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455章 昭莫多
他父親是前明降將,耳清目明,很是識時務,他……他自覺沒有父親敏銳,可仗著一身武藝,也算數得上名的悍將。
可再是悍勇,再怎麼能爭善戰,他年紀不小,他年近古稀,兒子卻幼,不過十歲,不得不打算啊。
武將之家,他去後,兒子怎麼撐起門楣呢?年輕尚不能立功,軍功斷代,兵權就會被瓜分一空。
等到那孩子長成,一切早如過眼雲煙,還不知再有沒有用武之地。
胤祚似笑非笑,他自是明白孫思克的意思,「將軍真是謬讚,小子年輕,愧不敢當此言,不過是按部就班,循舊例而已。」
這麼謙虛幾句,沒直接應承下來,卻也態度尚可,不直接拒絕。
不答應,不拒絕,就主打一個模棱兩可,怎麼理解都是你的事。
反正不是他要求的,意會到了什麼?唔,不知道哇,他沒說過,誰知道將軍會這麼理解呢?
漢臣,還是謹慎打交道吧,還是實權重臣,武將……
裝傻,也是一門政治藝術。
看胤祚這麼謙虛,並不想多言此事,孫思克也順勢轉了話題,他為人清正,多年戰功赫赫,實在沒法厚著臉皮如何,要不這次看著這親王尚可來往,心裡實在掛念著小兒,也不會開這個口。
剛直了半輩子,沒法一刻鐘就變得巧舌如簧。
不過,他已經這個年紀,怕這是最後一次上戰場指揮這麼大的戰役了。
等回了他的駐紮地,更是沒機會再接觸這些阿哥。
「王爺說的對,加速行軍,與前鋒營會合,在——」
說起正事,孫思克摒除雜念。
地圖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孫思克早將地圖印在了腦子裡,他伸手一指,粗糙的手落在那處——
昭莫多!
孫思克手指劃過地圖,向胤祚一一講解所經各地,也是有意多教他些軍事上的事。
「此地易守難攻。」
不等孫思克詳細解釋,胤祚就脫口而出,都不用怎麼動腦子。
為什麼呢?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地利何其重要。
問為什麼要在這打仗,或者什麼的,總是要填上個易守難攻的理由。
此地地勢險要,乃兵家必爭之地,還是咽喉要道,加一句自古以來。
這就是標準的籠統回答了。
或者說要寫文章,涉及軍事,總能以此話多言幾句。
「不錯!」
孫思克欣慰的點點頭,倒是比剛才恭維的時候高興,也顯得真誠多了。
「此地河穀狹窄,騎兵難襲,山高多林,便於隱藏……」
孫思克捋著胡須,慢慢道來,此地地形,可設伏擊。
又有天然屏障,以山為障,可護清軍。
胤祚連連讚歎,直說地方選的好。
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長帶兵,如今隨著費揚古和孫思克學了這些,不過是些三腳貓功夫,才粗淺的懂了些,在上書房學的那些,是紙上談兵。
真和現實對應起來。
他那點東西對上懂行的人不夠看。
他本人,若是真將大軍重任押於他一身,是會很擔憂的,那麼多條人命,勝負決定國運,他往深裡想想就覺得渾身顫抖,不敢擔此事。
他可以安撫將士,可以配合將軍,可以臨危不懼,可以勇猛殺敵,也可以投機取勝,但是……卻不敢指揮全域性。
將才難得,帥才更難得,他覺得……胤祚覺得,自己都不是。
胤祚瞥向孫思克認真的臉,他麵容嚴肅,皺紋都緊繃起來,皸裂的手點過一處處,順著地圖給胤祚講。
胤祚耳朵提著,就不由自主的分了三分神——孫思克是個能將,他有魄力,也有能力。
胤祚想了想,他和孫思克不一樣,讓他做這樣的決定,除非是萬不得已的地步,他……
他不適合帶兵吧……
他有些怕,怕自己的決定會致萬軍於不負,牽一發而動全身。
水糧的問題不再火燒眉頭,他纔想起這些。
胤祚有些迫切的想見到大哥,大哥……有大哥在就好了。
孫思克看胤祚的樣子,滿意的點點頭,想了想,又搜腸刮肚誇了幾句他覺得皇子愛聽的。
他要多爭取纔是。
胤祚將孫思克講的都記下,輕聲問了一句。
「可是要先和先鋒營他們彙合,不知還需幾日?」
孫思克沉吟片刻,「趕路仍需時日,怕是要到昭莫多再見。索性有費揚古主帥帶著,纔可安心。」
他對費揚古很是敬佩,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費揚古之才,孫思克是服氣的。
一路上的各種難題,費揚古都做出了最合適的安排,決策無一處可質疑。
孫思克長歎一聲,「老驥伏櫪,誌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今我雖老,卻仍可征戰沙場,是老夫的幸事。」
他抬首望前,看著麵前的胤祚,沒做什麼逾矩之舉,卻也是心有感念。
半生戎馬,後生可畏呀。
想起那位表現不俗的大阿哥,還有跟在他身邊的榮親王,又聯想到家中孩子,孫思克難得如此感傷。
一時傷感,轉瞬即逝。
取水整頓,這泉眼小,要耗費不少時間,孫思克命令將士們各儲水一囊袋,再喂飽馬匹,立刻出發。
兵貴神速,不能再耽擱下去。
胤祚卻一直憂心中路軍那邊的情況,汗阿瑪之前來信,中路軍和準噶爾怕是會在克魯倫河那對上。
準噶爾是個厲害的敵人,在蒙古來勢洶洶,不可小覷。
有一統蒙古之心。
兩軍戰況,事關重大。
他汗阿瑪和幾個兄弟都會與準噶爾相逢,也不知戰況會如何。
帶著這麼個心情,胤祚每夜都睡不著,夜不能寐一詞,可是深有體會了。
他終日思索——
這場仗,關係太多了。
事無絕對,非人眼可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