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的團寵小嬌妻 第683章 藥膳飲品糕點比賽(上)
第二天清晨,晨光微露,空氣中還帶著一絲涼意,陳夢瑤和歐陽寒便在八點準時睜開了眼。昨晚的談話讓他們對今天的藥膳比賽充滿了期待,兩人迅速起身,換上輕便舒適的衣物,洗漱完畢後,各自飲下一杯溫潤的靈泉水,以保持精力
下樓時,彆墅裡早已是一片忙碌景象。采購的下人們剛從早市歸來,籃中滿是新鮮的山菌、野菜、有機蔬菜和活蹦亂跳的河鮮。廚房裡,幾位主廚早已在灶台前忙碌開來,鍋碗瓢盆的碰撞、切菜的“咚咚”聲交織成一首清晨的交響曲。幫工們在旁洗菜、擇菜、切配,動作嫻熟,井然有序。
陳夢瑤與歐陽寒走進廚房,微笑著對主廚說道:“今天中午我們不回來吃飯了,你們不用準備我們的份。你們自己做自己的午飯就好。”廚房裡的人全部點頭應下,歐陽寒又補充道:“晚上我們回來,飯菜儘量豐富些,多些藥膳類的清淡菜品,搭配一些滋補湯品,畢竟今天大家也都辛苦了。”
“明白,陳總,歐陽總放心,今晚一定讓你們吃得舒心又養生。”廚師們笑著回應。
交代完畢,兩人便前往飯廳享用早餐。一碗溫熱的山藥小米粥,幾樣精緻小菜,還有剛蒸好的紅棗核桃糕,簡單卻不失營養。用完餐後,他們驅車前往雲水軒宴會廳。
當車子緩緩停在雲水軒門口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佈置場景。錢皓宸正站在中央,手持對講機,指揮著工作人員掛起橫幅——“首屆中華藥膳糕點飲品創新大賽”。橫幅下方,一排排整齊的廚具台已擺放完畢,電磁爐、蒸箱、烤箱、料理台一應俱全,電源線整齊鋪設,安全標識醒目張貼。嘉賓席的桌椅按序排列,每張桌上都放著名牌與賽事手冊。不遠處,臨時搭建的休息區設有沙發、飲水機和急救箱,另外還有一個老中醫和一個西醫在裡麵待命,把所有的細節都考慮到了。
“錢經理,早啊!”陳夢瑤走過去,笑著打招呼。
“來得正好!”錢皓宸轉身,臉上帶著一貫的乾練笑容,“場地剛佈置完,就差最後除錯。”
“直播連結記得發我一下,我得發給家裡人和朋友,讓他們也看看。”陳夢瑤提醒道。
“沒問題,等會我就發你。”錢皓宸點頭,隨即指了指前排左側的位置,“給你們留了視野最好的位置,靠近評委席,方便觀看。”
陳夢瑤拉了拉歐陽寒的袖子:“走,我們坐那邊。”
兩人剛落座,現場的佈置也基本完成。八點四十分,首批嘉賓陸續抵達。首先到來的是評委團——為首的正是國內著名的中醫食療專家、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林文遠,他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手持一根紫檀柺杖,步履穩健。緊隨其後的是國內甜品界的泰鬥級人物周婉儀,她一身素雅旗袍,笑容溫婉,手中還提著一個精緻的小食盒,說是為賽後品評準備的私藏茶點。
國家級營養師趙啟明則穿著筆挺的西裝,手持平板電腦,正在覈對評分標準。此外,還有三位曾在國際藥膳大賽中斬獲金獎的名廚:擅長嶺南藥膳的蘇誌豪、精通川派藥膳的李承恩,以及以江南藥膳點心聞名的沈秋月。最後幾位則是長期深耕藥膳文化的美食評論家:《食養中國》主編吳明遠、文化專欄作家方靜,以及傳統飲食研究學者陳立仁。
媒體方麵,《美食與生活》雜誌派出了資深編輯林曉薇和攝影記者張濤,健康頻道的攝製組已架好三台高清攝像機,準備製作專題紀錄片。本地電視台美食頻道的記者小劉也帶著團隊到場,三家主流直播平台——抖音、快手、b站——均派出主播和導播,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
與此同時,林宇鑫也帶著一些朋友陸續成員抵達。他遠遠看到陳夢瑤,笑著揮手:“夢瑤!寒哥!位置不錯啊!”陳夢瑤起身回應:“林哥來啦,快坐,給你們留了後排的嘉賓區。”
九點整,燈光“唰”地一下全打在舞台中央,全場瞬間安靜下來。錢皓宸大步走上台,手握話筒,聲音乾脆利落,像清晨第一縷陽光劈開霧氣:“各位朋友,尊敬的評委老師、參賽的高手們、還有在場的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來到‘中華藥膳糕點飲品創新大賽’的現場!我是今天主持人錢皓宸,也是咱們這次活動的策劃負責人,這場味覺與智慧的盛宴,由我們悠然館全程打造!”
