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469章 操心老爹康熙
太陽西斜,不等晚飯的點,胤祚就往乾清宮趕。
卡著點兒可不行,咱們要提前點,顯得有誠意,胤祚默唸。
他汗阿瑪,可是個很注重細節的人。
一點點的不上心,一丟丟的瑕疵,可能就讓老父親心裡不痛快好久。
不過沒關係,他可是細節阿哥,不,細節親王。
胤祚美滋滋的誇自己幾句。
不知道這會兒五哥走了沒有?要是五哥也在,說不定還可以留下一起呢。
胤祚想著他五哥,唉,真不容易呀,這麼風塵仆仆趕回來,累的夠嗆,還沒空給皇瑪嬤還有宜妃娘娘請安,要趕忙的在汗阿瑪那提心吊膽。
還是餓著肚子提心吊膽,肚子叫著,心也緊著。
身上累,心更累,五哥,大忙人啊。
這麼邁進乾清宮的大門,胤祚溜達著溜達著,一眼就瞧見了在那翹首以盼的梁九功。
啊!是梁公公啊,這可真是大半年沒見他了。
瞧這精神頭,胤祚心裡豎個大拇指。
梁公公真是厲害啊,成日的在禦前伺候,日日謹慎,那就是汗阿瑪肚子裡的蛔蟲,辦事從未出錯。
梁公公比他們這些當兒子的,都會拿捏和汗阿瑪相處的分寸。
怪不得人家能當大總管呢,大總管不給他當當給誰當。
「六阿哥,哎呦,您可算來了!」
梁九功一打眼看著在那四處瞧的胤祚,拂塵一掃,甩過臂膀,三步並作兩步小跑到胤祚身前。
「奴才給六阿哥請安,小祖宗,萬歲爺就盼著您來,早早的就打發了奴才來等著,這千盼萬盼,可算是將您盼來了。」
熟悉的話語,熟悉的人,熟悉的道路,讓他放鬆下來。
看著梁九功高興的樣子,胤祚也高興,嘴上很給麵子道:
「梁公公親自等我,這站的久了,汗阿瑪身邊都沒人伺候,罪過罪過。」
康熙身邊倒是不缺人,可機靈人……胤祚一勾唇,這不是說梁九功是那貼心人嘛。
倆人有說有笑,梁九功弓著身子,領胤祚往裡頭走,他小聲提醒胤祚。
「五阿哥還在裡頭和萬歲爺說話,有好一會兒了。」
不過沒什麼不能給這位爺聽的,自然不用等,進去就行。
胤祚也不多客氣推辭,什麼去偏殿等一等啊,算了吧,哪有這講究。
一撩衣擺,跨過門檻,胤祚笑意不減,他這一動作,殿內康熙和胤祺自然也聽到了動靜,都聞聲看來。
康熙很是欣喜,顧不上什麼正在談話的胤祺,就想起身去接兒子。
胤祺自然也看見了來人,心裡鬆了一口氣,真是說說說說不完了,汗阿瑪嘮叨啊,在這小心伺候著,他絞儘腦計,腦袋都發昏。
救星啊!
「汗阿瑪,兒子給汗阿瑪請安!」
離著幾步遠,胤祚就要打千行禮,康熙忙伸出一隻手,隔著段距離去攔他。
「不必多禮,你有傷在身,不要多動。」
這麼一說,康熙心裡又有點不是滋味,看著兒子的那股激動被澆滅了些,這麼一扭頭看著呆呆坐在那的胤祺,更是不滿意,這麼橫了一眼。
胤祺不明所以,眼神和康熙有一瞬間的交彙,可目光擦過,康熙又不看他了。
乾啥啊?胤祺摸不著頭腦,不過他想了想,安慰自己,汗阿瑪就是這樣的,誰知道他想些什麼,反正他還耿耿於懷福晉側福晉的事,這事兒在他心裡,沒有幾年過不去。
汗阿瑪自己不厚道,還要怨這個怨那個,他還沒怨呢。
雖說孝為先,可太皇太後她老人家對汗阿瑪啥樣,汗阿瑪對他們這些兒子……胤祺都不想說。
胤祚也順勢上前,口頭請完了安,看著他汗阿瑪。
康熙親眼看著平安歸來的兒子,那顆從得知他受傷起就沒有一刻安寧的心,終於落了地。
他高興的讓胤祚上前,「去看過你額娘了?她很想你。」
胤祚點點頭,「去了,去永和宮瞧了眼,這不是就馬不停蹄,趕快來汗阿瑪這,兒子和阿瑪許久未見,心裡想的很,可又不能打擾汗阿瑪公務,隻能先去永和宮。」
「額娘還說,汗阿瑪和她提過好幾次,說想我呢。」
康熙心裡一下子就舒坦了。
看吧,兒子還是最想著他,先去德妃那兒,是他這忙,有事。
不是將德妃排在他前頭。
就是了,德妃怎麼能排在他前麵?
想都不用想。
康熙心裡那點不舒坦煙消雲散,立刻揮揮手趕人,示意胤祺快退下吧。
隨口囑咐一句,「太後許久未見你,彆忘了去給太後請安。」
胤祺一走,康熙就更是放鬆。
「這會兒隻有咱們父子,再叫你太子哥哥來,他也想你想的緊。」
天色也不早了,梁九功看康熙心情好,終於忙完了要務,見縫插針的問。
「萬歲爺,您瞧瞧,要不要擺膳。」
康熙這才恍然,他一忙起來常忘了時辰,看著胤祚,「這麼急匆匆的回宮,在永和宮沒用膳吧,瞧你瘦的,快,好好補補。」
康熙特意讓梁九宮添了幾道菜,「胤祚喜歡吃的肘子彆忘了,牛羊肉怕是在路上吃膩了,多弄些鹿肉來,他愛用,雞絲鴨肉都要有,還有好好熬幾盅湯,要清口的。」
安排好胤祚的,康熙也沒忘了太子的口味。
「保成不愛油膩,今晚多備幾道小菜,朕和他們兄弟一起。」
這麼說,康熙就再滿意不過,讓胤祚快坐下,「終於咱們一家子團聚了,給你接風洗塵!」
康熙讓人去請太子,也不忘問問胤祚。
「一路上可好?胤祺照顧的你怎麼樣,你太子哥哥一直放心不下,恨不得自己去接,他這孩子,總是這樣,這不,你回來了快讓他瞧瞧。」
五哥就比他大幾個月,還能怎麼照顧他?
胤祚想著貼在他耳邊發了一路牢騷的胤祺,忍俊不禁,嗯,的確是照顧他了,還沒忘了使勁吐槽吐槽汗阿瑪你呢。
不過這些就沒法說了。
看著當事人,胤祚更是想笑。
「好,兒子一切都好,勞汗阿瑪和哥哥掛念。」
小孩抱怨幾句,康熙反而放心,這麼說一切都好,他就要懷疑了。
一切都好,怕是有哪裡不好?
胤祺在歸化城沒出過岔子,安排的都很妥當,這孩子還算穩重,人也溫和淳厚,不至於給弟弟使絆子。
難道是……蒙古人?
康熙懷疑一冒,就壓不下去,將此事記下,沒現在就拿出來說。
胤祚都不想提了,他硬問也不好。
就這麼料理了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