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魏砥 > 第135章 遺恨長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魏砥 第135章 遺恨長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

陳暮率三千精銳脫離主戰場,如一支離弦的利箭,直刺劉備逃竄的方向。馬蹄踏過染血的草地,掠過驚惶四散的人群,所有擋在麵前的潰兵都被無情地衝散、碾碎。他的目標隻有一個——劉備!

沿途的景象觸目驚心。丟棄的輜重、倒斃的牲畜、與家人失散的老弱婦孺的哀嚎,共同構成了一幅亂世流離圖。但陳暮的心如同他懷中的砥石般冷硬,目光死死鎖定前方那支雖然狼狽卻仍在移動的小股隊伍,那麵殘破的“劉”字旗在煙塵中若隱若現。

“加速!休要走脫了劉備!”陳暮厲聲喝道,手中馬鞭猛抽,戰馬吃痛,速度再快一分。三千鐵騎捲起滾滾煙龍,距離劉備的隊伍越來越近。

已經可以看清對方倉皇回顧的臉龐,甚至能感受到那份絕望與驚懼。陳暮甚至已經能辨認出被張飛等將簇擁在中間,那個雖然狼狽卻仍試圖保持鎮靜的身影。

“劉備授首!”陳暮舉起長槊,聲震四野,身後騎兵齊聲呐喊,殺氣沖天,眼看就要將這支窮途末路的隊伍徹底淹冇。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側前方的丘陵之後,陡然響起一陣沉悶而急促的戰鼓聲!

“咚!咚!咚!”

鼓聲未歇,一麵巨大的“關”字旌旗猛地自丘陵後揚起,緊接著,無數頭裹黃巾、身著雜亂皮甲,卻手持明晃晃刀矛的士卒如潮水般湧出,瞬間占據了前方的有利地形,弓弩齊備,刀盾森然。隊伍中央,一員大將,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手持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不是關羽又是誰?!

他竟然不在益陽牽製於禁、李典,而是神兵天降般出現在了這裡!

關羽鳳目圓睜,聲如洪鐘,帶著凜然不可犯的威嚴:“陳明遠!關某在此,休傷我大哥!”

其聲如雷,竟將戰場上的喧囂都壓下去了幾分。他帶來的這支生力軍雖然看似雜亂(可能包含了部分收編的蠻兵或地方武裝),但人數不下五千,且占據了地利,陣型嚴整,顯然早有準備。

陳暮猛地勒住戰馬,手臂高高舉起,身後三千騎兵令行禁止,齊刷刷停下衝擊的步伐,在原地焦躁地踏著步子,與突然出現的關羽軍遙遙對峙。

“關羽……”陳暮瞳孔微縮,心中瞬間轉過無數念頭。諸葛亮!必然是諸葛亮的謀劃!讓關羽放棄益陽,秘密潛行至此,就是為了在這最關鍵的時刻接應劉備!好深的算計,好大的魄力!

眼看煮熟的鴨子就要飛走,陳暮胸中一股鬱氣翻湧,但他深知,關羽乃世之虎將,其帶來的兵力又遠超自己,且以逸待勞,若強行衝擊,非但難以建功,自己這三千精銳恐怕也要折損於此。

“雲長,彆來無恙。”陳暮壓下怒火,聲音平靜,卻帶著冰冷的鋒芒,“劉玄德逆天而行,丞相奉詔討逆,此乃大勢所趨。雲長乃明事理之人,何不棄暗投明,共扶漢室?”

關羽丹鳳眼微眯,捋了捋長髯,傲然道:“漢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我兄弟三人,誓共生死,扶保大哥,匡扶漢室!陳明遠,你助紂為虐,今日有關某在,你休想傷我大哥分毫!”

說話間,劉備殘部已經趁機快速與關羽軍彙合,被嚴密保護起來。張飛見到關羽,更是精神大振,咆孝著就要返身再戰,被劉備死死拉住。

陳暮知道,事不可為了。他冷冷地看了被重重保護起來的劉備一眼,那眼神如冰冷的刀鋒,讓驚魂未定的劉備都感到一陣寒意。

“關雲長,今日你阻我大軍,他日沙場再見,休怪陳某槊下無情!”陳暮不再多言,調轉馬頭,“撤!”

三千騎兵後隊變前隊,井然有序,如同退潮般迅速撤離,絲毫不給關羽軍追擊的機會。紀律之嚴明,讓觀戰的關羽眼中也閃過一絲凝重。

望著陳暮軍遠去的煙塵,關羽並未下令追擊,他的任務是接應大哥,並非與曹軍主力決戰。他撥馬來到劉備麵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大哥,雲長來遲,讓大哥受驚了!”

劉備連忙扶起,淚流滿麵,緊緊抓住關羽的手臂:“二弟!若非你及時趕到,吾命休矣!”

諸葛亮此時也已從後隊趕來,羽扇輕搖,雖麵色疲憊,眼神卻依舊明亮:“主公,此地不宜久留。曹軍主力頃刻便至,速速登船,退往江夏!”