台下掌聲如潮,夾雜著相機快門聲和觀眾的歡呼。
他微微一笑,繼續道:“話不多說,先跟大家說說賽製。這次比賽,總共150位選手報名,個個都是有真本事的!比賽分15輪進行,每輪10人同台pk,每人有整整60分鐘時間,現場發揮、現場出餐。比賽分兩天,今天先來七輪,明天壓軸八輪,節奏緊湊,看點十足!”
他頓了頓,語氣一轉,變得專業又帶點俏皮:“評委打分看五大維度——第一,藥膳搭配科不科學,可不是隨便抓把枸杞就叫養生;第二,味道好不好,再養生也得讓人吃得下去;第三,創意夠不夠炸,能不能讓人眼前一亮;第四,營養均不均衡,彆一邊補氣一邊傷肝;第五,有沒有文化味兒,能不能吃出點東方智慧來。這五條,缺一不可!”
台下有人點頭,有人掏出小本本記重點。
“獎品方麵,咱們也玩點不一樣的!”錢皓宸提高了音量,“第一名,不是一個人!是兩位!雙冠軍!每人除了拿5000元現金大獎,還能拿到我們悠然館的鑽石會員卡一張——我們店鋪全場消費打七折。”
“二等獎四位,每人3000元獎金
黃金會員卡,日常消費打八折;三等獎六位,每人2000元
普通會員卡,全店鋪的消費打九折。”
他話鋒一轉,眼神亮了起來:“但重點來了——不管你今天拿不拿獎,隻要參與,就能加入我們‘新品共創計劃’!什麼意思?就是接下來每個月,你可以提交自己研發的藥膳點心或飲品,如果產品上線後客戶品嘗後反響熱烈,售賣得很好,直接獎勵2萬元現金!而且,從那個月開始,你還能拿每月銷售額的1%作為分成,持續到賬,相當於躺著也能賺!”
台下一片嘩然,不少人眼睛都亮了。
“所以啊,彆覺得沒拿獎就白來一趟。”他笑著指了指自己,“比賽一結束,直接來找我,我帶你們去見我們老闆——陳夢瑤。她可是個爽快人,談得攏,當場就能簽合作意向。說不定,今天你帶來的那道點心,下個月就出現在我們的悠然館的選單上,被成千上萬人打卡種草。”
他舉起話筒,聲音鏗鏘:“現在,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第一輪十位選手登場!比賽——正式開始!”
話音剛落,記者們紛紛開啟直播裝置,鏡頭對準舞台與選手區。沒過多久,錢皓宸找到抖音直播的負責人,拿到了直播連結,立刻發給了陳夢瑤。
陳夢瑤開啟手機,迅速將連結轉發至“陳家親友群”和“夢瑤朋友群”,並附言:“直播開始了!大家快看,我哥也在呢!記得點讚支援~”
群內立刻熱鬨起來:
“哇!夢瑤你這排麵可以啊!”
“林教授都來了?太權威了!”
“快看快看,第一個選手開始動了!”
鏡頭轉向比賽區,第一輪十位選手已就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年輕女廚師蘇晚清,她選用茯苓、蓮子、山藥為主料,搭配蜂蜜與桂花,製作一道“玉容養顏糕”。她手法細膩,將茯苓磨成極細的粉,與山藥泥反複揉打,直至麵團光滑如脂。蒸製時,她在蒸籠底部鋪上荷葉,清香四溢。出鍋後,糕體潔白如玉,點綴金黃桂花,宛如藝術品。
另一位選手王誌偉則主打藥膳飲品,他以黃芪、枸杞、紅棗、桂圓為基礎,加入少量西洋參和蜂蜜,熬煮成“元氣四寶飲”。他特彆注重火候控製,小火慢燉40分鐘,確保藥性充分釋放卻不苦澀。最後用冰滴法冷卻,保留營養的同時提升口感層次。
還有一位來自雲南的選手李阿婻,她將當地特有的“石斛花”與糯米粉結合,製作出“石斛花香糍粑”,外皮q彈,內餡是玫瑰與蜂蜜調製的藥膳醬,入口清香回甘,評委林文遠品嘗後連連點頭:“此方溫而不燥,補而不滯,甚閤中醫‘中和’之道。”
其他選手也各展所長:有人用當歸、黨參燉雞做成迷你盅,有人以黑芝麻、核桃、桑葚製作為“三黑補腎糕”,還有人創新地將靈芝孢子粉融入飲品,搭配藍莓汁,色澤如紫霞,名為“靈芝紫露”。
每一道作品都凝聚著對藥膳文化的理解與創新。評委們認真品評,趙啟明不時在平板上記錄營養成分分析,周婉儀則特彆關注口感與甜度平衡,沈秋月對點心的造型與蒸製工藝提出專業點評。
直播間彈幕刷屏:
“這個茯苓糕太美了!我想吃!”
