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546章 願做綵衣童
江南一行,收獲頗豐。
胤祚美滋滋的。
景也賞了,生意也做了,甚至還砍了一批倒黴蛋。
簡直是人生得意,細水長流啊。
就是這麼好的美日子~
美,真的美。
樂,真是樂。
胤祚咧著嘴笑,笑的牙花子都露出來了,回京的路上,康熙瞧他高興成這個樣子,也忍俊不禁。
「瞧這個淘氣的,這麼大了出來一趟還興奮成這樣。」
要二十的人了,和兩歲的孩子似的,不過南巡一回……
康熙心下一歎,也是,胤祚心心念唸的終於如願,也是他這個汗阿瑪,早早答應了,到今日才帶他出來。
「長進了不少,在江南這會兒忙裡忙外的,朕也聽說過你鼓勵耕織的事,幺兒,朕心甚慰,子承父誌,吾家有後啊。」
胤祚還騎著馬樂嗬嗬的跟在康熙馬車旁,倆人掀著車簾說話,聽著這麼誇,胤祚嚇得差點摔下去。
後……
什麼跟什麼啊?這又咋傳起來了?他就知道!
彆的不見得多快,就這風言風語,八卦流言,一準的傳的最快。
他汗阿瑪這是聽了什麼雞湯小故事感動上了?
彆價,擔待不起。
不要讓虛假的繁榮矇蔽了你的雙眼,汗阿瑪!
胤祚上半身從馬上抻出去,看著想往康熙馬車裡鑽,那詭異的姿勢,那迫切的表情,康熙趕快命令人停車。
乖乖,可彆摔下去了。
「停車!」
胤祚神色有些驚呀,不是,他……
胤祚雙腳踩著馬蹬,大腿夾緊馬腹,緊拉著韁繩,以他的馬術根本不會掉下去,不是,打仗的時候他這樣……或者說比這危險的姿勢還多的多呢。
汗阿瑪,這麼驚訝嗎?
胤祚還有些懵,想著想著,他就要鬆開韁繩撓撓頭。
康熙就更緊張了,「胤祚,坐回去。」
「哦……」
胤祚彆的不說,聽話還是很聽話的,懵著就下意識的將身子一挪,立刻穩穩當當安坐馬上。
那利落的身手,熟練的姿態,胤祚隻是憑著肌肉記憶。
浩浩蕩蕩的車隊停下後,康熙趕快讓胤祚進了車內。
彆放在外頭了,一會兒看不住他就提心吊膽。
年紀大了,不像年輕的時候那麼經嚇了。
孩子啊……
康熙兀自平息著一顆怦怦直跳的心,孩子真是越來越有活力了。
罷了罷了,活力好,有活力好,總比一天到晚蔫蔫的好,康熙強行安慰自己幾句,這才平複剛才的心情。
胤祚屁股剛挨著邊,康熙就道:「才說長進了就做那姿態,實在是危險,萬一摔下馬,受傷都是輕的。」
胤祚這才反應過來康熙說的是什麼,啊,這……其實七弟腿腳不便都能動作流暢的,這行雲流水的動作,都熟的不能再熟。
他們兄弟騎馬,這樣還挺普遍的。
不過,知道康熙擔心,胤祚也沒頂嘴,隻是道:「兒子一時情急都忘卻了,幸虧有汗阿瑪提醒。」
看著胤祚安穩待在身邊,康熙也不再說些訓誡的話,隻是感慨。
「熟精文選理,休覓綵衣輕。杜工部此句,今日朕纔是深有體會,為父者,殷殷期盼。」
胤祚立刻豎起耳朵,像隻受驚的兔子,腿也蹬直了,眼也不轉了,提心吊膽起來,長生天,汗阿瑪怕不是真受了刺激,覺得他孺子可教了?
不要啊!
「習文理,承家學,後繼有人,家風卓絕啊。」
胤祚暗道不好,汗阿瑪怕是真的被那些慣會溜須拍馬的官員給捧的飄飄欲仙了,還對他有如此期待。
長生天,看看,這就是汗阿瑪的短處,會對兒子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太子哥哥就不會,不管怎麼誇,都知道他憊懶的本質和硬扶上牆還得屁股沉的自己往下拽的本性。
哈,肯定是那姓曹的姓李的姓……管他姓什麼,就是那些察言觀色,曲意逢迎的,怎麼就不知道摸著良心說話,睜著眼睛過河呢?
瞧瞧,人家那些敢於麵刺帝王之過者,不要做佞臣,更不能當小人,咱們要擦亮眼睛,豎起耳朵,直言不諱!
朝堂都是這樣的人,要適當的讓汗阿瑪感受一下現實的冰冷啊!
胤祚表示,不要給他戴帽子了。
絞儘腦汁琢磨著,胤祚準備給他汗阿瑪潑點涼水,稍微清醒一下,降降溫。
可沒等他動作,康熙就話鋒一轉。
「杜工部此言,朕以往覺得不錯,現在卻覺得此言差矣,隻學的文武藝,確是不妥,老萊子年老仍以綵衣娛親,也是難得的孝道,家風百年計,不知父母心啊。」
康熙想著自己一堆操心的兒子和貼心的兒子。
更是由此感慨。
唉,可能還是杜工部不能體會他的心情,兒子也比不上他的兒子優秀吧。
對於他這個阿瑪來言,文武雙全,聰慧過人,也比不過承歡膝下,時時喜樂啊。
胤祚這可算是聽明白了,汗阿瑪又傷春悲秋上了,隨著兄弟們年歲漸長,汗阿瑪有時候就會蹦出幾句感慨。
對於這話,胤祚可愛聽了,沒錯沒錯,就是這樣,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汗阿瑪和杜甫心情可不一樣,幸虧他爹是康熙。
彆學那對兒子高要求的。
對對對,他就是這樣沒有追求的人,老萊子就是他的前輩!
呸,也不是,人老萊子也是個優秀的名人,他就取其可用,去其不適合他的精華吧。
管他黑的白的,都說成他可以用的。
胤祚心安了,親愛的汗阿瑪,幸虧你還是原先那個汗阿瑪,沒有被阿諛奉承的下屬給矇蔽了雙眼。
胤祚忙不迭的跟著說:
「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子愚笨,可說句真心的話,兒子真是羨慕老萊子,七十尚可綵衣娛親,古稀之年,仍可伏於父母膝頭,何嘗不是老萊子的幸事。」
胤祚也伏案而歎,涕淚橫流,「兒不求誌遠功偉,隻求古稀之年,尚能承歡膝下,與阿瑪額娘為伴,也能得汗阿瑪時時照拂,就算扮成稚童引人發笑,又有何妨?」
「此故事隻言做兒子的孝順,兒子為人子卻羨慕老萊子,尚有父母可依啊!」
胤祚說的情真意切,也是發自肺腑,說著說著也感傷起來。
康熙哪聽到過這樣的理解,一時也心情複雜,想著早逝的先帝和太後,內心慼慼然,再一看眼前最是疼愛的兒子如此想,悲上心頭。
康熙將人攬在懷中,輕拍安撫。
胤祚嗚咽不止,「若汗阿瑪能如老萊子之父長壽安康,兒子彆無所求。」
康熙一時無言,也老淚縱橫。
能得此子,安有何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