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夢幻三部曲 ●露梁海戰
-
●露梁海戰
咱們分路來說,首先是西路軍的劉綎,所部兩萬餘人逼近小西行長的營壘,首次進攻就斬敵九十二人。陳璘率領水軍也來協攻,擊沉行長部下艦船百餘艘,打了個大勝仗。然而隨即行長暗派千餘精銳從側翼攻擊明軍,劉綎吃了大虧,朝後敗退,連陳璘受他的連累,也被迫棄舟登岸而走。
東路麻貴所部三萬,殺至蔚山。加藤清正還冇從年初的大戰中緩過勁來,一開始被明軍打得左支右拙,但他隨即假裝退卻,引誘麻貴進入預先佈設了伏兵的空砦,一聲號響,伏兵四起,麻貴也隻好掉頭就逃。
中路董一元打得最好,他所部一萬五千人攻克晉州,隨即乘勝渡過南江,連續取下兩座日砦,直插島津義弘的大本營泗川。經過一番激戰,義弘在泗川構築的城砦也被明軍攻克了,他被迫退到海邊,憑藉新砦艱苦防守。“島津”的發音為“西媽茲”,當時寫作“石曼子”,因為義弘能征善戰,所以中朝軍民都稱其為“鬼石曼子”——這位鬼石曼子,這一日差點就真的變成了明軍刀下之鬼。
島津義弘的新砦三麵臨江,一麵通往陸地,就算這一麵也挖了深深的戰壕,並且灌入海水,可謂是金池湯城一般。此外,砦子周圍的水麵上塞滿了戰船,並且左右各築一砦,名為金海、固城,以為犄角之勢。
十月,董一元對新砦發起了總攻,首先發射大炮打碎砦門,明軍奮勇衝上,拔起周邊的柵欄,眼看就要攻進砦去。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董一元的本營中不慎失火,點著了貯藏的火藥,立刻火光沖天,煙焰騰起。島津義弘抓住這個大好機會,親自領兵衝殺出去,同時固城的援兵也從側翼殺到,明軍大潰,一路逃回晉州。
營中失火雲雲,應該不是董一元戰敗的主要原因,明軍數量本就不如日軍,一開始靠著銳氣連戰連勝,但銳氣是不可能過於持久的,一旦銳氣受挫,同時遭受到正麵和側翼的敵軍兩麵夾擊,董一元就算是千古名將,也很難再挽回敗局了。這就是邢玠三路分兵的弊端,如果隻以兩路牽製敵軍,而將主力聚於一路,尤其是聚於董一元這一路,大概早就把日軍的一部給徹底吃掉了。終究蔚山之敗不是敗在日軍的增援,而是敗在楊鎬的攻勢太緩,明明占有絕對優勢,竟然一連十天都拿不下島山,師老兵鈍,敵人增援一到,自然潰敗——邢玠卻根本冇有意識到這一點。
敗報傳到北京,萬曆皇帝大怒,命令當場斬殺兩名遊擊以正軍法,讓董一元等人戴罪立功——其實董一元本人倒是頗為冤枉的。就在這個時候,福建都禦史金學通過特殊渠道得到了一條驚天動地的情報,他立刻上奏朝廷說:“豐臣秀吉已經去世,各部日軍正打算從朝鮮撤退,如果不趁此機會予以重創,恐怕等其國內穩定後還會再來。”於是明廷立刻下令邢玠火速進兵,不得遲誤。
當年十一月,各路明軍再度南下,果然發現日軍正在陸續上船撤回國內。邢玠急命陳璘等將配合李舜臣的朝鮮水軍遏阻日軍撤退之路,陸軍麻貴等部從後追擊。日軍的原計劃是全都後撤至巨濟島,然後陸續登船回國,然而被中朝水師所阻,退得艱難無比——就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最後的露梁海戰。
當時島津義弘、立花宗茂、宗義智等人率一萬餘兵馬,乘坐艦船五百餘艘,進入連通朝鮮中南部大陸和南海島的海峽——露梁,準備前往增援巨濟島,協助撤離。中朝水軍事先得到情報,於是在此地設伏,先鋒是陳璘的副將鄧子龍。這位鄧子龍年逾七旬,卻性格豪邁,武藝嫻熟,一點也不弱於少年人,他率三钜艦首先對日軍發起進攻,並且親將三百壯士躍入日船,奮勇殺敵,所向披靡。
戰鬥是在十一月十二日午夜時分打響的,正在惡戰的重要關頭,突然友艦誤發火器,點燃了鄧子龍所躍入的日艦,眼看船中火起,李舜臣急忙乘船來救,卻不幸被日軍的流彈打中,慷慨殉國——順便提一句,李舜臣真是死得其所,他如果活到戰後,那個專會自毀長城、鳥儘弓藏的朝鮮李氏王朝,還不知道會怎樣對待他呢!
隨著李舜臣的戰死,老將鄧子龍也終於倒下了。此時陳璘主力艦船已到,副將陳蠶、季金從側翼夾擊,殺得日軍大敗虧輸。島津義弘最後隻率五十艘戰船突圍而去,其餘日艦全被擊沉,兵將死傷大半,殘餘逃到岸上的,也都被從陸路殺來的劉綎等部殲滅。此次援朝抗日戰爭中,可以稱得上真正大捷的,也就隻有李舜臣的鳴梁海戰和這次露梁海戰了,慘勝的平壤大捷等等,根本都排不上號。
戰爭在十二月份正式結束,日軍敗兵陸續突圍遁回國內,小股殘餘藏入乙山,因為崖深道窄,明軍不敢入內搜尋。還是陳璘膽大,半夜潛入佈置好火器,等天亮了槍炮齊發,日軍嚇得落荒而逃,陳璘從後追擊,冇有放走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