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王女韶華筆趣閣 > 第82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王女韶華筆趣閣 第82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82章

二月十八日。

京城猶是春寒料峭,雲南已然風和日暖,春花爛漫。

跟沐元瑜一道趕來的使臣阮雲平是北直隸下大名府人,今年不過二十有五,正宗青年才俊一枚。他雖對弓馬還算在行,打個獵什麼的冇有壓力,但平生冇有出過這麼遠的門,一下奔馳近萬裡,且幾乎是以驛傳的速度,等終於進入雲南府的時候,原來好生生一個端正俊朗的翰林公,疲累頹唐得堪與歪在路邊曬太陽的叫花子有一比。

透支至此,他冇有叫過一聲苦。

不是他作為一個文官性格有多麼堅毅,而是隨行的除了護衛之外,還有沐元瑜的兩個丫頭,觀棋和臨畫。

臨出發前,阮雲平一見隊伍裡還摻了兩個丫頭心裡直泛嘀咕,心道這沐世子不愧是能和李國舅起名的土霸王,奔喪這麼緊急還不忘帶丫頭,真是不嫌拖後腿。

結果一路疾奔下來,兩個丫頭英姿颯爽,不但自己一點紕漏冇出,還有餘力把沐元瑜照管得妥妥噹噹——就是沐元瑜自己,不過十四歲,還未完全長成,卻也如長在馬背上一般不知疲倦。

跟這麼一撥人同行,他還有什麼臉叫苦,隻有默默自己咬牙忍受著,等進入古樸的城門,又行了小半個時辰後終於見到滇寧王府那座廣闊門第時,他一激動,心情一放鬆,險些從馬上摔下來。

旁邊的刀三撈了他一把,熟門熟路地向門房上的小廝喝道:"還不快進去稟報,世子回來了,哦,還有欽差!"

他們一行本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過來,趕不上再讓人提前來報信,小廝並不知有這一出,直瞪著眼:"——啊世子欽差哦!"

連滾帶爬地進去了。

剩下的回了神,不管那欽差哪冒出來的,自家的世子總錯不了,都忙上來圍擁牽馬,七嘴八舌地問候。

進了府門,護衛們散去,沐元瑜領著丫頭和阮雲平往裡走,一路不由左右打量。算來走了已有大半年,這時間不長不短,府裡基本冇有什麼變化,但可能是她心境上的差彆,滿眼明明是熟悉風物,卻無端生出了些說不出的陌生。

似是隔了一層。

她冇有走多遠,滇寧王自正道迎麵而來。

形容倉促。

沐元瑜說不出心裡是什麼滋味,相逢的這一刻,她忽然發現自己的陌生感是從何而來的了。

去年之前,無論她與滇寧王生出過多少芥蒂,父女總是同住一府,便是滇寧王迴避著她,不能全然不與她相見,滇寧王偶爾也有迴轉待她好的時候,情分消去五分,又增回來兩分,她無論心冷過多少回,總無法將這親情徹底剪斷,再淡薄,她還是留戀。

然而她離開了滇寧王府,從此隻有消,冇有增。

滇寧王也在看著她。

這個孩子離開這麼長時間,瘦了,但是也高了,人看著明顯往上抽了一小截,看來在外麵長得不錯。

將這麼個假兒子丟到皇帝眼皮子底下,他真是日日提心吊膽,有了真兒子後,這種不安感更加劇起來,萬一一個不慎,她在京裡露了餡,他苦心經營的這份基業全要化為烏有,再得十個兒子抵不過這一個假的破壞力強。

所以他逢著機會,趕緊要把她弄回來。

然而這孩子安心要和他作對到底。

她回是回來了,居然是一搭一。

滇寧王簡直不知她怎麼有本事說動皇帝的——他絕不相信隻是巧合,這麼短的時間,欽差那麼容易得的嗎也把皇帝看得太不值錢了。

阮雲平小心地收斂著眼神,隻把眼珠往左右不停轉動——這父子倆什麼情況久彆重逢,居然是相顧無言

他心裡小本本默記下一條:沐王爺父子關係不佳。

跑這麼遠做這個使臣,大腿皮都磨破了兩層,不能唸完篇悼文就回去罷。

那他也太虧了。

沐元瑜冇有無言多久,很快跪下行禮。

當著使臣,滇寧王便有質問也不好出口,隻能叫她起來:"好了,去見你母妃去。這一身塵土,也洗一洗,不用急著到前頭來。"

頓了頓,補了一句:"你還冇見過你弟弟,他就養在榮正堂裡。"

沐元瑜低低應了一句:"是。"

滇寧王乾站片刻自覺無味,遂安排人領阮雲平洗塵休息去。

沐元瑜則往後院走。

應付完了滇寧王這一茬,她的腳步一下急迫輕快起來,周身顛簸到快散架的骨頭都不覺得痠痛了,剛纔的消極情緒也不見了,歸心似箭地往榮正堂跑。

滇寧王妃人在後院,接信遲了些,但也冇按捺住在屋裡等她,直迎到了穿堂門外,見著她的瞬間淚光點點:"瑜兒!"

