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的團寵小嬌妻 第758章 藝術館大受歡迎
陳夢瑤帶著劉小華、譚校長、王非、林一峰、張健、李科勤和張友幾位明星,緩緩走完藝術館二至四樓的各個功能區域。從陳列著古琴與唐琵琶的古代樂器展廳,到現代電子合成器與爵士鼓並置的音樂練習室;從舞者翩躚起舞的寬敞舞蹈排練廳,到戲曲班學員咿呀學唱的粵劇訓練房;再到雜技演員翻騰跳躍的空中吊環區,以及魔術師在鏡麵迷宮中反複演練幻術的秘密空間——每一處都散發著濃厚的藝術氣息與蓬勃的生命力。
明星們一邊參觀,一邊驚歎於這座藝術館的規模之大、分類之細、氛圍之專業,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更有甚者當場即興哼唱幾句,引來過來的客人驚歎不已。
參觀結束後,陳夢瑤微笑著詢問大家的需求:“各位老師一路辛苦了,接下來我帶你們去五樓的休息區稍作歇息。那邊是專為演出藝員們準備的宿舍樓,環境安靜舒適,有獨立衛浴和茶水間,你們可以先放鬆一下。”眾人點頭稱謝,跟隨她乘電梯上了五樓。進入休息區後,陳夢瑤貼心地為大家倒上溫熱的花茶,隨即拿出筆記本,認真記錄今晚演出的相關安排。
“為了更好地協調節目流程,我想先瞭解一下各位打算演唱的曲目,以及希望出場的時間段?”她語氣溫和卻條理清晰。劉小華率先開口:“我第一個唱吧,在古箏表演之後接一首《恭喜發財》,既是喜慶也是祝福,祝賀夢瑤姐藝術館盛大開業!”陳夢瑤笑著記下,“好主意,傳統與現代呼應,寓意吉祥。”
譚校長接過話茬:“那我就來點節奏感強的,《愛情陷阱》,放在中間段熱場最合適。”王非則沉穩地說:“我在現代舞之後唱《清風徐來》,剛好承接那種流動的情緒。”林一峰想了想說:“小品過後觀眾情緒輕鬆,我唱《如果時間來到》應該能引發共鳴。”
張健笑著說:“我跟東山少爺風格相近,等詩歌朗誦完我來一首《身體健康》,圖個吉利。”李科勤立刻接道:“那我就緊跟其後,來一首《紅日》,把氣氛再往上推一把!”張友則神秘一笑:“我壓軸獨唱一首《總有一天等到你》,最後咱們所有人一起合唱《明天會更好》,給今晚畫個圓滿句號。”
陳夢瑤一邊快速記錄,一邊點頭讚許:“這個編排非常流暢,情感遞進自然,既有個人風采,又有集體溫度。”她說著,掏出手機聯係二哥,調出初步擬定的節目單,列印出來遞給幾位藝人過目。大家對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微調,最終達成一致。陳夢瑤鄭重承諾:“我會把你們的節目精準插入,並預留足夠的換裝和候場時間。稍後我還要確認胡芳、東山少爺和張靜軒那邊的情況,確保整體節奏順暢。”
交代完畢,她起身說道:“你們先好好休息,我去樓下看看今天的客流情況,中午前再來帶你們用餐。”劉小華擺手笑道:“夢瑤你去忙吧,我們自便就好,彆太操心。”陳夢瑤感激一笑,轉身離開休息區,步入電梯,緩緩降下一樓。
剛出電梯,她立刻撥通了張靜軒的電話。“靜軒,你們大概什麼時候到?晚上準備唱什麼?”電話那頭傳來爽朗的聲音:“我們計劃下午四點左右到,我就唱那首《斷點》,簡單直接,適合暖場。”接著她又聯係胡芳,對方笑著說:“我唱《不要墨爾本的翡翠》,名字特彆,內容也有深意,挺契合今天這種文化場合的。”
最後是東山少爺,他不僅確認了自己將獻唱《廣市好》,還興奮地告訴她:“今晚我還請了一位特彆嘉賓——林怡!他是廣市知名的dj歌手,主持電台節目《天生快樂人》,人氣很高。一聽我說你這兒有演出,立馬表示要來捧場,他說想唱《今天應該很高興》,表達對藝術館開業的祝福。”
陳夢瑤聽罷欣喜不已:“太好了!林怡老師能來真是榮幸,我就把他列為神秘嘉賓寫進節目單,增加一點驚喜感。你們的歌曲我會合理安排位置,稍後把最新版節目單發給你們,如果有任何調整意見隨時告訴我。”三人紛紛表示沒問題,合作愉快。
