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夢幻三部曲 ●優劣分明的佈陣
-
●優劣分明的佈陣
福島正則等將在濃尾平原奮戰的時候,德川家康一直窩在江戶城中不動,他一方麵多次派出使者激勵前線將士,一方麵到處寫信,想從內部分化瓦解西軍。一直等到米野合戰的勝利喜訊傳到江戶,家康才終於揮師西進,於九月十四日趕到了大垣城西北方的赤阪地方,樹起了代表源氏的白旗。
看到家康來到前線,東軍各部士氣高昂,而固守大垣城的西軍陣營則產生了動搖。為了振作士氣,石田三成麾下大將島左近、蒲生鄉舍率領五百兵馬出城,渡過杭瀨川向東軍挑釁。東軍中村、有馬等部衝前迎敵,中了埋伏,連武士帶雜兵被斬殺近兩百人——是為杭瀨川合戰,雖是小規模戰鬥,西軍卻罕見地取得大勝,鼓舞了士氣。
德川家康想要等兒子秀忠所率的本部兵馬到來後再進攻大垣城——因為傳說家康是野戰的高手,攻城戰卻非其所長——然而自東山道進軍的秀忠卻被真田昌幸攔阻在信濃上田城下,遲遲不能趕到美濃。家康無奈之下,打算放棄無意義的對峙,率師突入近江,直薄石田三成的本城佐和山。
然而東軍還冇有開始進發,西軍倒先動了,主力離開大垣,後退到接近近江邊境的關原地方。關原是從美濃進入近江的重要門戶,南北皆為高山,中山道橫亙其中,此外,它還北接北國街道,南接伊勢街道,乃是不得不爭的戰略要衝。
戰爭遷延日久,因為德川家康的威望天下無雙,又擅長耍弄陰謀詭計,所以石田三成發現越來越多的西軍將領與家康暗通款曲。毫無疑問,如果再拖下去,這些傢夥可能會陸續投向東軍陣營。因此三成退出大垣,占據關原要衝,吸引東軍前來主力決戰,他希望經此一仗打勝,可以改變人心向背,進而改變整個天下大勢。
西軍在關原地區的基本配置如下——
駐紮在東山道略微往北的名為“南天滿山”的台地上,作為西軍陣列核心的乃是備前大名、“五大老”之一的宇喜多秀家,所部一萬七千強。駐在宇喜多軍側後方,擔任保護和輔佐作用的有大穀吉繼所部四千人,戶田重政、平塚為廣共一千五百人。
宇喜多軍往北是小西行長四千人和島津入道惟新齋(義弘)一千六百人。石田三成和豐臣氏部分直屬家臣駐紮在更北麵的小關村笹尾山,共約七千之眾。
位於中山道南方的有赤座直保、小川祐忠、朽木元綱、脅阪安治四位小大名的部隊,由西北向東南方向一字排開,總兵力為四千餘。更往南方的鬆尾山上還屯紮著築前大名小早川秀秋的一萬五千人。
就西軍的主要部署來看,是以中山道為中心,以笹尾山和鬆尾山為兩翼,中間略往後收縮,左右毫無顧忌地展開,如同一隻展翅高飛的大鳥——是為鶴翼之陣。西軍所部大多駐紮在山上,在其陣前,也就是正東方,有一片相對平緩的開闊地,中山道在此連接北國街道和伊勢街道,好象一個巨大的十字路口。按照石田三成的規劃,這個十字路口就是東軍葬身之處。
西軍全體部署到位是在九月十五日的淩晨四時左右,而實際上東軍先鋒在兩個小時以前就已經陸續邁入戰場了。搶了一個大早的當然就是猛將福島正則,他在一片名叫“關之明神”的小樹林中紮下所部六千兵馬,正當宇喜多秀家統率的西軍中央本隊。隨後跟進的是田中吉政、黑田長政、細川忠興、加藤嘉明、筒井定次等部近兩萬人,排列在福島軍的北麵,朝向石田三成所部,以及京極高知、寺澤廣高、藤堂高虎三部近八千人,排列在福島軍南麵,以保障側翼安全。
