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王朝權宦 > 第104章 是和還是戰 難測帝王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王朝權宦 第104章 是和還是戰 難測帝王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顧衝撓撓腦袋,訕笑道:“國之事我一無所知,不敢亂言。”

寧王和藹笑道:“隻你我二人,但說無妨。”

顧衝思考了一下,試探說道:“戰爭勞民傷財,苦難的終是百姓。萬事和為貴,若是能不打仗自然是好的。”

“你的意思也是主和了。”

顧衝點點頭,寧王憤恨道:“怒卑部落日漸強大,若不出兵打了這仗,他們隻會更加得寸進尺,我邊境將永無寧日。”

“那兩國國力相比,又如何呢?”

“自然是我們強盛與怒卑。”

“那既然勝券在握,又為何還有主和的呢?”

“太子一黨執意主和,一來如你所說,戰爭起難免生靈塗炭。二來,我們東麵還有一個齊國。”

顧衝明白了,淳安帝既然有和親的打算,看來他是更傾向於議和了。

“剛剛九公主說起,欲與怒卑和親。”

寧王點點頭,“兩國和親可穩固江山,六公主前年便和親去了齊國。”

“那為何怒卑不嫁公主來我國?”

寧王忽然笑了出來,瞟了一眼顧衝,“現如今成年皇子中隻有太子我們三人,都已成家,怒卑人生性狂傲,怎麼會嫁公主過來做側室呢?”

原來這樣,顧衝吐了下舌頭,怪就怪淳安帝,早生多生不就解決了問題。

“寧王,既然有和親訊息傳出,就說明皇上更傾向於議和,太子必是附和皇意才主和的。”

寧王連連點頭,麵上略帶愁容,“這也是我未進言所在,與怒卑議和有失我大國身份,我國公主嫁去怒卑部落之中,更會使天下人恥笑。”

“那既然太子附和皇意,宣王又怎會不知?他又為何主戰呢?”

“宣王秉性桀驁,性情剛烈,不肯屈於人下。在這點上我還是很欽佩他。”

顧衝點點頭,他對宣王並不瞭解,聽寧王這樣一說,倒也算條漢子。

“這麼說來,寧王心中也是主戰了?”

寧王看了一眼顧衝,緩緩點了點頭。

“既然主戰,你就應該與宣王站在一起,一同說服皇上。”

寧王慢慢搖頭,苦笑道:“與他們相比,我人微言輕,父皇從來不會接納我的意見。既然父皇與太子都主和,我又何必惹父皇不悅呢?”

顧衝反駁道:“寧王,有句話我說了你彆生氣。世人皆可輕視於你,唯有自己,不可輕視自己。”

寧王挑起眉頭,漸漸聚攏在一起。

“事關國家大事,你身為皇子,怎能不為皇上分憂?每每此時你便唯唯是諾,久而久之即使你所說得對,誰又會信得了你呢?”

“宣王敢於直言覲見,這是忠君愛國之勢。寧王卻瞻前顧後,這與太子等人取悅皇上,有何之分?”

顧衝越說越氣,早已忘了寧王身份,言語犀利,絲毫沒給寧王留下臉麵。

寧王臉上有些掛不住了,皺眉問道:“你不是也主和嗎?”

“那是我不知事情原委,若是隻有和親才能議和,將九公主嫁去怒卑部落,寧王你於心何安啊?為公為私,都不能和親。”

寧王沉默不語,顧衝的話雖說得刻薄,字字誅心,但卻合了他的心意。

如果顧衝一味隨心奉承,寧王要他何用?

“小顧子,你說得不錯,我受益頗深啊。”

顧衝眨眨眼睛,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施禮道歉。

“寧王勿怪,我口無遮攔,冒犯了寧王。”

寧王笑著擺擺手,欣慰笑道:“我不但不怪你,還要謝謝你,謝謝你提醒了我該怎麼做。”

顧衝偷眼看了一下寧王,見他似乎真的沒有生氣,跟著也鬆了口氣。

這才發現,自己額頭已經冒出冷汗。

“對了,你說鳳陽商賈聯名上書一事,進展如何了?”

“這幾日我並未出宮,等閒時我去看看,若有訊息自會稟告寧王。”

寧王點點頭,拍了拍顧衝肩膀,“有幸有你,我必不負你。”

顧衝咧嘴笑了,寧王也笑了起來。

從擷蘭殿出來,寧王若有所思向宮外走著。顧衝的話回蕩在他耳邊,如洪亮鐘聲一般,震醒著他那顆沉寂的心。

“寧王殿下。”

一聲輕喚將寧王從思考中拉了回來。

寧王定睛一看,是一名太監擋在了他身前,但他卻不認識這太監。

“可有事?”

