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393章 小宴(下)
一場宴席,費揚古和愛新覺羅氏主要留給他們孩子自己說話。
他們倆大人倒是成了配角。
費揚古像是頭一次看見自己這個二兒子似的,富昌能說會道,雖不是他看重的那一板一眼,規矩謹慎,卻也和王爺相處的很好。
看榮親王用了好幾道他推薦的菜,席上也一直和他說笑。
費揚古這幾年總是覺得兒子變得有些跳脫,心裡有些不安。
他看重的是忠孝在心,謹慎行事,為人坦蕩,簡樸肅穆。
這個兒子一開始確實是這麼長的,隻是更長袖善舞一點,他覺得這也不錯,畢竟長子性子剛直,次子如此,兩人也能相互配合。
可是吧,這孩子的走向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往不歸路上跑了。
越來越跳脫,越來越放縱,眼看著徹底不受控,要把韁繩給扯斷,像一匹瘋馬,不知道撞到哪個牆上去了。
今日竟敢瞞著他偷偷帶著阿哥進府來,也不知道到底要乾些什麼。
但這就是不合規矩!
小心駛得萬年船,他在朝堂多年,最是明白這個道理,謹慎,謙恭,不那麼出挑。
但是現在,費揚古看著笑得那麼高興,和榮親王倆人都快靠在一塊的富昌,心中更是猶疑。
難道是他平時管的太嚴,約束的太狠?
才讓這孩子物極必反了。
胤祚和費揚古客套幾句,就專注用膳說笑了。
就是這麼說的嘛,他們「孩子」的主場。
胤祚也不客氣,他也不需要去客氣,他太客氣了隻會讓人誠惶誠恐,讓人心生不安。
畢竟,他是榮親王……
這個身份和人相交,福兮禍兮,有利有弊。
胤祚歎息一聲。
看著他旁邊興致勃勃的富昌,唉,又帶偏一個。
不過這小子真不錯,就不知道能不能往他的心腹培養。
但這以後算是四哥的人吧,他這麼和四哥搶人,不太好。
可是,真的很對他的胃口誒。
唔,可用可用,可以用。
迄今為止,他的狐朋狗友不少,能用的關係也不少,但被他發展為心腹的,真正能湊在他身邊的,卻少之又少。
這是很難得的事情,畢竟有能力又和他性格合得來,缺一不可。
當然,實在缺人,性格可以放一放,比如技術工。
但說實話,性格合不來真的很痛苦啊!
真正成為心腹還不是一時半會,必須要經過多年考察,多方印證。
富昌這都合格了。
他現在想法不少,也想為大清做出些改變,畢竟大清的子民供養了他,大清的土地哺育了他,紫禁城是他的家,胤祚自然要將它建設的越來越好。
這樣啊,他的家越來越好,他的國越來越好,他才能越來越好。
他早不能脫離這個時代,早不能獨善其身。
如此一來,人手就是個問題,而且還能按他想的去做,就更是個問題。
他要廣納人才,不拘一格。
但主要就是學醫的,乾工程的,擅長打交道的。
還有對口西洋的專業人才,這個比較難找,現在就兩個——他和他九弟胤禟。
胤禟小霸王,可是個聰明蛋。
學外語很快的,拉丁文可會了。
胤?就懶得不願學,他是啥也不願學。
胤禩也很不錯,長袖善舞,八麵玲瓏,這是優點啊!
多好的外交官,以後去理藩院吧。
這些都還早,胤祚先不想,真是一想就容易想遠,就容易發散思維。
還是富昌,胤祚目光柔和,他可是禮賢下士。
富昌絲毫不覺,他已經沉浸在與阿瑪對抗中無法自拔了,這會兒心裡甜滋滋的,隻覺得就算接下來上「家法」也沒什麼了。
夠本,讓阿瑪吃癟,狗仗人勢,狐假虎威,嗐,前所未有。
富昌樂嗬嗬的看著妹妹,暗戳戳的多讓妹妹說幾句話。
他現在寵辱偕忘,什麼都不知道了。
純粹的快樂湧上心頭,讓他的頭腦發昏,眼中空空。
胤祚笑著和富昌兩個弟弟說話,富昌大哥不在府中,倒是沒見這個富昌口中的「大阿瑪」。
富存說話很少,幾乎隻有哥哥點到他才會主動開口,最小的那個倒是活潑些,但實在年幼,說不上幾句話。那仁好得多,比起老三善言,從容不迫。
和胤祚說話也很有分寸,不過分親密,卻也不讓人覺得生疏。
談論起什麼話題,從不去窺探胤祚想法。
這是很聰明,也很難得的,畢竟很多人與胤祚相交,都想知道點他的想法,藉此多得到些訊息,想多瞭解宮裡的風向,甚至知道萬歲爺的意思。
這位波瀾不驚,這個年歲很難得了。
胤祚心裡暗暗點頭。
回去告訴四哥,也是讓人欣慰。
汗阿瑪還挺瞭解四哥的,找個情緒穩定的,和四哥這汗阿瑪說了好幾次陰晴不定的,正互補,不會吵架。
這麼說,胤祚嘴一歪,差點嗆到自己。
汗阿瑪,真是瞭解兒子們,你看看,大哥大嫂不用說,大哥真喜歡,倆人性格真合適,三哥,三嫂也是他喜歡的型別,四哥,四嫂也很適合他。
花心思了啊,汗阿瑪,真是操心的老父親呢。
胤祚心裡嘎嘎樂。
那仁一句沒提四阿哥如何,也沒問德妃喜愛什麼,胤祚看她這樣,還主動提點了幾下。
「這婚事定下來,完婚還要幾年,教養嬤嬤來府裡教規矩,嫂嫂學著辛苦,額娘說起此事,也是心疼。」
啊,這就是說德妃對這婚事還算滿意,不用擔心為難了。
畢竟,倆兒子,兒媳人選……榮妃和德妃都是四妃,這次榮妃是壓她一頭,婆母因此不滿也是有的。
隻不過德妃沒這麼些心思。
德妃還巴不得這兒子趕快娶個福晉,讓福晉好好掰一掰胤禛的性子,看大阿哥,以前也是天天和惠妃嗆聲,延禧宮沒個安生日子的,娶了伊爾根覺羅氏,大阿哥也有人管了,能聽懂人話了,和惠妃,有伊爾根覺羅氏這個中間人了。
反正惠妃輕鬆多了。
娶福晉就不一樣了,從胤禔那邊看是這樣,大阿哥那麼難纏一兒子都行,沒道理胤禛不行。
德妃也想有個這樣的兒媳婦,讓她彆心累。
聽說烏拉那拉氏的女兒秀外慧中,她算是很滿意的。
彆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大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