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134章 牙
胤祚這幾天有些忙,康熙允了研製西洋藥的事,在養心殿弄了個專門的造辦處管這個。
來自各地的西洋傳教士都聚在那裡,每日裡就是討論藥方。
西藥製作實在不容易,一堆事情要辦。
不是簡簡單單的拿了西方的藥方就萬事大吉了,中西方藥材名稱、質地有差異,這是萬萬馬虎不得的,弄錯了可是要人命的東西。
何況這是給皇家用的,更是小心謹慎。
胤祚對這事很是關注,康熙便由著他在養心殿跟著一起,反正不讓他去,胤祚也會想儘了辦法來軟硬泡磨,還不如有什麼事一開始就答應了。
康熙已經有了十分的經驗。
所以,現在經常能看著一個小阿哥混跡在一群高大的傳教士和太醫裡。
康熙已寫信給法國國王詢問製藥和服藥方法,並要求送來全部西洋藥品和草本植物標本。
這可比自己悶著頭研究快多了,也能加快研製的速度。
那些藥品遠渡重洋而來的時候,還附有大清和西方的不同稱呼便於對照。
胤祚對此熱情高漲,很是希望能大有作為。
現在還剛剛開始研製,他也知道不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
看著傳教士們一一選取藥材,拿著他們仔細的辨認和比對,胤祚就堅定要好好學外語。
有用嘛。
他多學一點,就便於太醫們和傳教士交流,就能加快製藥的進度。
現在的研製,還是選用名貴的藥材,這些東西製出來肯定是先供皇室使用。
胤祚是建議先研製些抵抗風寒,還有治療心臟疾病、頭暈昏迷、氣虛煩躁什麼的藥物,化痰降熱、舒心助眠、和胃補氣的也重要。
這都是常用的。
胤祚惦記著太皇太後年紀大了,若多有些藥性和緩的,能滋養身體,讓老人家好好的,那很重要。
而且,治風寒發熱的也是必備,看看有多少小孩子因為一場風寒丟了性命。
這退熱的藥物研製好了,在宮裡廣泛使用,他可以慢慢的找更容易種植更便宜好得的大眾藥材,專門為宮外的百姓弄些這種藥物來。
發熱不致命了,就能有更多的孩子活下來,夭折率也會有所下降。
至於康熙同不同意他將心力耗費在此,胤祚也心裡有些打算。
新生兒夭折率下降了,自然將來能有更多的勞動力,就有更多人去開墾土地種植莊稼,更多人去參軍入伍,還有很多很多,況且很多成年人還因為發熱喪命呢,人口本來就是朝代發展的重要一項。
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服汗阿瑪的理由嗎?
胤祚相信給他更多的時間,他能將理由編的更加完善。
管汗阿瑪是因為什麼原因答應他去製這個藥呢,能用到外麵百姓身上就很好了。
胤祚眨眨眼,在這個時代,發熱太可怕了。
他有多少兄弟姐妹就是這麼去了的。
而且,加快研製,萬一九妹妹生病了,額娘生病了,也有藥可用。
以後用處可多的嘞。
胤祚表示,汗阿瑪若是說國庫要用銀子的地方多,不能撥太多款在這製藥上,他也可以將自己的份例拿一部分在這上麵嘛。
他現在用不了這麼多,能做些貢獻也是好的。
但他這想法跟胤禔一說,就被他一敲腦袋。
「想法是好,就是太天真!」
「你這麼做,可就把公私混在一起了,真弄起來是個麻煩事,最好不要開這個頭。」
胤祚早習慣和他大哥商量事情,見狀便問:
「那可如何是好?」
胤禔看這傻弟弟一眼,輕哼一聲。
「你就這麼和汗阿瑪去說,汗阿瑪肯定感動,到時候我再去多說說這件事,說你難得對個事情這麼上心,汗阿瑪的性子肯定不會用你的銀子,看著你有這份心,總是會多撥款的。」
胤祚張大了嘴,「啊?」一聲。
「啊什麼啊!就不能用你的銀子,彆再問些為什麼,你大哥可害不了你。」
胤禔揮揮手,將胤祚的腦袋一摸,溜圓。
「看著腦門不錯,怎麼就是個傻的,直莽莽的,看來是太子把你教的不好,我就說吧,唉……可惜大哥要從上書房畢業了,等你回去也沒法再帶著你了。」
胤禔憂心忡忡,「看你這傻樣子,彆在上書房裡被他們耍的團團轉,也就大哥對你掏心掏肺,看其他那幾個,肚子裡可都一包壞水。」
胤禔越想心裡越難受,竟是唉聲歎氣起來。
「老三裝的正人君子,其實啊,整天跟在太子後頭,誰不知道他想乾什麼?想當個狗腿子,當狗腿子的,做什麼假把式!」
胤禔一罵,「老四也是,什麼脾氣,陰晴不定,沒人愛慣著他那臭脾氣。」
「還有老五,我就不想說,多大個人了,天天躲在瑪嬤懷裡,我額娘宮裡那個小八,看著都比他機靈。」
胤禔點評一番,照例給胤祚說,「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你到時候彆被他們賣了,還給他們數銀子。」
「你底下那幾個小的也是,你也彆管他們,他們過得如何關我們兄弟何事,自己沒本事。」
胤禔搭著腿,放鬆坐著。
胤祚隻乖乖應是,「還是大哥靠譜,自小我就知道,大哥是最疼我的。」
胤禔感動一點頭,眼角一抹晶瑩,那可不。
一抹臉,胤禔看著胤祚那顆晃蕩的牙。
「怎麼還在那待著?」
胤祚不明所以,「什麼?」
胤禔手一指,「那!」
他那個年紀的時候,換牙那牙快掉了,就一狠心將它拽下來,他可是巴圖魯,從來不喊疼的。
那時候太子小他兩歲,掉牙比他晚,胤禔怕人笑話,尤其是太子笑話,可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這麼想著,胤禔看向胤祚,「沒人因為這事笑你吧?」
他合理懷疑。
「沒有的。」
胤禔一扶胤祚後背,「這事可不丟人,若有誰敢笑你,哥哥饒不了他。」
可彆因為某些不長舌頭的人的話,給六弟心裡留下點什麼創傷。
沒看老三,當年剛回宮的時候跟個悶嘴葫蘆似的,因為啥?
以前雖在宮外養著,但他們在宮裡宴會上也會碰麵,老三那時候還有些話多的煩人呢,結巴又不是一天兩天了。
哪能一回來就轉了性子。
雖有些彆的原因,但還是怪多嘴的人太多唄。
要不鐘粹宮那邊血流一片……
他出手可比那些後妃狠多了。
可彆讓他抓住有這些不長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