那太監躬身道:“皇上在玉經閣誦經,請寧王前去陪伴。”

“哦?”

寧王眉頭微皺,父皇選在玉經閣見自己,一定是另有事情。難道,與今天朝堂之事有關?

“你怎知我在這裡?”

“回寧王殿下,奴纔去了芷嫻宮,宮人說您離開了,奴才正準備出宮去府上請您,宮門守衛言說未見寧王出宮,奴才便來了這裡。”

寧王淺笑出來,看來自己的行蹤就連宮中太監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請公公引路。”

“寧王請。”

太監在前麵引路,寧王跟在身後,向禦花園方向走去。

淳安帝端坐在書案之後,拿著一本書籍正在熟讀。閔瑞閔公公伺候在側,另有兩名太監把守在門外。

“啟稟皇上,寧王殿下來了。”

閔瑞看向淳安帝,淳安帝輕輕頷首,閔瑞便疾步過去,將門開啟。

“老奴參見寧王殿下。”

“閔公公免禮。”

“殿下請進,皇上已經等你多時了。”

寧王給閔瑞施禮,雖說他身為皇子,可閔瑞德高望重,在他麵前就是太子也不敢不禮。

“兒臣參見父皇。”

寧王一提衣擺就要跪拜,淳安帝隨意一揮手,道:“免了,坐過來吧。”

閔瑞從一旁搬來一把椅子,放在書案右側。寧王就規矩地坐在了這裡。

淳安帝依舊看書,似乎意猶未儘。寧王看著淳安帝,也不敢出聲,靜靜等待。

足足過了一盞茶時間,淳安帝纔打了個哈欠,將書籍合上放在書案之上。

“震軒,你可去了芷嫻宮?”

“是,父皇,兒臣退朝後去了母妃那裡,用了午膳後才離開。”

“那你母妃有沒有跟你說起,與怒卑和親之事?”

寧王頷首道:“母妃說起過。”

淳安帝目光忽變,話語淩厲起來,一字一句問道:“你,也讚同和親嗎?”

寧王心頭猛然一顫,抬頭望向了淳安帝。

若是半個時辰前,寧王肯定會回答讚成和親。和親是淳安帝所定,寧王是絕不會違背父皇意思的。

但是現在,他卻改變了主意。

顧衝的話再次響起,使他改變了念頭。

“父皇,兒臣不讚成和親。”

淳安帝沒有出聲,緊盯著寧王,室內空氣猶如凝固一般,沒有半點聲音。

“你為何不讚成和親?”

片刻過後,淳安帝才開口相問。語氣略緩一些,但目光卻更加犀利,直盯寧王。

寧王朗聲道:“我大梁乃是中原泱泱大國,怒卑不過是塞外遊弋部落,兒臣認為,怒卑沒有資格與我國和親?”

淳安帝嗬笑出來,慢聲道:“怒卑雖小,但卻戰力彪悍,時而犯我邊界,百姓苦不堪言。若不和親,你可還有解決辦法嗎?”

“正如宣王所說,大兵壓境,與其一戰,如此才能彰顯我大國之威。”

淳安帝緩慢搖頭,含笑問道:“怒卑善騎,又來去無蹤。我大兵前去,他們若是不戰而去,又當如何?”

“這……”

寧王皺眉苦思,淳安帝說得不錯,兵馬一動必將耗費軍需,到時怒卑人馬撤去,自己隻能是白白浪費糧草。

“我朝曾數次北征怒卑,皆是無功而返。震軒,你可知為何嗎?”

“兒臣略知一二。怒卑地勢平闊,不利於步兵作戰。而我朝則多以步兵為重,不及怒卑馬上優勢。”

淳安帝點點頭,接著道:“不錯,而且怒卑一族遊牧草原,又無多少城池,即便我們攻打下來,也無堅守的價值,與其開戰得不償失啊。”

這就是淳安帝犯難之處。

忍,則邊境百姓頻受侵犯,苦不堪言,有失大國顏麵。戰,怒卑一族不與你正麵交鋒,四處遊擊,空耗錢糧。

還有最重要一點,梁國的東麵,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齊國。

淳安帝重重歎了一聲,從座椅上起身,在玉經閣內踱步起來。

寧王也站了起來,目光追隨著淳安帝的身影。

“震軒,你既不讚成和親,為何今日朝上,卻不言戰?”

