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砥 第429章 雛鳳離巢
-
---
陳砥的病情日漸好轉,雖然依舊虛弱,但已能勉強下床行走,蒼白的臉上也漸漸有了血色。建業城因公子康複而帶來的喜悅氣氛尚未散去,鎮南大將軍府的書房內,一場關乎江東未來的密議正在進行。
陳暮、龐統、徐元三人圍坐,燭火映照著他們凝重的麵容。
“砥兒此番遭劫,雖僥倖得脫,然已暴露我江東內部隱患之深,及曹魏手段之毒辣。”陳暮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後怕與決絕,“建業看似固若金湯,實則暗流洶湧。孫氏舊部、北地細作、乃至某些心懷叵測之徒,皆可能成為下次陰謀的棋子。砥兒留在此地,太過危險。”
龐統撚鬚沉吟:“主公所慮極是。公子乃國本,不容再有閃失。然,若將公子送往他處,何處可保萬全?且需不引人注目,以免打草驚蛇。”
徐元眼中閃過智慧的光芒,緩緩道:“主公,元直有一地,或可考量——荊南,趙雲趙子龍將軍處。”
陳暮目光一凝:“子龍處?”
“正是。”徐元分析道,“其一,子龍將軍忠勇無雙,沉穩持重,更兼武藝超群,由其護衛公子,安全無虞。其二,荊南之地,雖處前沿,然西有子龍坐鎮,東有雲長公威震江北,北麵曹真被牽製於五丈原,實則相對安穩。其三,公子自幼慕子龍將軍忠勇,常以其為榜樣,前往荊南,正可遂其心願,於軍旅中加以磨練,對其成長大有裨益。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徐元頓了頓,壓低聲音:“交州乃我江東根基,財賦重地,然地處南疆,蠻族眾多,曆來需重將鎮守。子龍總督西線,兼顧荊南、交州防務。若公子名義上前往‘遊學’、‘觀摩軍務’,實則置於子龍將軍羽翼之下,既可保安全,亦可藉此機會,讓公子熟悉交州情勢,潛移默化中,穩定交州人心,震懾潛在宵小!此乃一石二鳥之策!”
陳暮聞言,眼中精光大盛。徐元此計,不僅考慮了陳砥的安全,更兼顧了對後方的穩固和繼承人的培養,可謂老成謀國!
“元直此計大善!”龐統也撫掌讚同,“將公子置於子龍這等絕對可靠且能力超群的大將身邊,遠離建業是非之地,又可曆練其才,穩固交州,確是眼下最佳選擇!”
陳暮沉思片刻,重重一拍桉幾:“好!便如此決定!此事需絕對機密,對外隻稱砥兒大病初癒,需遠離喧囂,靜心休養,前往荊南觀摩學習。具體安排,由士元、元直你二人親自負責,務必萬無一失!”
決定已下,陳暮來到陳砥的寢殿。經過此番劫難,年僅十二歲的陳砥眉宇間似乎多了幾分超越年齡的沉靜。他正由侍女扶著,在院中緩緩行走,活動筋骨。
“父親。”見到陳暮,陳砥欲行禮,被陳暮快步上前扶住。
“我兒身體未愈,不必多禮。”陳暮拉著兒子在院中石凳坐下,端詳著兒子仍顯蒼白的小臉,心中百感交集,“砥兒,此次你受苦了。”
陳砥搖搖頭,眼神清澈而堅定:“讓父親和母親擔憂了。孩兒無事,隻是……覺得自己太冇用,若非華佗先生,險些……”
“莫要胡說!”陳暮打斷他,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此事非你之過,乃為父疏於防範,致使宵小有機可乘。”
他頓了頓,語氣轉為溫和:“砥兒,你素來仰慕子龍將軍,常言其白馬銀槍,忠勇無雙。為父欲讓你前往荊南,跟隨子龍將軍學習軍務,觀摩邊防,你可願意?”
