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540章 吾兒肖父
大動乾戈,名震江南。
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胤禟在江南是徹底出名了,當然,最出名的還是胤祚。
就是那個誰,你說誰?那個誰!咱可不敢提名字,那個閻王爺,哎呦呦,一說,怕也掉了腦袋。
抄家比誰都快,一律查封,家眷也老老實實的在大牢裡蹲著。
高官倒了一大批了,都是這位爺的手筆。
江南風聲鶴唳,管他旗人民人,都怕成了死人。
可商賈富吏瑟瑟發抖,老百姓卻普天同慶,口口相傳,誰人不說榮王好?榮王一來貪官倒,九阿哥,手段高,米價糧價都低調。
咱們萬歲爺有兩個好兒子啊,榮親王年紀輕輕,專打狗官,九阿哥少年英豪,調糧不傷民。
小孩子拍著手唱著歌謠,在街上排著隊亂竄,他們可能不懂,可童音裡滿是父母長輩的叮囑——這兩位爺,讓他們吃的上飯!
不至於在這青黃不接的日子裡餓死,不至於苦苦撐到冬日卻一卷草蓆子裹了屍身。
隻要能有一口飽飯,或者說不餓著肚子,人能活下去,他們就很知足了。
康熙也很驚喜,哪個當阿瑪的看著兒子出息不驕傲?
康熙這心情舒暢的,誰他都給三分好臉色。
拿著京裡傳來的信,看著那黨爭都覺得神清氣爽。
什麼索額圖?什麼什麼的,他都能忍下了。
胤禟這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他也終於正眼瞧一回。
上次查內務府,算起來集體出動,一眾龍虎鬥裡,他不算出挑。
可這次不一樣,獨自挑大梁,足夠能證明胤禟的能力。
康熙心裡啊,也是高興的。
總算不是讓他丟儘了臉的算計模樣,經商也有點頭腦嘛,混出了個名頭來。
果然啊,隻要是胤祚帶著,歹竹都能成好筍。
康熙樂嗬嗬的,表功的摺子是胤祚胤禟一起上的,榮王祚肅清吏治,阿哥禟調整市商,兄弟們都有功績,既顯兄友弟恭不搶功,又陳功績不落後屈才。
康熙批了摺子,大手一揮,當著重臣的麵就道:
「朕總是不放心,沒想到倆人辦的這麼好,都讓朕意外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康熙這麼笑,三句話就要拐回這話題,臣子們也都陪著尬笑。
笑吧,除了笑,還能乾什麼呢?
笑的比哭還難看。
不過,康熙也有點煩惱。
唉,兒子優秀是好,可這太優秀了吧,什麼獎勵?還要好好想一想。
這會兒賞個什麼呢?
思來想去都沒有合適的,康熙再次陷入甜蜜的苦惱。
真是兒子乖巧甜化他心,讓當阿瑪的手足無措啊。
江南一樁大案,此功甚偉。
胤禟……康熙已經給他想好了,就先封個貝子好了。
胤禟性子太傲,行事乖張,康熙覺得還是要壓一壓。
尤其是他和胤禩關係太好,不過,康熙想著,這個兒子又和胤祚很好,這就是另一層考量了。
既然如此,罷了,就給個爵位。
省的說他這個汗阿瑪小氣。
康熙是沒想著這些年給胤禟封爵的,不過,立功了,又和胤祚一起上表。
想法變一變,也是有跡可循。
胤祚呢?康熙琢磨來琢磨去,覺得還是來點實際的好處,比如,開府的宅子規模再大一點。
親王府的規製,按理說是不能逾矩的,可康熙嘛,規矩是他定的,給兒子破個例,也是可以。
再大個一半也不過分吧,不過分,康熙覺得很合適,合理極了。
以後子孫後代都要住的地方,自然要最好的,康熙早早的就預留了大片的空地可以擴建。
這不就派上用場了。
康熙高興,嗐,兒子們開府,都要花銀子,真是一開府都花他的錢。
誰花多誰花的少,都是有講究的。
不過這次啊,胤祚府邸旁邊要和胤祺挨著,另一邊又要挨著老大,還和在阿哥所時一樣。
這樣吧,康熙有些糾結,但也還好。
沒讓老八和老大挨在一起,胤祚總不會和胤禔結黨。
胤祺,他就更不用說了。
這麼安排也是個好事,不過,康熙倒是不想讓胤祚陷入風波,現在冒出個胤禟來,康熙心裡又有了點新想法。
或許,可以安排胤禟過去。
讓胤禟陪著胤祚,正好胤禟和胤祺都是宜妃所出,也能好好相處。
這兩個兒子,都不是那麼有野心的。
胤禟……康熙瞭解他,雖然是個鬨翻天的,可卻撞不了不周山。
胤禔啊……
可以和老三一起挨著住,兩人互不對付,一有個風吹草動,立刻就拽著對方辮子,他也能睡個好覺。
康熙思來想去,就是該讓老四和老八對門,老大和老三挨著。
可是吧,若是硬將老大給挪走,胤祚肯定不樂意,到時候再來纏著他,真是要頭疼死嘍。
唉,孩子就是這樣,被他寵壞了。
康熙扶額歎息。
沒辦法,沒辦法,還能怎麼辦?隻能答應嘍……
臭小子格外磨人。
好在離回京還有好一段時日,讓他在外麵消耗消耗精力,回去了就隻想著好好歇著,就不會再鬨了。
康熙也蠻有養兒子的經驗,畢竟,專業養祚二十年。
孩子多好啊,被他養的真好,康熙又得意了,對著一旁的曹寅說,「胤祚要辦的事,你全力配合,不必事事上報。」
曹家老夫人孫氏和李家的老夫人文氏都曾是康熙的奶嬤嬤,情分不同常人,曹寅和李煦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
對著心腹嘛,還是奶兄弟,康熙就更想炫耀了。
畢竟,都這個年紀,膝下都有兒女,誰的孩子更優秀?這不是顯而易見。
他愛新覺羅家的孩子,他玄燁的兒子,就是與眾不同。
還心係百姓啊……
看康熙等著他們誇讚,李煦很有眼力見,「萬歲爺,六爺要辦事,誰敢不配合,奴才們都知道六爺的意思就是萬歲爺的意思,心裡都有數,這叫父子連心,六阿哥和萬歲爺心貼在一塊,奴才們也和爺們站在一塊。」
曹寅猶豫一下,還是道:「額娘也說,六阿哥和萬歲爺眉眼間長的真像,就算是不說,一瞧見就知道是您的阿哥,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雖然他聽說,六阿哥長相是更像德妃的,這……也不知道額娘從哪看出來這像的。
他見了這麼多回六阿哥,是沒看的這麼分明。
不過康熙就是喜歡聽他們說這些話,一聽就樂的合不攏嘴。
「還是嬤嬤說的對,胤祚這孩子就是隨朕。」
長得像性情也像,要不風神俊朗,情深意真。
都是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