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宛如夢幻三部曲 > ●耳川合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宛如夢幻三部曲 ●耳川合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耳川合戰

打敗大友宗麟,殺死“肥前之熊”的島津氏,是個曆史悠久的家族。關於島津氏的來源,曆來就有惟宗氏、源氏、藤原氏三種說法,甚至還有源賴朝落胤(流落民間的遺子)的謠傳。但總之源平合戰的時候,島津苗字就已經出現了,到室町幕府足利義滿將軍在位的時候,授予島津氏家督元久薩摩、大隅、日向三國的守護職——但這並不是島津氏繁榮發達的開端。

在與領地內國人的較量中,更在家族內部頻繁的紛爭中,島津氏日益衰弱。戰國前中期,島津氏分裂出許多個不賣本家麵子的強橫分家,其中以薩州(薩摩)、向州(日向)和伊作三家勢力最為龐大。而完成各分家的統一,重新振興島津氏的,乃是伊作分家的島津忠良。

島津忠良首先在母親的幫助下,成為向州家養子,完成了兩個家族的合併。就在此時,本家家督島津勝久為對抗實力最強的薩州島津實久而向忠良求援。大永七年(1527年),忠良請勝久退位隱居,讓自己的兒子貴久以養子身份繼承本家,更在九年(1536年)後攻滅島津實久,吞併了薩州分家。

據說當時有句俗話:“島津家冇有暗主。”從島津忠良往後連算五代,這句話都冇有說錯。忠良以後,島津貴久通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基本恢複了三州舊領。天文二十年(1551年)的岩劍山攻城戰時,島津軍初次使用鐵砲,贏得了輝煌的勝利——那是鐵砲傳入日本後,初次被運用於實戰中。

島津貴久是一代英主,但他的幾個兒子就更為了得。祖父日新齋(忠良)這樣評價幾個孫子:“長子義久具有出色的政治平衡感,次子義弘猶如摩利支天(密教守護神之一)在世,三子歲久能夠察覺到微妙的利害關係並加以利用,四子家久則是優秀的戰術指揮官。”

永祿四年(1561年),也就是長尾景虎關東出陣,繼承了上杉苗字的時候,島津貴久讓位於長子義久,並命其餘三子悉心輔佐。島津四兄弟冇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果然同心一力,再加上忠誠而勇敢的家臣團,很快就擊敗宿敵大隅的肝付兼續和日向的伊東義佑——元龜三年(1572年)的木崎原合戰,伊東氏三千兵馬退入狹窄地域,被島津義弘三百人中央突破,幾乎全數覆滅,人稱“九州桶狹間”。

島津義久不但具有敏銳的政治眼光和縝密的軍事頭腦,他還是一位出色的民政家。有一則傳說,薩摩國分城的門樓是稻草鋪頂,某次遭到了損壞,家臣對義久說:“正好趁此機會改成木板頂吧,三國之主用稻草鋪城門頂,會遭他國使者嘲笑的。”義久笑笑答道:“使者來到此處以前,一定看過了我領內的百姓生活,無論城門多麼簡陋,都能從百姓的富足生活中看清我們的國力。如果領內百姓疲憊窮困,即便城門是由豪華木板所製,又有什麼用呢?”

然而,島津氏勢力的擴張,必然會引發北九州霸主大友氏的不悅。伊東義佑在丟失了日向國內的領地後,逃到豐後依附大友宗麟,宗麟遂以此為藉口起兵,四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欲與島津氏一決雌雄——著名的耳川合戰就此拉開序幕。

大友宗麟雖然來勢洶洶,但失敗的陰影一直籠罩在他頭頂——軍師角隈石宗,大將立花道雪、高橋紹運等人都一致反對此次勞師遠征,在諫言被拒絕後,乾脆托病不肯從行。宗麟隻好以田原親賢為總指揮,兩路進軍,往南殺來——本隊直撲日向,彆動隊從肥後南下,牽製來自薩摩島津氏本處的增援。

進入日向國後,大友宗麟在無鹿地方設立大本營。無鹿不僅是軍事上的大本營,更是宗麟建立天主教國家的根據地,他纔剛安營紮寨,就派兵廢除了附近的寺社,著手建立天主教堂。天正六年(1578年)九月底,大友軍的先鋒部隊渡過了耳川。

防守耳川地區的乃是島津家久,他手下纔不過數千兵馬而已,雖然英勇奮戰,多次擊退大友軍渡河部隊,防線最終還是被突破了,大友軍包圍了島津氏重鎮高城。高城是由名將山田有信把守的,通過有信的頑強抵抗,逼得大友軍放棄硬攻計劃,改為長期圍困。就在這種情況下,島津義久釋出了領內總動員令,聲稱:“每人攜帶五日的乾糧,務必在糧草耗儘前分出勝負!”拉出數萬大軍,十一月到達前線。

用來擊破大友軍的法寶,就是島津氏著名的“釣野伏”戰術。“釣野伏”戰術聽著神秘莫測,其實就是伏兵口袋陣,首先用前鋒吸引敵軍深入,然後兩翼伏兵以鐵砲射擊,最後配合後方的主力將敵軍包圍殲滅。但作為誘餌的部隊既須靈活,又要頑強,不僅吸引敵軍,還要儲存反攻的實力,這隻有忠誠的島津武士纔可以辦到。

十一月十日夜間,島津軍開始行動了。誘餌部隊三百人,兩翼伏兵約三千人,總大將島津義弘坐鎮於後。第二天正午時分,誘餌部隊奇襲了一支正在轉移的大友軍,隨即擊潰援軍數百人。田原親賢見勢不妙,派大將田北鎮周領兵反擊,島津氏誘餌部隊向後退卻,田北鎮週一直殺到島津義弘的麵前。

島津義弘看到時機成熟,立刻下令兩翼鐵砲齊發,先打亂大友軍的陣腳,隨即眾武士拋下鐵砲,拔刀衝上。大友軍亂成一團,很快就被分割包圍,逐一殲滅,田北鎮周戰死。此時,防守高城的島津家久、山田有信也開城殺出,前後夾擊,大友氏本陣瞬間崩潰。

耳川之戰,大友軍戰死者數千,負傷不計其數。島津氏則趁機完全吞併日向國,並尋機繼續北上——籠罩在大友宗麟頭頂的眩目光環,從此黯淡了下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