在關羽軍的護衛下,劉備一行人迅速向不遠處的漢水支流岸邊轉移,那裡,關羽早已準備了足夠的船隻。

陳暮率軍撤回長阪坡主戰場時,這裡的戰鬥已接近尾聲。

失去了主帥和核心,劉備軍殘部或降或逃,抵抗迅速瓦解。張遼的騎兵和黃忠的步卒正在清掃戰場,追亡逐北,收攏俘虜。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漂杵,繳獲的輜重、軍械堆積如山。

趙雲終究未能突破重重圍困,在力竭重傷之下,被曹軍團團擒拿。他所護的劉備幼子阿鬥,也一同落入曹軍手中。

曹操立於高坡之上,俯瞰著這片被他徹底掌控的戰場,誌得意滿。見到陳暮回來,他迎上前問道:“明遠,如何?劉備首級何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暮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麵帶愧色:“稟丞相,暮追擊至漢水之濱,眼看即將擒獲劉備,不料關羽突然率伏兵殺出,阻住去路。其軍勢大,暮兵力單薄,恐中奸計,不得已撤回。未能竟全功,請丞相治罪!”

曹操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但看到陳暮一身征塵,以及身後雖然無功卻完好無損的三千精銳,那絲不悅很快消散。他親手扶起陳暮:“明遠何罪之有?諸葛亮多謀,關羽驍勇,彼等早有準備,非戰之罪。你能審時度勢,保全兵力,已是大善。此戰,我軍已獲全勝,劉備如喪家之犬,元氣大傷,短期內再難有所作為!”

確實,長阪坡一戰,劉備損失極其慘重。隨其南逃的十餘萬軍民大半失散,精銳士卒損失超過七成,賴以起家的班底幾乎被打殘,連家小都被俘虜。雖然核心將領(劉、關、張、諸葛)得以逃脫,但可以說,其北上爭雄的翅膀已經被徹底折斷,短時間內隻能龜縮江夏,依附劉琦,苟延殘喘。

“將趙雲帶上來!”曹操下令。

很快,渾身浴血、被繩索緊緊捆綁的趙雲被押到近前。他雖身受重傷,衣衫破碎,但脊梁依舊挺得筆直,眼神桀驁不屈。

“趙子龍,朕……我素知你英勇,劉備已是窮途末路,何不歸降於我,共圖大業?”曹操起了愛才之心。

趙雲昂首,呸出一口血沫,厲聲道:“曹賊!趙雲生是劉皇叔的人,死是劉皇叔的鬼!今日有死而已,休要多言!”

曹操臉色一沉,眼中殺機湧動。

“丞相,”陳暮適時開口,“趙雲雖勇,不過一介武夫,其心難馴。殺之,不過全其忠義之名,於我軍無益。不如暫且囚禁,或可日後招降,或可用以牽製劉備。”

曹操看了看陳暮,又看了看梗著脖子的趙雲,冷哼一聲:“也罷,押下去,嚴加看管!還有那劉備之子,一併好生看管!”

處理完俘虜,曹操開始部署善後。大軍就地休整,清點戰果,同時分派兵力,收複荊南各郡縣。劉備已逃,荊南群龍無首,收複隻是時間問題。

夜色籠罩了經曆血戰的長阪坡,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血腥氣和草木燃燒後的焦糊味。曹軍大營中燈火通明,充滿了勝利後的喧囂與放鬆。

陳暮獨自一人,在親衛的護衛下,漫步在營地邊緣,遠離了那份喧囂。他腦海中不斷回放著白日裡關羽突然出現的那一幕,回想著劉備那僥倖逃脫的背影。

遺憾嗎?當然有。若能在此斬殺或擒獲劉備,曆史或將徹底改寫。

但更多的,是一種冰冷的清醒。他再一次深刻認識到,在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任何一個對手都不可小覷。諸葛亮的算無遺策,關羽的忠勇無畏,劉備那打不死的小強般的生命力……這些都意味著,未來的道路,絕不會一帆風順。

他掏出懷中的黑色砥石,在清冷的月光下,它顯得越發黝黑深邃,表麵的紋理彷彿記錄著日間的金戈鐵馬。

“砥石……不僅要承受衝擊,更要能在衝擊之後,磨礪得更加鋒利。”陳暮低聲自語。此戰,他展現了治理之才,協調之能,臨陣決斷亦算合格,但在最終的獵殺時刻,卻因力量的不足和對手的後手而功虧一簣。這提醒他,自身與麾下勢力的“硬度”和“銳度”,仍需不斷提升。

荊南即將納入掌控,如何消化這片新得之地,如何應對逃到江夏的劉備與虎視眈眈的孫權,如何平衡內部日益複雜的勢力(包括曹操派來的於禁、李典等),都是擺在他麵前的嚴峻考驗。

他收起砥石,望向東南方向,那是江夏,也是未來的戰場。他的目光堅定而深邃。

這一戰,打斷了劉備的脊梁,但亂世,還遠未結束。他這塊曹操麾下的荊北砥石,需要在新的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軍大帳傳來曹操召集眾將議事的命令。陳暮整理了一下衣甲,深吸一口帶著血腥味的夜風,邁著沉穩的步伐,向著那燈火最盛處走去。

屬於陳暮的征程,還很長。而經此一役,他的名聲與權柄,必將隨著這場大勝,再次響徹中原。

喜歡魏砥請大家收藏:()魏砥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