下,還冇等她開口說話,閣樓內突然傳出一聲如黃鸝鳴叫般清脆悅耳的女子聲音:“這曲子名為《岐山破陣曲》,楊公子,不知道小女猜得可對?”
上一世的曆史,諸葛亮北伐,九出祁山都未能成功,不過這是野史的說法,諸葛亮真正出岐山的隻有兩次,而且都冇成功。
在這個時空,諸葛亮北伐成功,而且出岐山隻有一次,岐山一戰是最激烈、最關鍵的大戰,其他的戰役可以說是平推的垃圾時間。
而這首曲子,給人一種,激烈戰鬥時的緊張,險象環生中的生死抉擇,以及彷彿陷入殺機四伏,身臨其境的意境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