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宛如夢幻三部曲 > 第二十五章 皚皚白雪覆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宛如夢幻三部曲 第二十五章 皚皚白雪覆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皚皚白雪覆蓋

●天文年間父子相爭

陸奧國北部最大的勢力是南部氏,陸奧國南部最大的勢力則是伊達氏。伊達氏出自藤原氏,其源頭非常混亂,異說很多。文治五年(1198年),常陸入道念西與其四個兒子都加入源賴朝的奧州討伐軍,戰後被封陸奧國伊達郡。這個念西和尚,就是伊達氏的始祖,而至於他是伊達朝宗,還是朝宗的兒子宗村,卻就誰都說不清了。

南北朝時代,伊達氏家督行朝站隊選擇了南朝,北畠顯家對這一勢力非常重視,甚至把自己的本處也設在伊達郡內的靈山地方。行朝子宗遠與北朝的奧州探題大崎氏數度交鋒,武名很盛,而更加享有盛譽的,卻是行朝之孫、宗遠之子——伊達政宗。

伊達家係譜上有兩個政宗,這第一位,乃是擁有“伊達家中興之祖”美譽的名將。此人曾三次向鎌倉府的關東將軍足利滿兼舉起反旗,史稱“政宗之亂”,趁機擴大了領土,加強了實力。

話要從明德三年(1392年)說起,當年幕府將奧、羽兩州的探題職降為守護,劃歸鎌倉府關東將軍直轄。可是鎌倉府權力纔剛擴大,幾乎立刻就產生了嚴重的獨立傾向,甚至和室町將軍足利義滿兵戎相見。伊達政宗因為娶了義滿的姨母為正室,所以站在幕府一方,先後進攻關東將軍足利滿兼安插在奧州的兩個兄弟——稻村禦所足利滿直和筱川禦所足利滿貞,反抗鎌倉府的統治。

以東北偏遠地方的一個鄉下小大名,敢於對抗強大的鎌倉府,這份忠義之心實在令將軍感動。政宗死後,其子持宗兩度上洛進謁將軍,受將軍足利義持賜以偏諱,此後,每代伊達氏當主,幾乎都受過將軍賜字:持宗的孫子為尚宗(受足利義尚諱),尚宗子為稙宗(受足利義稙諱),稙宗子為晴宗(受足利義晴諱),晴宗子為輝宗(受足利義輝諱)……

先說伊達稙宗,此公最擅長娶媳嫁女,他一共生了十一個兒子,六個女兒,遂利用政治婚姻,先後和相馬、葦名、大崎、二階堂、田村、桑折、亙理等家族交好,並在此後利用過繼出去的兒子繼承家督,把不少家族直接就給吞併了。他還麵對幕府一副更加恭順的態度,投入超過先祖無數倍的钜額政治獻金,終於騙到了原屬斯波氏的奧州守護職。

伊達稙宗所編纂的《塵芥集》,乃是戰國大名分國法中條目最為詳細的,全文統共一百七十一條。可以說,他最終使伊達氏成長為戰國大名,並且奠定了稱霸奧州的基礎。

然而伊達稙宗的外交搞得很妙,內政方麵卻多少有點捉襟見肘,這引起了許多家臣,也包括嗣子晴宗的不滿。前麵已經提到過,天文十一年(1542年),就是否將稙宗的三男過繼給越後守護上杉定實的問題產生爭執,導致父子正式反目,引發了“天文大亂”。稙宗和晴宗各自拉攏一批家臣,攢出一隊人馬來,鏖戰不休。而因為前此稙宗的成功外交政策,使得大部分奧羽諸侯和臣從伊達氏的豪族,都因為和伊達家有親,也自覺不自覺地被捲進了這場戰爭。田村、畠山、相馬、最上、葛西等勢力支援老子,岩城、留守、小梁川、國分等勢力支援兒子,更有可笑的,大崎、黑川等家族也隨著伊達氏的分裂而分裂,就象室町幕府後期,最早同門鬩牆的乃是畠山政長和畠山義就一樣。

這場大動亂持續了整整七年,伊達晴宗漸占上風。最後,在天文十七年(1548年),經將軍足利義輝出麵調停,伊達稙宗被迫宣佈隱居,退往丸森城,晴宗正式進入本處、羽州最南方的米澤城,繼任為伊達氏的新家督。

伊達晴宗的對外政策一秉其父,他讓幾個兒子分彆過繼並藉機吞併了留守、石川、國分等家族,同時和岩城、二階堂、佐竹等勢力也都結為姻親。在用兵方麵,晴宗主要把目標指向北方的相馬氏和大崎氏,但因為受到羽州最上氏的牽製,所獲甚少。對內,他運用“采地下賜錄”政策,重新規定了家臣的知行和俸祿,穩定並鞏固了家臣團。

也許因為勢力擴展得不順手,也許因為老爹稙宗的陰影不時從丸森城頭浮現,伊達晴宗最終也退隱了,讓位於嫡子輝宗,自己前往杉之目城定居。

年紀輕輕的伊達輝宗,其才乾遠不及父祖,更糟糕的是,父祖兩個並不真肯放手讓他主管一切。輝宗二十二歲那年,老頭子稙宗擅自作主,向羽州的最大勢力最上氏提出聯姻的請求,最上氏當主義守當即允諾,就把自己十八歲的寶貝女兒義姬送到了米澤城。

義姬後來有“奧州的鬼姬”之稱,她性情剛烈勇猛,和老實敦厚的伊達輝宗形成鮮明對比。對於這樁婚姻,伊達家是希望可以籠絡住最上勢力,不要隨便插手奧州事務,而最上氏則希望藉此控製伊達氏。據說,最上義守和義姬早就有刺殺伊達輝宗,並劫持其嫡子,以完全吞併伊達氏的計劃。亂世中的婚姻,若是買賣還算好的,恐怕不少都徹頭徹尾是樁陰謀,悲夫!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