寧王低首上前幾步,道:“父皇,兒臣資曆尚淺,不敢在朝上亂言。”

淳安帝一聽這話,臉色微惱,嗔怒道:“有何不敢?你身為皇子,理應為國分憂。若連你都不敢,難道讓朕指望那些外官嗎?”

“父皇教訓的是,震軒知錯了。”

寧王反應夠快,急忙低頭認錯。

“既然知錯,那你說說,此事該如何辦?”

寧王答道:“兒臣認為,議和為上,北伐為中,和親為下。”

淳安帝緊了下眉頭,轉頭將目光望向寧王,緩和語氣道:“細細說來。”

寧王思忖片刻,朗聲道:“自古以來和親皆是弱國之舉,若我們與怒卑和親,恐天下百姓恥笑,有損國威,實為下策。戰爭雖勞民傷財,生靈塗炭,但卻可平定北方,揚我國威。不得已而為之,故為中策。而好言勸之,以理說服,兵不血刃使兩國邊界祥和,才為上策。”

淳安帝笑了笑,寧王說得不錯,可是,說和若這般容易,誰還會發起戰爭呢?

“如何說和?”

“派遣使者前去怒卑,以利害關係遊說,使其不敢再對我邊界進犯。”

“哈哈……”

淳安帝大笑起來,輕輕搖頭道:“震軒啊,你想法雖好,卻難以如願。這怒卑族人生性狂傲,又如何會對我們言聽計從?若是得不到好處,他們又怎會安心塞外?”

“父皇,事無絕對,更在人為。”

寧王的這句話說得堅定,倒讓淳安帝對他另眼相看。

“太子讚同和親,震允決意一戰,而你,卻要遊說議和……”

淳安帝露出了一抹耐人尋味的笑容,輕輕點了點頭,眼中多了一份期望。

“震軒啊,若真如此,你可願為朕分憂?”

寧王心中慌了一下,但淳安帝話已說到這個地步,不接肯定是不行了。

“兒臣願為父皇分憂。”

淳安帝很滿意,讚賞點頭,“很好,記住自己說過的話,你先下去吧。”

“兒臣告退。”

寧王走後,閔瑞來到淳安帝身旁,躬身道:“皇上,您累了,回宮歇息吧。”

淳安帝淡淡應了一聲,問道:“閔瑞,你說震軒如何?”

閔瑞賠笑道:“寧王溫潤如玉,學識淵博,待人又和善……”

“我不是問這些,我是問,他對國事的見解。”

閔瑞急忙緘口,國之事,非他所能言。

淳安帝似是自語,又似是說與閔瑞,“震允性情雖急躁,但卻可當機立斷。而震軒雖沉穩,遇事卻過於寡斷。如此看來,還是太子更為穩重一些。”

“皇上,依老奴看,三位皇子皆是人中龍鳳,非常人可及。”

“可是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決策各不相同啊。”

“皇上,恕老奴冒昧,您真的想要和親嗎?”

淳安帝淡淡一笑,丟去一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眼神。閔瑞久在他身邊,就像老狐狸成精一樣,立刻明白了淳安帝的心意。

到了傍晚,小春子回來了。

“顧公公,今日我在禦淨房一日,可真是忙死人了。”

顧衝問道:“發現什麼了嗎?”

“何掌事去了禦淨房,與曲公公兩人在屋內交談了一刻鐘,隨後兩人又進了那個廂房,出來後我見他麵露笑意,似乎很高興的樣子。”

“還看到了什麼?”

“他還與殷公公說了話,不過隻說了幾句,便離開了。”

“那曲公公呢?他都做了什麼?”

“曲公公倒是沒做什麼,兩人出來後就沒再進去過。”

顧衝眯起眼睛,何掌事與曲公公去了廂房,也就是存放命根子的那裡。他們去哪乾嘛?難道是在那裡做了什麼手腳?

“好,我知道了,你也辛苦一天,早些歇息吧。”

小春子點點頭,告辭退了出去。

顧衝覺得這裡麵肯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隻不過現在他沒有發現。想要知道也不難,隻要再去一次禦淨房就是了。

入夜後,顧衝獨自一人從擷蘭殿溜了出來,一路謹慎來到禦淨房門外,將臉蛋貼在門上傾聽了片刻。

禦淨房內沒有任何動靜,顧衝心中竊喜,將手伸進了靴內。

就在這時,一個黑影出現在他身後。緊接著,一聲大喝從他身後傳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