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夢幻三部曲 ●平壤大捷
-
●平壤大捷
天正二十年(1592年)四月,日軍在釜山登陸的時候,朝鮮水軍高級將領、慶尚道右水使元均嚇得屁滾尿流,竟然把軍艦、武器全都沉入海底,並且解散部下。正因為這樣,日本人才能毫無阻礙地將後續兵員和武器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朝鮮戰場。好在朝鮮水軍將領並不全都象元均那樣無用,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就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成為中流砥柱,也是壬辰倭亂中朝鮮方麵唯一值得一提的名將。
1592年五月四日,李舜臣、全羅道右水使李億祺在巨濟島和元均會合,商討戰鬥方略。七日在玉浦、八日在赤珍浦、二十九日在泗川海麵、六月二日在唐浦,李舜臣都打敗了日本水軍,甚至連鼎鼎大名的“海賊大名”九鬼嘉隆都差點成為他刀下之鬼。李舜臣用兵機動靈活,神出鬼冇,經常集中力量以多擊少,日軍的海上運輸線路因為他的騷擾幾乎陷於癱瘓。
五月二十九日的泗川海麵之戰,朝鮮水軍所遭遇的乃是豐臣秀吉的愛將龜井茲矩,擔任水軍先鋒之職。這個龜井茲矩原是尼子氏的遺臣,後來歸附秀吉,他聽說敵將乃是李舜臣,不敢在水麵上硬拚,被迫棄舟登岸,展開半月形陣勢引誘朝鮮軍進攻。李舜臣不為所動,掉轉船頭退去,茲矩以為有隙可乘,再度登船追擊,結果被李舜臣殺了個回馬槍,日軍大敗虧輸,茲矩帶箭而逃。
六月二日在唐浦,這兩個對頭再次相遇,結果龜井茲矩所率的二十一艘軍艦全數覆冇,李舜臣還繳獲了豐臣秀吉賜給茲矩的金扇,以及軍隊花名冊和編製表。七月八日在閒山島附近,李舜臣再獲大勝,擊沉日艦七十三艘,豐臣秀吉的親信、“賤之嶽七本槍”之一的脅阪安治僅以身免。
朝鮮水軍越戰越勇,尤其李舜臣根據傳統艦式所改進的“龜船”,更在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龜船吃水深,下置兩排漿手,上麪包有鐵皮,乍一看好象是大海龜似的。龜船最利於近海作戰,裝甲防護高,移動靈活,速度也很快,日本的大安宅船在龜船麵前彷彿行動笨拙的巨獸一般,被無數海龜碰撞撕咬,很快就喪失了戰鬥力。
日軍海上運輸線路被李舜臣卡斷,七月十五日,豐臣秀吉被迫派增田長盛、石田三成、大穀吉隆三奉行下令給仍在北九州集結的各諸侯軍隊,讓他們延期渡海。他這一延期不要緊,前方的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人不由叫苦連天,他們糧草日益不濟,後備兵員又得不到補充,很快就陷入朝鮮義軍的包圍,處處捱打,應接不暇。
十月四日,細川忠興率領兩萬日軍包圍了慶尚道南部被朝鮮軍奪回的晉州。城內隻有三千二百兵馬,城外應援的也隻有兩千義軍,竟然打得兩萬日軍損失慘重,被迫於十日撤圍而退。加藤清正、細川忠興等人因此對石田三成這些呆在後方的奉行恨得牙癢癢的,認為是他們在豐臣秀吉麵前進了讒言,這才導致後援不繼——這一事件,越發加深了豐臣家中文治、武斷兩派的矛盾,並最終導致豐臣氏的滅亡。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1592年七月以後,日軍就已經徹底陷入了朝鮮這個泥沼中無法自拔,小西行長被迫和明朝兵部尚書石星派來的使者沈惟敬接觸,商議和談。沈惟敬本是浙江商人,長年從事對日貿易,講得一口流利的日語,因此才被石星看重,給了他一個神機營遊擊將軍的頭銜,派他入朝談判。
傳說沈惟敬和小西行長經過磋商,議定以大同江為界各自退兵,大同江以東歸日本,以西歸朝鮮——這就相當於把朝鮮三都中除平壤外的兩都,八道中除平安道外的七道,將近五分之四的土地都拱手讓給日本人了。這箇中朝兩國都不會接受的協議,沈惟敬最終冇有通報上去,因為防海禦倭總兵官李如鬆受命統率四萬餘大軍救援朝鮮,他一心主戰,就把沈惟敬扣留在了軍中。
次年就是萬曆二十一年,也即日本的文祿二年(1593年),李如鬆突破了本就防備力很弱的日本北線兵馬,於元月五日殺至平壤城下。當時駐守平壤的日軍乃是小西行長的第一軍,所部一萬五千人,雖是精銳,此刻卻已疲乏不堪。
在宋應昌的建議下,李如鬆猛攻平壤的南、西、北三個方向,留下東路由日軍撤退,但在沿途部下了埋伏,想要一舉殲滅小西行長所部。明朝軍隊中配備有虎蹲炮、佛朗機等重型武器,一聲令下,炮聲震天動地地響起,這是日軍所從來冇有遇見過的——在日本戰國時代,鐵砲本是昂貴的兵器,大筒(大炮)更非尋常諸侯所能購買得起,如此規模的大炮齊鳴,日軍瞬間膽落。
然而終究是在戰國亂世中廝殺出來的軍隊,日本武士人人奮勇,冒著滿天亂飛的炮彈、槍子和箭矢,仍然堅守了整整兩天。激戰中,李如鬆的坐騎被日軍鐵砲擊中斃命,其弟如柏的頭盔也中了一彈。對戰到一月七日,平壤南麵的蘆門首先被明軍攻破,日軍這才全麵崩潰。
且說負責攻打蘆門的乃是去年的敗將祖承訓,他讓部下都打著朝鮮人的旗幟,偽裝成朝鮮官兵。日軍素來輕視朝鮮官兵,因此冇有在蘆門附近部署主力,等到發現那乃是戰鬥力很強的明軍的時候,已經被明軍的火力壓製得抬不起頭來了。隨著蘆門被破,含談、普通、七星等各處城門也被明軍陸續攻克,小西行長被迫於當夜率殘部出城東走。
按照宋應昌的計劃,在日軍東退的沿途佈下了朝鮮伏兵,足以將敗逃的日軍全殲,並且捉住或者打死小西行長。然而因為明軍硬攻平壤城損失很大,李如鬆就臨時把這些伏兵調回來協助進攻,結果小西行長快速渡過結冰的大同江,李如鬆仗著騎兵眾多於後掩殺,卻隻多殺傷了數百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