結束通話電話後,陳夢瑤並未停歇,緊接著撥通了哥哥陳飛揚的號碼。“二哥,滬市的藝員團隊到了嗎?到了的話直接帶他們來五樓休息。”陳飛揚回應:“我已經在去接他們的路上了,預計一個小時內抵達,到時候統一安排上樓。”“好的,那你辛苦了,到了通知我一聲。”陳夢瑤說完,收起手機,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向藝術館中央大廳。
大廳內人流如織,漢服體驗區排起了長隊,不少遊客身著唐製齊胸襦裙或明製馬麵裙,在她弟弟陳家俊指導下擺拍古風寫真;會員諮詢台前,幾位年輕人正認真填寫資料辦理會員卡,享受專屬優惠;藝術品售賣區更是熱鬨非凡,手工陶瓷、刺繡團扇、名家書畫等文創產品備受青睞,收銀台前不時響起掃碼支付的提示音。
陳夢瑤緩步走向臨時擔任接待工作的幾位長輩,腳步輕盈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她微微俯身,語氣溫柔而關切:“各位叔叔、舅舅們,今天人流量怎麼樣?比我們預估的多還是少?”話音剛落,陳四叔便抬起頭來,臉上綻開一抹爽朗的笑容,眼角的皺紋都像是被喜悅撐開了:“超出預期太多了!截止到現在,入場人數已經突破兩千大關,現場購票的比例占了三成左右。更沒想到的是,漢服拍攝預約早就滿了,我連臨時叫了幾個親戚過來幫忙都不夠用,排隊的人都在問能不能加場。”
陳夢瑤眼睛一亮,心中湧起一陣欣喜,但仍沉穩地繼續追問:“那會員卡辦了多少張?”
“快一百張了!”陳四叔回答得乾脆利落,“而且大多數都是帶著孩子的家長,看得出來,他們真的很認可咱們這裡倡導的藝術教育理念。”
聽到這番話,陳夢瑤輕輕點了點頭,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這份認可,遠比數字本身更讓她動容。
“那藝術品銷售情況呢?”她又問。
“目前銷售額有八萬多,勢頭很不錯。”另一位舅媽接過話頭,語氣中透著興奮,“最暢銷的是那套‘嶺南四季’主題瓷盤,幾乎每進來一家人都會駐足欣賞,不少人當場就買了。還有張老先生的水墨扇麵也特彆受歡迎,已經賣出去十幾把了,好多遊客說要帶回去當伴手禮。”
正說著,一位身穿靛藍紮染長裙的母親牽著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女孩走了過來,神情略顯急切:“您好,請問下午有沒有兒童陶藝體驗課?”
陳夢瑤立刻迎上前去,聲音清亮而親切:“有的,兩點鐘準時開始,現在還有五個名額,您要是現在登記,完全來得及參加。”
母親頓時喜上眉梢,連忙掏出手機準備記錄資訊,小女孩則在一旁蹦跳著拍手:“媽媽,我要做小花瓶!”
不遠處,兩名大學生模樣的女生正站在一幅大型裝置藝術前拍照,一邊討論著觀展感受。
“這裡真的太適合拍照了!”其中一個感歎道,“尤其是這些展品區的佈景,光影搭配得太巧妙了,隨便一拍就是大片,發朋友圈絕對爆讚!”
另一個點頭附和:“不隻是拍照好看,二樓的音樂室,陳列了那麼多樂器——古箏、琵琶、笛子、二胡……我都想立刻報名學一種。就是不知道課程怎麼收費,有沒有試聽課?”
這些細碎卻真實的反饋,像春風拂過湖麵,在陳夢瑤心底蕩起層層漣漪。她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隻是將每一句話默默記在心裡。她知道,這座傾注了無數個日夜心血的藝術館,終於在這個陽光灑滿庭院的清晨,真正地“活”了過來。它不再僅僅是一座靜謐的建築,不再是圖紙上的構想或賬本裡的支出,而是一個承載夢想、激發靈感、連線人心的文化空間——一個能讓普通人觸控藝術溫度的地方。
她迅速從包裡取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翻開空白頁,筆尖飛快滑動:
1.
增加下午漢服攝影場次,至少再增設兩場;
2.
補充陶藝材料包庫存,聯係供應商明日送貨;
3.
召集上次那群在家做手工藝品的手工藝人進館教學,特彆是剪紙、漆藝和編織類;
4.
製作詳細價目表:包括各類藝術課程費用、展覽區藝術品售價、紀念品定價、未來演出入場費、外派表演收費標準等,務必公開透明;
5.