“黃芪飲品看著就很補,冬天必備!”
“雲南姐姐的糍粑絕了,非遺手藝吧?”
陳夢瑤看著螢幕,輕聲對歐陽寒說:“沒想到藥膳也能這麼有美感,每一道都像在講故事。”
歐陽寒點頭:“是啊,藥食同源,本就不該隻是苦口良藥。能吃得健康,又能賞心悅目,這纔是真正的養生。”
六十分鐘過去,第一輪比賽結束,選手們陸續提交作品。評委們開始閉門評分,工作人員將作品編號後呈上。評委們經過一致評論區選出了第一輪入選下場比賽的人,寫在了本子上。接著他們出來後繼續下一輪比賽。
進行到第二輪時,一位中年廚師陳國棟引起全場關注。他選用《黃帝內經》中的“五穀為養”理念,以小米、糙米、黑米、燕麥、薏仁五穀為基礎,加入茯苓、白術、陳皮,蒸製成“健脾五穀糕”。他堅持古法石磨研粉,手工揉製,每一塊糕點都刻有“和”字紋樣,寓意“陰陽調和”。
林文遠品嘗後讚不絕口:“此方配伍嚴謹,五穀養脾,輔以健脾祛濕之藥,實為居家養生佳品。若能推廣至社羣食堂,必有益於大眾健康。”其他評委同樣讚不絕口。
全場掌聲雷動。
接下來還有林萱,她選用茯苓、山藥與蓮子研磨成粉,搭配蜂蜜與糯米漿,製作出一款“清心茯苓糕”。她動作嫻熟,先將藥材低溫烘乾,再以石磨細細研磨,確保藥性不流失。隨後,她將混合粉漿倒入桂花模具中,以蒸汽慢蒸十五分鐘,出鍋時糕體潔白如玉,表麵浮著淡淡金桂,清香撲鼻,彷彿將秋日庭院搬入了舌尖。
緊隨其後的是年輕中醫師出身的陳子陽,他帶來的是“枸杞黃精益氣飲”。他精準把控時間,先將黃精切片燉煮出膠質,再加入寧夏枸杞與少量甘草提味,最後以文火熬製二十分鐘,過濾後加入溫水調和。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不到四十分鐘便完成。飲品呈琥珀色,入口甘潤,既補氣養陰,又不失飲品的清爽口感,令人耳目一新。
還有甜品師蘇小滿,她大膽嘗試“玫瑰陳皮山楂酥”。她將陳皮與山楂熬製成酸甜適中的內餡,包裹入以玫瑰粉調色的酥皮中,層層疊疊擀壓成型,烘烤十五分鐘。出爐時,酥皮金黃微裂,玫瑰香氣與陳皮回甘交織,不僅開胃消食,更帶來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在第二輪比賽裡,各位參賽選手接連動手製作了形形色色的藥膳美食,有香甜軟糯的茯苓雪露糕、酥脆可口的黃芪蜜棗酥、晶瑩剔透的枸杞菊花水晶糕,還有香氣撲鼻的玫瑰阿膠桂花糕;飲品方麵也毫不遜色,像滋補養生的靈芝安神露、營養豐富的五穀元氣飲,以及清爽解膩的金銀花薄荷清涼露等等,足足十種特色佳品。這些美味擺滿一桌,看得人目不暇接,就連評委們都犯了難——每種都風味獨特、口感上佳,實在難以抉擇該給哪一道打出高分。
與此同時,直播觀看人數已突破五十萬,抖音平台的主播激動地喊道:“家人們!這已經是我們今天熱度最高的賽事了!快點關注,彆錯過後續精彩!”
陳夢瑤靠在椅背上,輕歎一聲:“這些糕點飲品看得我都饞了。你說晚上咱們能不能嘗嘗這些點心?”
歐陽寒笑了:“等比賽結束,把這些參與比賽做出來的作品全部帶走,咱們在家和手工藝人們慢慢品嘗。”
她眼睛一亮:“這主意好!尤其是那個石斛糍粑,必須安排!”
陽光透過雲水軒的玻璃穹頂灑落,照在每一張專注的臉上。這場藥膳之賽,不僅是技藝的較量,更是文化與健康的傳承。而此刻,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