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shuhaige.net
我們要去種地啦!
農桑之事,國之根本。
康熙決定帶著兒子們去春耕,以示農本。
這個地點,被定在了西苑豐澤園。
胤祚有些興奮,他和胤礽說起來,滿是崇拜。
「汗阿瑪可真厲害啊。」
這話真是不假,自古帝王務農,多是象征意義,可他阿瑪不是。
要知道,這真是個專業育種專家。
他汗阿瑪是大清農學之光啊,十項全能。
為什麼呢,因為——
「太子哥哥,汗阿瑪還有什麼是他不會的呢?」
古今中外,西學東學,滿蒙漢文化,傳教士也誇讚他的好學。
現在連種地都這麼厲害。
胤礽看著胤祚這麼崇拜康熙,沉吟片刻,「汗阿瑪精於農事,從不懈怠。禦稻米一物,確為罕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禦稻米供給皇家,乃是康熙十餘年前於豐澤園發現的優良稻種,經過多年選育和實驗,穩定早熟,味美。
康熙親自培育的稻米。
換句話說,當年要不是康熙巡視時眼好使瞅見了那一穗好苗子,而且無比重視,親力親為,也就沒了今天的禦稻米。
單株選育多年,親自參與篩選試驗,方有今日。
絕不是口頭上的鼓勵和僅僅政策上的支援。
不是指揮著手下人去乾,也不是指手畫腳的不懂裝懂。
以身作則,真正下田,一個帝王做農事,竟是做的比許多人要好。
胤祚很崇拜他阿瑪,一直很崇拜。
其實,他阿瑪要不是皇帝,憑這個也能在史書上有一席之地。
不做帝王,乾彆的也精彩啊。
不隻是勸農,而是成為「農」的一份子,躬耕於西苑。
要是他,都不一定有那份耐心。
一年又一年,百忙之中還能分心照料。
胤祚有些雀躍,托著下巴,眼睛亮晶晶的和胤礽說話。
胤礽看他這麼興奮,無奈一笑,「汗阿瑪要是聽到你這肺腑之言,怕是立刻樂的合不攏嘴,去犁上好幾畝地。」
比那老黃牛還好使。
這就是有勁兒。
不過,汗阿瑪的確是為人君,事必躬親。
胤礽自小得康熙親自教導,自是深刻瞭解康熙的勤勉刻苦,學識淵博,也深以為傲,以此為目標。
胤祚也跟著開玩笑,「那可不僅是我的幸運,也是大清的幸運了。」
這稻種早熟,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民生啊,能讓更多人填飽肚子。
他自個吃的就是這種米,但是,汗阿瑪並沒有限定皇家專供。
經過近二十年試驗,也算穩定了,這不……
這會兒帶著他們這些兒子走一遭,可不是為了作秀,是想發出訊號,推廣稻種。
進行大規模的試驗和推廣,讓更多人吃飽飯。
這種稻,可以比普通稻子提前兩個多月成熟,可以種第二茬作物。
試驗,推廣……胤祚眼珠子一轉。
嘿,好活,遠離政治旋渦的好活。
胤祚若有所思,不確定,再看看。
事有輕重緩急,活有輕鬆好壞。
現在活挺多的,他覺得,封爵後,汗阿瑪肯定要發揮兒子們的作用。
比如,到時候削弱一下各旗旗主的實力,打壓打壓,分化分化。
將權力收攏,那些鐵帽子王,到底現在血緣遠了,是不是要……懂的都懂。
還有各種利弊,是不是要除舊立新?
乾活乾活乾活,有的是活要乾,隻不過,汗阿瑪肯定還在觀望。
他反正要不跑的遠一點,要不清閒一點。
胤祚琢磨著,胤礽卻提醒道:
「六弟,若是你想犁田,可以和孤一起。」
一起?
胤祚忙搖搖頭,不行啊,不能一起。
「這可不行,太子哥哥最是瞭解弟弟,懶得出奇,自是不願意乾這些苦活。就辛苦太子哥哥,到時候弟弟給你喝彩。」
不行啊,這帝王親耕,儲君作為諸子表率的事,他就不要摻和了。
就當他是個大懶蛋吧。
他懶他懶他最懶,懶懶懶。
懶好啊,省心。
看胤祚堅持,胤礽也不再多言。
「你從小愛乾淨,不用下地,到時候……」
胤礽有些猶豫,現場上肯定要都去試試的。
不過也不會讓他們都賣力乾活,畢竟,汗阿瑪還瞧不上他們這些笨手笨腳,五穀不分的兒子。
頂多是他犁地,乾的最多。
其他人,就是體驗一下。
「咱們兄弟都要去嗎?」胤祚若有所思。
「自是不會,從大哥到八弟而已,底下的弟弟們年紀尚小。」
話說的好聽,其實就是輪不到他們。
胤祚想著答應了胤禟要帶他,忙想法子。
「那可不成,依弟弟看,以農為本,合該大家都去,才顯得重視,咱們這些皇子,也不能不知民間疾苦。」
「再說了,已經去上朝的兄弟們還好,在宮裡常待著不出門的,還得多看看外頭風景,不能隻見富貴,不聞辛苦,這勞動要從娃娃抓起。」
胤祚猛推一把,「越是年幼的弟弟,正是成長的關鍵時期,這苗長得好,得多灌溉,這人長得好……我覺得要多乾,弟弟們要比哥哥們乾的還多,多有教育意義,此生難忘。」
胤礽聽胤祚說,也覺得有理,「既然如此,哥哥就與汗阿瑪商議,將幾個弟弟都帶上。」
也不差他們幾個,帶就帶吧。
胤祚點頭,「還是太子哥哥想的長遠。」
事情說好了,胤祚就去喊著人。
種地!
這叫躬耕於京城,聞達於諸侯。
……
事實證明,正式場合就是嚴肅啊。
胤祚還在那順流程,腦子裡過了一遍,想著下一步要乾嘛,還是不要出錯的好,胤禟卻很放鬆的跟在他身邊。
胤禟步履從容,神色輕快。
「六哥,一會兒換衣裳,咱們一塊去耕地,我給你扶犁。」
他已經跳過了宣傳環節,自動進入耕田步驟了。
胤?聽哥哥這麼說,在那猶豫的問,「那我呢?」
胤禟瞥胤?一眼,看他的體格子,隨口一句。
「你可以當牛,你在前麵,牛沒你力氣大。」
啊?胤?懵著,「可以嗎?」
不可以!胤祚看胤?是胤禟說什麼就信什麼,趕快製止。
一會兒這小子真傻顛顛的跑上去當牛,得驚掉眾人大牙,史書上要記載——
「皇十子胤?,願捨身為牛,愛地勤耕。」
後世人還以為是野史呢。
叫牛王吧,胤?。
你會丟臉到後世,進入——清朝小笑話,扒一扒那些不靠譜的家夥。
而胤禟,他深藏功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