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夫回京,驚!我和權臣娃已三歲 第214章
-
蕭炎被革職,又冇了蕭家做依仗,徹底無法再進入權貴圈了。
他為此,終日在房中借酒消愁,醉生夢死。
溫氏,張淮自身難保,其正妻更是早已恨溫氏入骨。
在張府受儘白眼和折磨的溫氏,很快便被一紙休書趕出了張府。她無處可去,孃家嫌其丟人,拒不接納。
後來,有人傳言在城外的痷堂見到了一個帶髮修行的婦人,形容憔悴,日日懺悔,便是溫氏。
沈卿淑,犯下欺君之罪,罪無可赦。皇帝下旨,賜白綾三尺,令其在天牢內自行了斷。
最後的請求與慈悲的決斷
行刑前夜,沈卿淑提出了最後一個請求——想見孟清悅一麵。
孟清悅思忖片刻,在蕭湛的陪伴下,來到了陰暗潮濕的天牢。
曾經的絕色佳人,如今已是蓬頭垢麵,眼神空洞。見到孟清悅,她猛地撲到牢門前,涕淚橫流,再無半分往日的驕傲。
“孟清悅不,蕭夫人!我求求你,是我錯了!我罪該萬死!但我的女兒,柔兒她是無辜的!她什麼都不知道!求求你,看在她還那麼小的份上,收留她,給她一條活路吧!我給你磕頭了!”
看著她拚命磕頭的樣子,孟清悅心中並無快意,隻覺得一片悲涼。
她沉默良久,方纔緩緩開口:“沈卿淑,你害我之時,可曾想過手下留情?你算計他人時,可曾想過稚子何辜?”
沈卿淑泣不成聲,隻是重複著:“求求你,求求你”
孟清悅轉過身,聲音平靜而堅定:“我不會將她養在身邊,你的罪孽,不應成為她日後的陰影。但我會給她安排一個去處——城外慈心庵,那裡清靜,她會得到基本的照料,長大成人。若她本性良善,庵堂會教她安身立命之本。
若她心存怨懟,青燈古佛亦可滌盪心靈。這是我能做的,最大的仁慈。”
這並非以德報怨,而是一個母親對另一個母親的理解,和一個勝利者對失敗者最後的、不帶施捨的憐憫。沈卿淑癱軟在地,知道這已是最好結局,再也無言。
歲月靜好,圓滿今生
時光荏苒,歲月靜好。
孟清悅嫁入蕭府後,並未安心隻做丞相夫人。她憑藉自身才華和對經濟的敏銳,將自己名下的產業打理得井井有條,成了蕭湛在朝堂之外的又一助力。夫妻二人,一個執掌朝綱,肅清吏治;一個發展商貿,惠及民生,被世人傳為佳話。
一年後,孟清悅再次有孕,十月懷胎,竟誕下了一對龍鳳胎。
哥哥取名蕭煜,妹妹取名蕭玥。
蕭煜肖父,小小年紀便顯沉穩;蕭玥似母,靈動可愛,玉雪聰明。加上聰慧早熟的蕭霆,三個孩子承歡膝下,讓偌大的丞相府充滿了歡聲笑語。
蕭湛對這三個孩子疼愛至極,尤其是對孟清悅所出的子女,更是傾注了全部父愛。他常常在處理完公務後,抱著小女兒,指導長子功課,看著他們嬉笑玩鬨,冷峻的臉上總是帶著滿足的笑意。
又是一個春日,府內花園,百花盛開。
孟清悅坐在亭中,看著蕭湛耐心地教蕭霆練劍,乳母抱著咿呀學語的蕭煜和蕭玥在一旁嬉戲。陽光暖暖地灑在身上,歲月安穩,現世靜好。
蕭湛回頭,望見妻子溫柔的目光,兩人相視一笑,千言萬語,儘在不言中。
他們曆經風雨,飽嘗艱辛,終得撥雲見日,攜手看這萬裡江山,共享這似錦繁華。
此生,足矣。
(全書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