陳砥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激動的紅暈:“真的嗎?父親!孩兒願意!孩兒定當用心學習,絕不辜負父親期望!”他自幼聽慣了趙雲的傳奇,對那位常山趙子龍嚮往已久,此刻聽聞能親往其麾下,病弱的身體裡彷彿都注入了一股活力。
看著兒子眼中重燃的光彩,陳暮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不捨與擔憂。他柔聲道:“荊南雖不比建業繁華,然正可磨礪心誌。子龍將軍乃當世良將,文武雙全,你需虛心求教,恪守軍紀,更要……照顧好自己。切記,安全第一,遇事多問子龍將軍,不可逞強。”
“孩兒明白!”陳砥用力點頭,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計劃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迅速展開。
數日後,一支規模不大的車隊悄然離開了建業城。車隊打著鎮南大將軍府的旗號,對外宣稱是護送一批重要文書和賞賜前往西線犒軍,順帶護送病體初愈、需靜養的公子前往荊南某處風景秀麗的彆院休養。
車隊護衛由龐統親自挑選的百餘名暗衛高手和兩百名精銳士卒組成,皆是對陳暮絕對忠誠的死士。陳砥與幾名貼身侍從、醫官乘坐的馬車位於車隊中央,外觀普通,內裡卻做了加固處理。
為掩人耳目,車隊並未直接西進,而是先向南行,做出前往吳郡、會稽的假象,繞了一個大圈後,纔在隱秘地點更換標識,由早已等候在此的趙雲派出的心腹將領接應,轉而向西,直插荊南。
沿途關卡、渡口,皆有提前打點,一路暢通無阻。所有知情人皆被嚴令封口。這條看似尋常的犒軍路線,實則是一條精心策劃的安全通道。
與此同時,建業城內,陳暮依計而行,對外宣稱公子已前往安靜之地休養,並嚴厲處置了一批與“錦繡閣”桉有牽連的中低級官吏,以雷霆手段震懾宵小,暫時壓製住了內部的暗流。
荊南,趙雲都督府。
接到建業密信,得知公子陳砥將秘密前來,並由自己負責其安全與教導之責,趙雲深感責任重大。他立刻進行了周密安排,選擇了一處位於都督府後方、依山傍水、易於防守且環境清幽的彆院作為陳砥的居所,並抽調最可靠的親兵負責護衛,其警戒程度甚至超過了自己的中軍大帳。
這一日,接到心腹稟報車隊已至附近,趙雲親自出城十裡相迎。
當車隊緩緩停下,馬車簾掀開,露出陳砥那張雖仍顯稚嫩卻目光清亮的臉龐時,趙雲快步上前,躬身行禮:“末將趙雲,恭迎公子!”
陳砥在侍從的攙扶下走下馬車,見到心目中仰慕已久的英雄,激動得小臉微紅,連忙虛扶道:“趙將軍快快請起!晚輩前來叨擾,已是過意不去,豈敢受將軍大禮!”
趙雲起身,看著眼前這位身形單薄、氣色尚未完全恢複,但眼神中已透著一股韌勁的少年,心中不由生出幾分憐惜與讚賞。他溫言道:“公子言重了。主公將公子托付於雲,是信重雲。雲必竭儘全力,護公子周全,若有教導不周之處,還望公子海涵。”
“將軍威名,如雷貫耳,晚輩心嚮往之。此次前來,正要向將軍多多請教,望將軍不吝賜教!”陳砥語氣誠懇,執的是弟子之禮。
見陳砥如此謙遜有禮,毫無驕矜之氣,趙雲心中更是歡喜,暗讚主公教子有方。他親自引路,將陳砥一行接入彆院安頓。
彆院清幽雅緻,遠離喧囂,安全無虞。安頓下來後,陳砥的生活進入了一種新的節奏。
每日清晨,他會在趙雲的指導下,進行一些舒緩的武藝基礎練習,強健體魄。上午,則跟隨趙雲派來的文吏學習荊南、交州的地理、民情、軍政要務。下午,趙雲若無緊急軍務,便會親自為他講解兵法韜略,分析當前天下大勢,尤其是西線與曹真對峙、北線與關羽協防的局勢。
趙雲講解深入淺出,結合自身豐富的實戰經驗,聽得陳砥如癡如醉,許多以往在書本上難以理解的東西,此刻豁然開朗。他也親眼目睹了趙雲治軍之嚴謹、待士卒之仁厚,更深切體會到了何為“忠勇”。
偶爾,趙雲也會帶他巡視營壘,觀摩士卒操練,甚至遠眺西方那屬於蜀漢的、沉默的防線。隻是如今物是人非,心中不免感慨,也更加理解了父親肩頭的重任與眼前的艱難局勢。
遠離了建業的繁華與暗流,置身於荊南相對純粹的環境之中,陳砥的身體一天天康健起來,臉色紅潤,眼神也更加明亮深邃。他不再僅僅是那個備受嗬護的公子,開始真正接觸和思考這個龐大勢力的運作與未來的方向。
陳暮收到趙雲定期送來的密報,得知兒子在荊南適應良好,學業精進,身體日健,心中大感欣慰。將陳砥送往趙雲處,這步棋,不僅化解了眼前的危機,更為江東的未來,埋下了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
江北戰雲密佈,東關血戰方歇;建業暗流暫平,荊南雛鳳初鳴。江東這艘大船,在驚濤駭浪中,繼續向著未知的前方,堅定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