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王子穿書女主奮鬥記 孕期時光
-
在跡部景吾近乎“銅牆鐵壁”般的全方位保護下,琉璃的孕期生活過得異常平穩,甚至堪稱奢華,彷彿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精心打造的溫室裡。
她的生活節奏徹底慢了下來,如同緩緩流淌的溪水。
每天睡到自然醒,陽光透過厚重的絲絨窗簾縫隙灑入臥室時,女仆早已悄無聲息地準備好了溫度適宜的檸檬水和根據營養師嚴格配方製作的早餐。
餐點精緻得像藝術品,既考慮了營養均衡,又最大限度地照顧了她的口味變化。
上午,如果天氣晴好,她會在至少兩名貼身女仆的陪伴下,去跡部家那片廣袤得如同公園的花園裡散步。
呼吸著新鮮空氣,看著四季交替的景色,感受陽光灑在身上的暖意。
跡部景吾甚至吩咐人在她常走的路線旁加裝了更平穩的長椅和防滑設施。
下午的時光通常更為寧靜。
她或許會在音樂室裡聽聽舒緩的古典樂,或許在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裡找一本喜歡的書翻閱,或許跟著特意請來的專業孕期瑜伽導師做一些輕柔的伸展運動,以緩解逐漸沉重的身體帶來的不適。
最讓她感到意外的是,跡部景吾竟然請來了兩位在國內享有盛譽、早已不收徒的國畫大師和書法家,定期來家裡為她授課。
他的理由是:“進行藝術胎教,培養他華麗的美學素養和沉靜的心性。
跡部家的繼承人,自然要從小熏陶。
”
雖然理由一如既往的“跡部風格”,但琉璃卻從中感受到了他的用心,這確實也是她所喜愛和擅長的領域。
明子夫人的變化也顯而易見。
她收起了大部分的嚴苛和挑剔,變得溫和了許多。
她開始親自參與挑選嬰兒房的佈置方案,撫摸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最柔軟、最安全的嬰兒用品時,臉上會流露出罕見的柔軟神情。
她時不時會過來看看琉璃,分享一些自己懷孕時的經驗和注意事項,雖然語氣依舊算不上親昵,但那種基於共同經曆的微妙聯絡,讓婆媳之間的關係意外地融洽了不少。
飛鳥院家得知喜訊後,更是陷入了狂喜之中。
飛鳥院崇山幾乎每天都要打來電話,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反覆叮囑她各種事項,語氣裡是掩不住的欣慰和驕傲。
母親和弟弟也來得更勤了,常常帶來家裡廚師做的、她小時候喜歡的點心和補品,絮絮叨叨地說著家裡的瑣事,看著她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神色安詳滿足,他們懸了多年的心,終於徹底放回了肚子裡。
當然,近十個月的孕期並非總是風和日麗。
激素水平的劇烈變化像一場內在的風暴,時常讓她的情緒變得敏感而難以自控。
有時她會對著窗外凋零的花朵莫名感傷落淚,有時又會因為一點小事而煩躁不安。
身體上的負擔也日益加重,腰痠背痛、腿腳浮腫、頻繁起夜導致睡眠支離破碎…這些不適真實而瑣碎地困擾著她。
每當這種時候,跡部景吾的態度總會變得有些笨拙的耐心。
他會皺著眉聽她語無倫次地抱怨身體的不適或情緒的低落,然後僵硬地、乾巴巴地試圖安慰:“…這點小事也值得難過?太不華麗了。
”
雖然措辭依舊糟糕,但那試圖理解並安撫的意圖卻顯而易見。
有一次她半夜小腿抽筋,痛得驚撥出聲,他幾乎是瞬間就從隔壁房間衝了進來,臉上還帶著睡意和緊張,二話不說就用他打網球的有力手掌,有些生疏卻極其輕柔地幫她按摩緩解緊繃的肌肉,直到她重新入睡。
一次例行的產檢,成為了孕期中的一個裡程碑式的時刻。
當醫生操作著b超儀器,冰冷的凝膠塗抹在她隆起的腹部,然後,一陣響亮而急促的“咚咚咚”聲突然從儀器裡傳出來,充滿了整個檢查室——那是孩子強有力的心跳聲,像一列微小卻充滿生命力的小火車,轟隆著駛入他們的世界。
琉璃的眼淚瞬間就湧了出來,毫無預兆。
她下意識地伸出手,緊緊抓住了旁邊跡部景吾的手。
跡部景吾的身體明顯僵硬了一下,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親密接觸和那充滿生命力的聲音共同擊中了。
隨即,他反手握住了她的手,力道很大,甚至有些攥疼了她,彷彿溺水的人抓住浮木。
他冇有說話,但琉璃能清晰地感覺到他掌心的潮濕和那細微的、無法控製的顫抖。
她側過頭,看到他冰藍色的眼眸一眨不眨地緊緊盯著螢幕上那個模糊跳動著的小白點,喉結劇烈地滾動了一下,那種極度專注、深受震撼、甚至帶著一絲敬畏的神情,是她從未在他臉上見過的。
那一刻,一種奇妙而強大的連接感在兩人之間轟然產生。
他們共同聆聽著這個源於他們兩人、正在茁壯成長的新生命的聲音。
所有最初的協議、冰冷的交易、複雜的家族利益,似乎都在這一刻被這純粹的生命律動所淡化、遠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最原始的、血脈相連的感動和共同期待。
從醫院回家的路上,跡部景吾一直異常沉默,隻是緊緊握著她的手,目光望著窗外飛逝的街景,似乎在消化著某種巨大的情緒。
直到車子駛入跡部家大宅,下車時,他才忽然停下腳步,轉過頭,目光深沉而鄭重地看向她,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他會是跡部家…最華麗的繼承人。
”琉璃看著他無比堅定的側臉,感受著掌心傳來的溫度和腹部微微的胎動,微笑著,鄭重地點了點頭。
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一種沉靜的勇氣。
孕期時光,就在這種被極致嗬護、充滿愛與期待、又夾雜著切實生理不適的狀態中,平穩而幸福地流逝。
琉璃的身體逐漸變得臃腫笨拙,但她的內心卻愈發柔軟、充實和強大。
她和跡部景吾的關係,在這個小小生命的牢固紐帶連接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溫暖而穩定的階段,彷彿真正意義上的“家”正在緩緩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