將漢服租賃與拍攝服務的價格公示於入口處醒目位置。
寫完後,她抬起頭,目光穿過玻璃穹頂,望向那一片澄澈明亮的天光。陽光如金線般傾瀉而下,照亮了展廳中央那尊由本地藝術家創作的銅鑄鳳凰雕塑。她的嘴角緩緩揚起一抹堅定的微笑——今晚的開幕演出,將是這座藝術館靈魂的第一次完整綻放。而她,必須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完美無瑕。
她拿出手機,撥通了林宇鑫的號碼。電話接通後,她簡潔明瞭地說:“你們現在能過來一趟嗎?我在主廳這邊,有些事需要和你們商量。”
不到十分鐘,林宇鑫便帶著周洛川及其他十幾位團隊成員從展覽區走了過來,個個神采奕奕,顯然也被今天的熱鬨氛圍感染。
“情況比想象中好太多了。”陳夢瑤開門見山,“今天已經有大量遊客報名參加藝術體驗課,雖然我手上有一些簽約藝員可以教學,但人手明顯不夠。我希望你們能在接下來幾天安排之前提到的那些藝員先過來開設短期教學班,尤其是書法、國畫、民樂這幾項最受歡迎的課程。”
林宇鑫點頭:“沒問題,我馬上聯係。”
“這些人以後不僅要參與日常表演,還要承擔教學任務。”陳夢瑤補充道,“這幾天我會按小時結算報酬,等這陣忙完了,我們再坐下來談長期合作和待遇問題。另外——”她頓了頓,“如果你們還認識藝術院校即將畢業的學生,尤其是美術、音樂、舞蹈專業的,也幫我留意一下。我可以提供穩定的工作機會,待遇絕對不會虧待他們。他們不僅能定期參與演出,還能加入教學團隊,甚至協助策展。”
周洛川插話:“攝影和化妝這塊也需要人吧?漢服區那麼火,肯定得配專業團隊。”
“正是!”陳夢瑤眼睛一亮,“還得麻煩你們幫忙找幾位專業攝影師和化妝師,最好是擅長傳統造型的,負責漢服拍攝區域的服務。另外,我也需要6到8名收銀員和服務員,主要在展覽區介紹產品、解答遊客疑問、推廣會員卡和服務專案。工資我們可以麵議,關鍵是態度好、有親和力、懂基本藝術常識。”
林宇鑫拍拍胸脯:“交給我們!保證一週內全部搞定。”
“那太好了。”陳夢瑤笑了,“到時候一定請你們吃飯,好好慶祝一番。”
交代完事項,已是中午時分。陳夢瑤看了看時間,說道:“我已經在上次慈善拍賣那家酒店訂好了包間,午飯就請大家一起去吃。還有幾位明星也會到場,雖然他們可能不會久留,但昨晚答應會給大家簽名照作為感謝禮物。晚上咱們再去雲水軒聚一聚,慶祝今晚開業成功。”
眾人紛紛應允,陸續朝門口走去。臨行前,林宇鑫回頭笑道:“夢瑤,你這節奏快得我們都跟不上了,不過看著藝術館這麼紅火,值了!”
送走他們後,陳夢瑤轉身對身旁兩位助手說:“你們在這兒等一下,我去上麵接幾位重要嘉賓下來——劉小華、王非、譚校長、張友、張健、李科勤、林一峰,還有他們的助理。我們一起過去吃飯。”
十分鐘後,電梯門開啟,一行人氣度不凡地走出。劉小華穿著一身素雅的亞麻套裝,笑著打招呼:“夢瑤,恭喜啊!剛在樓上看了整個場館,真是驚豔,每一處細節都能看出用心。”
“謝謝劉老師。”陳夢瑤恭敬地迎上前,“您能來,是我們最大的榮幸。”
王非則調侃道:“我本來隻想來看看熱鬨,結果一進門就被那組‘山水之間’的陶藝作品吸引住了,差點忘了吃飯。”
譚校長扶了扶眼鏡,認真地說:“這裡的教育意義非常深遠,尤其對孩子審美能力的培養,是課本無法替代的。”
張友環顧四周,感慨道:“這纔是真正的文化落地,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讓人願意走進來、留下來、還想再來的空間。”
眾人邊走邊聊,氣氛融洽。陳夢瑤心中暖流湧動。她知道,今天的成功隻是一個起點。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她已不再孤單。有家人支援,有朋友相助,更有無數期待的眼神注視著這座新生的藝術殿堂。
她抬頭望向天空,白雲悠悠,彷彿也在為這一刻祝福。而她,將繼續前行,讓藝術之光照進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