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夢幻三部曲 ●千葉和宇都宮
-
●千葉和宇都宮
後北條氏從早雲開始一直到氏政,夢寐以求的就是建立關八州獨立王國,然而他們雖然最終製霸關東地區,卻並冇能把林林總總的大小勢力全都吞下,真正將國人收為家臣,完成一元化統治的,大概隻有伊豆、相模和武藏南部地區而已。其餘各地的割據勢力,隻是名義上奉北條氏為盟主,一旦出現了強大的外部壓力,立刻就會陣前倒戈。上杉謙信數次關東出陣,這些勢力就都在越、相間來回搖擺,為了家族的延續,什麼信義、誓約,全都可以棄之不顧。
當時關東地區存活下來的較大勢力,除後北條氏外,還有上總的裡見、下總的千葉、常陸的佐竹、下野的宇都宮,等等。裡見氏咱們已經介紹過了,下麵先來說說割據下總的千葉氏。
千葉氏本是平的名門,祖先因為居住在下總千葉莊而以千葉為苗字。源平合戰的時候,源賴朝在石橋山戰敗,渡海逃到安房,聚攏了房總各地的豪族,這才得以捲土重來。這些房總親源氏的豪族中,就包括千葉氏的千葉介常胤。源賴朝非常器重千葉常胤,平常都尊稱他為“師父”。鎌倉幕府建立後,千葉氏成為幕府有力禦家人,世襲下總守護之職。
時代變遷,包括建武新政、足利尊氏的反亂、“觀應之亂”,以及關東地區的數度變亂,千葉氏左右逢源,一直存活到戰國時代。康正元年(1455年)六月,關東管領上杉房顯和幕府聯兵進攻在鎌倉府的關東將軍足利成氏,在支援上杉房顯還是支援足利成氏的問題上,千葉家臣分為兩派,重臣圓城寺尚任傾向於上杉氏,原胤房則暗通足利成氏,導致家中分裂。
就在當年,原胤房率軍襲擊千葉城,偏向於圓城寺一派的千葉家督胤直及其子胤宣倉惶出逃。原胤房窮追不捨,千葉父子被迫自殺——千葉氏的嫡流至此斷絕。戰國中後期割據下總的千葉氏,乃是千葉支族、馬加城主千葉康胤的後裔,康胤是胤直的親叔父。
第一次國府台合戰,千葉氏當主昌胤站在後北條氏一方,英勇奮戰。其後北條氏康把女兒嫁給了千葉昌胤的兒子利胤,並且生下一子,取名親胤。據說千葉親胤為人傲慢放縱,結果被家臣弑殺,家督之位落到了他的叔父千葉胤富手中。
千葉胤富氣度恢宏,一度使千葉氏衰退的勢力有所回覆。然而時勢使然,大廈將傾,終究是無法獨立支撐的,下總的裡見氏屢屢北侵,千葉胤富以後北條氏為靠山頑強抵抗,雖然最終擊退了裡見氏,然而經過長年的戰爭,千葉氏麾下重臣原氏、高城氏等家族卻都逐一被盟友吃掉,變成了後北條氏的直屬大名。下總名門千葉氏,最終被綁在後北條氏的戰車上,一起走向滅亡。
至於宇都宮氏,來源不詳,分支也很多,鎌倉初期,家族成員曾擔任過豐後守護和下野二荒神社的“檢校職”——這是一個神職。到了室町幕府時代,下野宇都宮與佐竹、小山等豪族並稱“關東八家”。
室町中期,宇都宮氏和小山氏發生衝突,當主宇都宮基綱在康曆二年(1380年)的裳原合戰中被小山義政殺死。關東將軍足利氏滿下達了義政追討令,關東八國豪族齊集武藏村岡,以泰山壓卵之勢擊滅了小山義政——是為“小山義政之亂”。
繼承戰歿的宇都宮基綱為一門總領的乃是其子滿綱,滿綱無子,以婿養子持綱為嗣,持綱於應永二十九年(1422年)因為反對關東將軍足利持氏而被追討,最終身首異處。他的兒子宇都宮等綱時年四歲,被家臣保護著流浪諸國,成年後纔回歸下野,並於“結城合戰”中跟隨幕府方大將上杉清方奮戰,終於使得家族安穩下來。
不過宇都宮等綱後來和關東將軍足利成氏不睦,再度遭到追討,其子明綱傾向成氏,逼迫父親退位,自己繼承一門總領。明綱傳位其弟正綱,正綱娶了佐竹家的小姐,生下兒子成綱,這位成綱,可謂宇都宮家一代英主。且說宇都宮正綱本為重臣芳賀氏的養子,成綱繼位時年僅十五歲,就依靠叔父芳賀高益的輔佐,整頓家臣團,結好佐竹氏和岩城氏,與下野的有力豪族那須氏相對抗,勢力大為擴展。
後來佐竹氏、岩城氏與宇都宮氏反目,聯合那須氏共同殺入宇都宮領。此時那須氏已經分裂為二,宇都宮成綱就暗中策反了南那須氏,然後於“小川繩釣合戰”中大破佐竹、岩城聯軍,斬首竟達五千級!可惜成綱不久後就去世了,其子忠綱被叔父興綱所弒,興綱又於天文五年(1536年)被家臣芳賀高經所殺,宇都宮氏就此衰弱。
芳賀高經擁立宇都宮興綱的兒子尚綱為一門總領,尚綱隨即又攻滅芳賀高經。天文十八年(1549年)十月,宇都宮尚綱出動兩千五百兵馬進攻“那須七黨”的喜連川城,結果遭敵背後突襲,死於戰陣之中——宇都宮氏複興的希望就此徹底破滅了。尚綱的兒子廣綱年僅六歲,在芳賀高定的輔佐下勉強維持家業不墮,並且聯合上杉謙信,堪堪擋住後北條氏的北侵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