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323章 行宮探病
就這麼通了幾回信,胤祚在宮裡日子過的也算有條不紊,數著日子盼康熙回來。
應汗阿瑪的要求,胤祚時不時寄幾件自己的衣裳過去,沒辦法,這叫睹物懷人,胤祚雖有些不解,可想著太子哥哥也要寄,他就明白了。
汗阿瑪常規操作,又想兒子了,聊以慰藉,小事小事。
胤祚聽著各路訊息,說前頭進展不錯,心稍安了些,可沒安生幾日,就有人快馬加鞭的送了訊息來。
胤祚還在床上躺著未起呢,被小南子從床上薅了起來,可是懵。
不是,小南子什麼時候這麼大膽了?
這個時辰,胤祚眯著眼,不至於吧。
「爺,爺,大事不好了。」
小南子語氣滿是惶恐,還帶著哭腔。
「六爺,您快起吧,宮外頭來了信,說讓您,太子爺還有三爺一道,立刻收拾了出宮去。」
出宮?
胤祚腦袋昏沉,撐著身子坐了起來。
「什麼出宮,這不是……」
幾句話的功夫,一時也說不清楚。
小南子看著胤祚清醒了些,才壓低了聲音,湊到他耳邊說:
「爺,說是萬歲爺不好了,讓幾位爺趕快去。」
轟隆!
胤祚隻感覺整個腦袋像被劈開了似的,頭痛欲裂,耳鳴不止。
「什麼?」
胤祚差點從床上摔下去,被這麼一拌,也沒像以前那樣喊痛,隻渾渾噩噩的隨便扯了衣服來,撐著身子,拖拉著兩條腿,急切的往門外去。
怎麼就不好了,汗阿瑪信裡也沒說……
不對,這信一來一回就需要幾日,這麼個時間差,突然病起來,這病來的急也是可能的。
胤祚想著臨走前康熙看著有些鼻塞咳嗽,烏鴉嘴,烏鴉嘴,真是好的不來壞的來,胤祚難受的拍了自己嘴一下,怎麼就一語成讖。
胤祚急的路上磕了好幾下,他站不直身子,隻試著渾身無力,直直的往地上趴。
他看著周圍,隻覺得陌生極了,好像不是他生活了十多年的紫禁城,隻覺得困在一個霧濛濛的地方,明明什麼都看得清楚,卻總覺得空蕩蕩的,白茫茫一片,什麼都碰不到,踩也踩不實。
小南子看胤祚這個樣子,嚇得魂不守舍,和幾個宮人們跟在他後頭,就怕阿哥有個好歹。
好在有人趕忙著去報告了太子,胤礽收拾好了帶人趕來,正正好看著一臉茫然的胤祚。
胤礽麵上倒是沒有什麼痛色,隻看著胤祚這樣才變得心痛起來。
他看著胤祚都神誌不清了,不知怎的就想起他小時候,他可承受不住再一次,這孩子不會又有了那症狀。
胤礽忙摟住胤祚,安撫他發抖的四肢,來往的宮人們都看得清楚,六阿哥這是……他們噤若寒蟬,恨不得遠遠的就避開。
可汗阿瑪這事情耽誤不得,必須要儘快趕路,胤礽看著胤祚的樣子,皺起眉。
六弟這樣子怎麼使得?萬一路上再有什麼好歹,他真是恨不得跟著一道去了。
可汗阿瑪那……胤礽猶豫不決,隻能開口試探問道:
「六弟,這回,你身體能撐住嗎?要不咱就……」
「我要去的。」
胤祚低聲說了句,斬釘截鐵。
胤礽看他那樣子,知道他的決心,也不多餘說什麼話去勸,隻吩咐了下去。
「給六阿哥的馬車安排的再仔細些,算了,就和孤一起乘車。」
胤礽還是放心不下。
這麼套了車,兄弟三人急忙忙的出宮,一路暢行無阻。
胤祉單獨一輛馬車,他不似平常冷淡的樣子,一雙眼盈著熱淚,滿臉焦急。
胤祚在路上先是痛的認不得人了,隻含含糊糊的喊汗阿瑪,聽得胤礽心慌意亂,死死抱著他不撒手。
後來還好些,慢慢的平靜下來,隻咬著牙啜泣,可這麼胡亂咬著,嘴唇被他咬的鮮血淋漓。
胤礽抱著他,身上也被蹭的淩亂,急得雙目通紅。
一路上停也不停,風馳電掣,換了好幾匹馬拉車。
胤祚狀態好些了,三人騎馬上路,加快了速度。
這麼一路趕到了古魯富爾堅嘉渾噶山行宮,外頭層層盤查,重兵把守,一看到那馬車,知道是太子來了,才鬆了口氣。
梁九功早就在屋外頭等著了,千盼萬盼的,終於看到了那三個身影。
呼~他剛鬆了半口氣,剩下的半口卡在嗓子眼裡。
長生天,六阿哥怎麼成這個樣子了?
隻見胤祚衣裳穿得亂,還有不少磕出的印子,辮子散了一半,整個人是一點形象都無了,唇無血色,隻有斑駁的咬痕。
剩下兩位阿哥……梁九功瞄了一眼,就收回了視線。
「幾位爺,快進去吧,萬歲爺在裡頭等著。」
胤祉淚流不止,胤祚到了跟前,卻不敢去看,胤礽是最平靜的,麵上沒什麼表情。
這麼一道進去。
胤祉撲倒在地,嚎啕大哭,形容狼狽。
胤祚更是昏天暗地,差點昏厥在地上,胤礽一路上擔心胤祚,眼眶還是紅的,裡麵布滿了紅血絲,本來冷淡的麵色一變,抿著嘴,眉宇間顯露出擔心。
康熙看著三個兒子的表現,他本是對太子表現一驚,心裡隱隱升起不快,可看著胤祚那樣子,他急得想下床去。
奈何身子沒好全。
他傳信去的時候,正病的厲害,才急招兒子們過來,這會兒緩過了勁兒來,慢慢的開始好了,就帶了些彆的心思,也瞧瞧他們的表現。
可見太子表情淡漠,胤祉倒是有孝心,但胤祚……康熙打了個哆嗦,手抖著,「胤祚這是?」
胤礽正攬著胤祚,沒有說話,胤祉嗚咽著答道:
「六弟得了訊息,接受不得,像是魘住了,似的,一時竟,神誌不清,這一路上,沒個安穩,撐著身子硬是來了,想必是見了汗阿瑪,病的重,心急之下氣血攻心。」
胤祉爬到胤祚身邊,去摸他的臉。
康熙嚇得不輕,掀了被子要下床,他沒被這個坎絆住,倒是要攔他的兒子了。
這麼想著康熙更是怕,一時胡思亂想,竟是不知怎的就覺著——不會是兒子替他擔了孽債,他這急病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