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宛如夢幻三部曲 > 切支丹和切支丹大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宛如夢幻三部曲 切支丹和切支丹大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切支丹和切支丹大名

十六世紀初,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首先遠航到遠東地區的是葡萄牙人,然後是西班牙人,以及英、法、荷蘭人。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了馬六甲,隨即在東南亞大肆擴展勢力,1553年甚至北上強占了中國的澳門。就在這種背景下,天文十二年(1543年),一艘開往寧波的葡萄牙商船遭遇風暴,漂流到日本九州的種子島——這是日本人第一次見到所謂“南蠻人”,也是鐵砲傳入日本的開端。

“發現”日本以後,葡萄牙等國的商船陸續航來九州,急於增加收入、擴軍備戰的九州大名們大都歡迎對南蠻貿易,逐漸形成了平戶、長崎和府內三大南蠻貿易中心。而隨著商貿往來的頻繁,天主教也終於在天文十八年(1549年)傳入了日本。

最早來到日本的傳教士是西班牙的耶穌會士方濟各·沙勿略,他先在薩摩的鹿兒島上岸,然後主要在九州北部的豐後府內和中國地區的山口傳教,據說也去過堺和京都。從此以後,大批天主教傳教士湧入日本,傳播他們的教義。這些傳教士乃是殖民勢力的探路先鋒,不過他們本身不能和殖民者等同起來,絕大多數傳教士的本意隻是“把日本人的靈魂從惡魔手中拯救出來”——已對亂世厭倦了的許多日本人,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鼓吹上帝麵前人人平等的外來宗教。

甚至很多封建大名也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當然,他們中很多人隻是垂涎南蠻貿易的利潤而已),因為葡萄牙語基督教徒一詞,日本翻譯為漢字“切支丹”(也寫作“吉利支丹”),所以他們也被稱為“切支丹大名”。當時九州地區的切支丹大名是很多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友宗麟、大村純忠和有馬晴信。宗麟的洗禮名為弗朗西斯科,純忠的洗禮名為唐·巴爾特羅密歐,晴信的洗禮名為唐·普羅塔基奧。這三個人一起出資搞了一場朝覲活動,於天正十年(1582年)派一群信教的少年武士前赴羅馬朝見教皇——是為“天正遣歐使節團”。這群孩子還真的到達了目的地,並於八年後平安返回日本。

順便說一下割據肥前國南部的大村純忠,此人本出自有馬氏(有馬晴信是他侄子),過繼並繼承了大村家名。永祿六年(1563年),純忠接受洗禮,皈依了天主教,傳說他受洗的第二天就領兵上陣,前往支援兄長有馬義貞。在出陣前,純忠先把領內世代供奉、保佑戰勝的摩利支天神像給燒掉了,在原供奉神像的地方豎起了十字架,以表示自己和佛教一刀兩斷的決心。

織田政權一直和天主教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因為切支丹百姓也好大名也罷,全都在九州及其周邊地區,根本威脅不到織田信長的統治,而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以後,卻開始大肆迫害天主教徒,禁止日本人信仰這種外來宗教。江戶幕府建立以後,在宗教方麵的基本政策與秀吉如出一轍,五代將軍德川綱吉認為“吉利支丹”這種好名字不能給外來的邪教,按照發音,從此就叫天主教徒為“鬼理死貪”。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