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之君?朕開局就禦駕親征 第56章
-
禦書房。
空氣凝固如鐵。魏國公花白的鬍鬚,在燭火的映照下,微微顫動。
“國公,請起。”李徹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謝陛下。”魏國公緩緩起身,腰背挺得筆直,像一杆老槍。
“陛下!”裴矩忍不住出列,“魏國公年事已高,長途奔襲,恐”
“裴相。”李徹打斷了他,目光掃過一旁噤若寒蟬的眾臣,“你覺得,這滿朝文武,除了魏國公,還有誰,敢去?”
裴矩張了張嘴,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滿朝,皆是低垂的頭顱。
李徹的目光,回到魏國公身上。“國公要多少兵馬?”
“五萬。”
兵部尚書的臉瞬間白了:“陛下,京中三大營,滿打滿算,能即刻出動的不足八萬!還要拱衛京師”
“五萬。”魏國公重複道,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足矣。”
“糧草呢?”
“老臣老臣即刻去辦!”戶部尚書錢秉坤一個激靈,連忙跪倒,“國庫充盈,定保大軍無虞!”
“朕要的不是保證。”李徹看向角落裡一直沉默的新科狀元。
“陳平。”
“臣在。”陳平走出,躬身。
“你,任監軍,隨戶部督辦糧草。”
“臣,遵旨。”
“從京城到雁門關,朕的水泥路,修到了何處?”
“回陛下,已過半程,直抵雲州。”陳平對答如流。
“好。”李徹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朕要糧草,三日內,運抵雲州大營。”
“三日?!”錢秉坤失聲。
從京城到雲州,八百裡路,以往最快的驛馬也要七八天。
“朕的路,不是擺設。”李徹的聲音冷了下來。
“諸位,都去準備吧。”
“國公留下。”
眾臣如蒙大赦,魚貫而出。
禦書房內,隻剩下李徹、魏國公、裴矩,以及侍立在陰影中的穆紅纓。
“國公,坐。”
“謝陛下。”
李徹走到巨大的疆域圖前,手指點在雁門關上。“五萬,對二十萬。國公有幾成勝算?”
“守,有十成。”魏國公的聲音,沉穩如山。
“戰,無一成。”
“朕不要你守。”
魏國公的瞳孔,猛地一縮。
“雁門關,是國門,也是牢籠。”李徹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朕要你把耶律洪那二十萬頭狼,死死地關在籠子外麵。”
裴矩大驚:“陛下,您的意思是”
“拖。”李徹吐出一個字,“用儘一切辦法,把耶律洪拖在雁門關下。他傾巢而出,他的老巢,現在比紙還薄。”
“可我軍糧草”裴矩憂心忡忡,“恐難持久。”
“糧草,纔是此戰關鍵。”李徹轉頭,看向穆紅纓。
“查得如何?”
“回陛下,城中已有暗流。”穆紅纓的聲音,像一把出鞘的刀。
“今晨,城西最大的三家糧行,同時閉門。”
“糧價,已漲了一成。”
“嗬。”李徹冷笑,“裡應外合,好手段。”
“他們想斷朕的糧道?”
“不止。”穆紅纓道,“他們想讓京城先亂。”
李徹沉默了片刻。
“國公。”他再次開口,“你此去,朕再給你一支兵馬。”
魏國公起身,拱手:“陛下請講。”
李徹看向穆紅纓:“懸鏡司,三百緹騎。”
魏國公與裴矩同時一震。
懸鏡司緹騎,是皇帝的爪牙,從不入軍陣。
“他們,”李徹的聲音,冷得冇有一絲溫度,“不聽軍令,隻聽朕的密令。”
“他們的任務,是殺人。”
“殺軍中那些可能會通敵的將領。”
魏國公的身體,微微一顫。他明白了。這是皇帝懸在他這支大軍頭頂的,一把刀。
他冇有絲毫猶豫,撩起官袍,重重跪下。
“老臣,領旨!”
深夜。
魏國公披甲離京。
五萬大軍,如一條黑色的長龍,沿著平整的水泥路,連夜奔赴北境。
冇有歡送,冇有鼓樂。
隻有馬蹄踏在堅實路麵上,發出的“嗒嗒”聲,和冰冷的月光。
禦書房內,燈火未熄。
李徹獨自站在疆域圖前,手中撚著一枚黑色的棋子。
“陛下。”穆紅纓的身影,從陰影中走出。
“人都派出去了?”
“是。三百緹騎,已化整為零,趕赴前線。”
“好。”
李徹冇有回頭:“你覺得,魏國公可靠嗎?”
“他是大炎的三朝元老。”
“元老,最會審時度勢。”李徹的聲音很輕。
穆紅纓沉默。
“臣,看不透他。”
“看不透,就對了。”李徹笑了,“他若是個一眼就能看穿的忠臣,活不到今天。”
“那陛下為何”
“因為朕彆無選擇。”李徹轉過身,眼中閃爍著瘋狂的光芒,“也是在給他一個選擇。”
“是選擇做大炎的魏征,還是做北蠻的洪承疇。”
“朕,很想知道答案。”
“去吧。”李徹擺了擺手,“把京城裡那些想發國難財的老鼠,一隻一隻給朕揪出來。”
“抄家,充公。”
“朕要讓耶律洪看看,他等來的不是內應,而是朕送給他的一份厚禮。”
“是。”穆紅纓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
禦書房,重歸寂靜。
李徹緩緩抬手,將那枚黑色的棋子,重重地按在了地圖上。
不是雁門關。
不是京城。
而是越過長城,越過草原,直指蠻族王庭的位置——狼居胥山。
“陛下,夜深了。”
柳青瑤不知何時出現,將一件狐裘,輕輕披在了他的身上。
“天,要變了。”李徹看著地圖,喃喃自語。
柳青瑤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看到了那枚黑色的棋子,清冷的眸子裡,閃過一絲震撼。
她輕聲開口,聲音卻帶著一絲莫名的興奮。
“不。”
“是陛下,要這天”
“變一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