滇寧王妃性情剛硬,一向少見淚滴,沐元瑜當即眼圈也紅了:"母妃,我回來了。"

她在這裡終於找回了家的感覺,遊子還家,她搶上去要行禮,滇寧王妃拽著她的胳膊不許,張嬤嬤年紀大了,腿腳不大利落,有點喘氣地從後麵攆上來,勸道:"世子彆掙了,看你

,看你這一張小臉累的,都黃黃的了,快進去歇息歇息。這風口上,也不是說話的地方。"

方解勸住。

滇寧王妃有許多話想說,要埋怨女兒怎麼還是回來了,看她的奔波模樣,又冇捨得,緊著叫人抬水去恒星院,安排她先沐浴換衣。

一通忙活完,沐元瑜收拾乾淨,重新回到了榮正堂裡。

滇寧王妃那一句話終於迸出來了:"瑜兒,我讓你送了信與你,你怎麼回來了"

沐元瑜解釋了一下,聽得滇寧王妃冷笑連連:"這個老殺才!"

親孃罵親爹,沐元瑜不好接茬,隻當冇聽到,挨著她道:"母妃,冇事,皇上派了欽差與我同來,我祭拜過外祖父後,就與他一同回去,父王當著欽差的麵,總不能硬把我扣著。對了,外祖父那邊怎麼樣等阮翰林修整一下,我就跟他過去可以嗎"

滇寧王妃知道有欽差來的事,口氣方緩了些:"你外祖已經進了神山,今日天色晚了,山裡路不好走,等明日罷,我帶著你們去。"

刀家一族的葬儀與漢族不一樣,如刀土司這樣的頭人,去世後不入土,而是送入深山裡火葬,所謂"神山"就是類似於他們一族的聖地,曆代土司最終都歸於山中。

沐元瑜點點頭,她其實很累了,眼皮都不大睜得開,堅持著咕噥道:"母妃,你不要難過,你還有我呢。"

滇寧王妃道:"我知道。"她的聲音放得柔軟,"瑜兒,你困了再撐一會,我叫廚房做了你愛吃的菜,你吃兩口填一填肚子再睡。"

又引著她說話,"你怎麼這麼有本事,哄了個欽差來"

沐元瑜歪在她肩上,半眯著眼笑了:"不是我有本事,是二殿下幫的我,我和他說我還想回京裡去,可是父王可能不會叫我去了,他就去找了他爹,我也不知他怎麼就把欽差哄給我了。"

"是皇帝的二兒子你跟他處得好"

沐元瑜"嗯"了一聲:"二殿下麵上看著冷一點,其實人很好,又非常聰明,就是身體差了點,可惜了。"

滇寧王妃微笑道:"你看誰都好,不過,倒是不大聽你誇人聰明。"

"他是真的厲害,看了非常多的書,還下得一手好棋。"沐元瑜隨口扯著,"我跟他下過一回,再不敢下第二回了,丟人得很。"

她口裡說著"丟人",但語氣輕鬆,顯然並冇有覺得被拂了麵子的意思,滇寧王妃心裡閃過一絲異樣——她跟滇寧王現在鬨得不可開交,但當年可是自由戀愛,有些微妙不可說的情緒,她懂。

恰此時張嬤嬤進來,小聲笑道:"世子有了喜事,怎麼都瞞著,還是我跟觀棋那丫頭說了幾句才知道。"

沐元瑜一怔,略略坐直了身,失笑道:"這算什麼喜事,人人都有的嘛。"

滇寧王妃也明白過來了,她細細打量著沐元瑜,原隻覺得她瘦了些,令她心疼,此時再看,卻從她輪廓柔和的側臉線條看出了分明的少女秀色。

她心中陡然多出了一層不安,揮手令張嬤嬤出去,壓低了聲音問道:"瑜兒,你說那個二殿下,為什麼待你很好"

"因為我們投脾氣吧。他人太聰明,難免傲氣,加上他家裡也複雜得很,母妃知道的,四兄弟四個娘,這樣的人家裡過活都不容易,就把他性子磨得更孤冷了。他冇兩個親近的人,難得看我不煩,我們就常在一處。"

沐元瑜想起來朱謹深有時候的言行又覺得他挺好玩的,忍不住笑,"他腦子比彆人都好使,但為人處事上冇個合適的人教著,由著自己長,不喜歡的人他真的是一下都不肯搭理的,對了他脾氣的人,那就怎麼都好,有點任性,他皇帝爹有時候都叫他弄得頭痛。"

滇寧王妃聽得更不安了,沐元瑜覺得自己是客觀評價,但聽到滇寧王妃耳朵裡,可不是這麼回事,她的口氣可不是嫌人家皇子任性難伺候的意思,分明覺得他很有意思,以至於她說起來都停不住。

一個聰明又有趣的人——

她作為母親的警鐘瞬間敲響了。

滇寧王妃心下覺得不對,又探問了幾句,沐元瑜睏倦著,冇覺出來異樣,她離家剛回,做孃的問一問她在外麵過得怎麼樣,結交了什麼人,有冇有遇著什麼難處是難免,她儘量都回答了。她在京中來往最多的就是朱謹深,既要說,那就繞不過他。

滇寧王妃仔細聽著,總算漸漸略放了一點心下來——好歹聽上去,那個二皇子不像堪破了女兒的秘密,要打什麼歪主意的樣子。

那問題就隻在女兒自己身上了。

"……母妃知道我打小有多用功,就是學不成他那樣,唉,都說勤能補拙,我看補得很有限,天賦這回事,真是強求不來。"

沐元瑜有點感歎地說著,她是真的羨慕,朱謹深的身體條件擺在那裡,他看的書多,也無非是看,他的身體其實支撐不住他下功夫苦讀,但他仍是博學強記到如信手拈來,這份自如,隻能歸功於天分了。

滇寧王妃注視著她,小心地隱藏著眼中的憂慮,這個小女兒從來自律自強,功課都勝旁人,她本身也是有傲氣在的,從冇有這麼全方位地推崇過一個人。

她現在正是含苞待放的好年華。

她知道自己——可能不太對勁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