上述為東軍的第一隊陣列,第二隊則包括古田重勝、織田有樂齋、金森長近、生駒一正等四千餘人,排在北側陣列之後。此外,還有本多忠勝五百人,井伊直政和鬆平忠吉共六千六百人,分彆安插在南北陣列中——這都是家康的直屬部下,忠吉更直接是家康的兒子,他們的作用其實等同於監軍。
前軍開入十字路口,作為主將的德川家康當然不能不緊緊跟上——在通訊條件不發達的當時,主將距離前軍太遠則必然造成訊息閉塞和傳令滯後。於是家康選擇了距離福島軍不到兩公裡的桃配山紮下三萬主力。桃配山緊貼著中山道,位於道南,選擇此處作為本陣,可見家康的野戰經驗實在豐富,見識非常卓越。
然而,可怕的事情就在此時發生了。德川家康就算有通天徹地之能,有一個因素卻很可能毀掉他全盤戰略部署,那就是——這本是對方的主場!西軍早就在關原附近地區駐紮下了兵馬,整體佈局已經經過數日的反覆研究和檢討,而相對的,東軍的部署則相對倉促,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桃配山隻是一個小小的山包,在其東南有一座高峰,名叫南宮山,來自伊勢的大隊西軍其實早在八天前就已經進駐南宮山東麓了,本意是策應固守大垣城的石田三成所部,而既然三成說要在關原與東軍一較短長,那麼這些部隊也就樂得不挪窩,依舊在中山道南麵的山坡上嚴陣待敵。
這些部隊實力非弱,包括吉川廣家(吉川元春的三男)的三千人、毛利家外交僧安國寺惠瓊的一千八百人、“五奉行”之一長束正家的一千五百人、土佐大名長宗我部盛親的六千六百人,最南麵還駐紮著毛利氏前線總大將毛利秀元(輝元族弟)的一萬餘眾。
這纔是鶴翼陣的真正右翅!
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其時正居留在大阪城內,他本來想勸說澱姬抱著豐臣秀賴前往石田三成的本城佐和山,然後即可在關原前線樹立起豐臣氏的黃金馬標。東、西兩軍皆以維護豐臣氏的一統天下,討伐叛逆為號召,如果秀賴的馬標可以出現在西軍陣列之後,則西軍所擁有的大義名份就理所當然地徹底壓倒了東軍,可預料的,福島正則等豐臣氏家臣起家的大名將收束鎧甲武器,轉身撤離戰場——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不敢與主家正麵對戰的,否則將聲名掃地,萬劫不複。
然而澱姬卻以秀賴年齡太小,又是豐臣氏一門總領、天下人,不能擅離大阪為名,打碎了毛利輝元的如意算盤。輝元隻好留在大阪城中繼續勸說,無法趕到關原戰場,前線軍事就都交給了族弟秀元指揮。
為了防備這支駐紮在南宮山麓,以毛利軍為主力的三萬兵馬,德川家康被迫派有馬豐氏九百人、山內一豐兩千人、淺野幸長六千五百人,以及池田輝政四千五百人,延中山道從西向東一字排開,麵朝南方,以保障本陣的側翼——東軍的前線兵力因此更為薄弱。
據說兩百餘年後的明治時期,日本陸軍聘請德**事專家米切爾少校擔當顧問,這位少校在日本看到了關原佈陣的形勢圖,當下毫不猶豫地說道:“此戰,西軍必勝!”無論古代還是近現代的戰爭,占領製高點則可掌握戰爭的主動權,這是不會改變的基本法則,此時中山道附近的製高點基本都落在西軍手中,東軍主力則侷促在平原緩坡之上,西、南兩麵都是敵方大軍,處於被半包圍的態勢中。如此優劣分明的佈陣態勢,任何有軍事常識的人都會第一時間就得出和米切爾相同的判斷來的吧。
“西軍必勝!”在戰鬥打響的前一刻,料想石田三成心中應該也迴響著同樣的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