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王爺的團寵小嬌妻 > 第680章 暢談手工文化的未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王爺的團寵小嬌妻 第680章 暢談手工文化的未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頒獎儀式結束後,陳夢瑤身著一襲素雅旗袍,緩緩登台。燈光落在她沉靜的麵容上,全場漸漸安靜下來。

她輕聲道:“今天,我們不僅見證了一場技藝的較量,更看到了中華傳統手工藝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每一位站在台上的匠人,都不是孤獨的創作者,而是文化的守護者、文明的傳遞者。你們用雙手雕刻時光,用心靈喚醒記憶。這份獎金,不隻是榮譽的象征,更是一份鼓勵——願你們繼續以手傳心,以心傳世。”

她頓了頓,嘴角揚起一抹溫暖的笑意,聲音略帶俏皮地說:“另外,還有一個好訊息要告訴大家——我的手工藝品的線上網店將大規模擴充產品線。以後還會開實體店,需要招募各類手工藝品製作人才!無論你今天是否獲獎,無論你之前是否報名參賽,甚至你隻是在台下或者在螢幕前默默看著、心裡藏著一門絕活——隻要你有技藝、有熱情,歡迎來找李佳聯係!”

台下頓時響起一陣低語,有人交頭接耳,有人眼神發亮。

“李佳會帶大家去我的彆墅。我們可以麵對麵談合作模式,定製設計、長期供貨、品牌聯名,形式多樣,待遇也非常優厚——不僅有穩定收入,還會為優秀匠人打造個人品牌專欄,甚至你們的作品還會拿去全國各地展出,讓更多人認識你、記住你。另外今天所有參與決賽的人可以留下來跟我們一起去吃午飯。”

掌聲再次爆發,夾雜著驚歎與興奮的議論聲。

“真的假的?去彆墅談合作?”

“我剪紙做了二十年,從來沒想過能進網店賣全國!”

“我要去找李佳!這可是機會!”

人群的情緒被徹底點燃。

隨著頒獎結束,受邀的觀眾們還有落選的參與者三三兩兩討論著未來的可能。李佳站在舞台側邊,指揮工作人員收拾展台、歸檔作品、清點物資。她一邊打電話安排後續物流,一邊叮囑自己的團隊:“記得把每位獲獎者以及參與者的作品拍照存檔,包括之前的作品一起上傳到我們的官網進行宣傳售賣。”

午後的陽光透過會場玻璃灑進來,映照在一件件手工藝品上,泛起溫潤的光澤。這場比賽,註定不隻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它像一顆投入湖心的石子,漣漪正悄然擴散,終將改變這座城市的審美與風氣。

待東西收拾好,陳夢瑤輕輕拍了拍李佳的肩:“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叫今天的工作人員,嘉賓們以及所有今天參與比賽的人留下來吧。”

李佳點頭,拿起對講機:“各位嘉賓、評委、媒體老師、工作人員還有參與比賽的人,請留步!陳總請大家一起去‘聽雨軒’餐廳共進午餐,已經訂好了包間,車就在門口等著。”

一行人陸續登車,車內氣氛輕鬆了許多。

車上,一位年輕記者笑著問:“陳總,您這招‘賽後聚餐’是早就計劃好的吧?”

陳夢瑤莞爾:“當然。手藝人在台前低頭創作,很少有機會抬頭看看彼此。今天難得聚齊,怎能不讓大家坐下來,好好說說話?何況你們過來幫我們拍攝和宣傳,我怎麼能不請你們吃飯呢?”

很快,一行人便抵達了餐廳。陽光透過玻璃幕牆灑落在大理石地麵上,映出斑駁而溫暖的光影。李佳早已提前訂好了自助餐午餐,並特意安排了兩個寬敞明亮的包間,以方便大家交流與用餐。她輕聲向眾人說明,餐食采取自由選擇的方式,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挑選喜歡的食物,不必拘束。陳夢隨即按照到場人數結清了費用,微笑著鼓勵大家:“彆客氣,想吃什麼就拿什麼,今天就是放鬆的一天。”

李佳將包間號寫在一張卡片上遞給領頭的幾位年長者,又貼心地提醒其他年輕人道:“房間在二樓東側208和209,電梯上去右轉就能看到。”話音未落,年輕人們已經輕車熟路地拿起餐盤,三三兩兩地走向琳琅滿目的取餐區。海鮮區冒著晶瑩水珠的冰鎮生蠔,熱菜區香氣四溢的紅燒獅子頭,還有色彩繽紛的水果塔和甜品台,無不吸引著他們的目光。

然而,幾位初次體驗自助餐的老藝人站在取餐區前略顯遲疑,手足無措地望著眼前豐富的食物,不知從何下手。這時,藝術品網店的員工小林立刻察覺到了他們的窘迫,主動走上前去,笑著遞上一個乾淨的餐盤:“爺爺,您先拿這個,我帶您看看有哪些推薦的菜品。”另一位同事小周則耐心地解釋:“這邊是熱菜區,那邊是冷盤和沙拉,甜點在最裡麵,您可以慢慢來,不用著急。”

在員工們的幫助下,老人們逐漸放下了拘謹,開始嘗試夾取自己喜歡的食物。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藝術家夾起一塊醬香濃鬱的東坡肉,嘗了一口後忍不住讚歎:“這味道,比家裡做的還地道!原來自助餐還能這麼講究。”另一位老人端著盛滿水果和酸奶的盤子,笑著說:“以前總覺得自助就是隨便吃,沒想到也能吃得這麼精緻,關鍵是能按自己胃口來,真好。”

當大家帶著食物,陸續走進兩個包間時,圓桌早已被服務員擺上了熱騰騰的茶點:龍井茶的清香在空氣中彌漫,幾碟精緻的桂花糕、綠豆酥和蜜棗點綴其間,暖意融融。眾人落座,邊品嘗自己拿回來的美食,邊暢談這次比賽的感受。

評委沈文淵教授輕輕吹了吹茶麵,抿了一口,眼中泛起溫和的笑意:“說實話,我評了幾十年的工藝獎,從國家級到地方級,大大小小的比賽也參加過上百場,可像今天這樣讓我內心真正動容的,還真不多見。”

他放下茶杯,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那些年輕人,你們知道嗎?他們眼裡有光。不是那種浮於表麵的熱情,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與執著。剛才我在表演現場看到到一個二十出頭的姑娘,用竹絲編織一隻鳥,每一根絲線都精準到毫米,手指都被磨出了繭子,可她一直低著頭,專注得彷彿整個世界隻剩下了那件作品。”

陳夢微微一笑,輕聲道:“其實,他們缺的從來不是才華,而是被看見的機會。”

“正是如此。”沈教授點頭,“而你,陳小姐,正是那個為他們搭橋的人。你不僅懂藝術,更懂藝術家。你給了他們展示的平台,也給了傳統工藝一條通往現代生活的路徑。這樣的活動,不隻是展覽,更像是一場文化的接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