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應心理學:小動作背後的秘密 握手,資訊量很大
-
握手,資訊量很大
握手,雖然隻是簡單一握,但這其中卻也有很大的學問。握手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很多資訊。通過握手的方式也可以觀察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
1.控製性和屈從性握手
手掌向上和手掌向下這兩種姿勢在握手中的含義是大有不同的。
假定你第一次見到某人,你們習慣性地彼此握手。這種握手錶達了三種基本態度——控製性握手:“這個人企圖控製我,我最好小心點。”屈從性握手:“我能夠控製此人,他必須聽我的話。”平等握手:“我喜歡這個人,我們會很好地相處。”
這些態度是下意識地表現出來的。通過練習和有意識地應用,下麵這些握手的方法在跟彆人見麵時會產生直接的效應。
控製性用翻轉手來表達,在握手時手掌向下,你的手掌不一定直接麵向地麵,但要向下握對方的手掌。
人是用手掌向上的姿勢表示順從的。當你想要告訴對方:你把控製權讓給他,或者使他感到他在控製局麵時將手掌向上與對方握手,這個辦法特彆有效。
不過,雖然手掌向上的握手方法表示順從,然而也可以變通。例如,手部患關節炎的人由於身體條件所限,不得不給人一個軟弱無力的握手,這很容易使他的手掌呈順從姿勢。從事外科醫生、畫家和音樂家等職業的人,由於他們的工作依靠手,為了保護手,在握手時也是軟弱無力的。握手的姿勢會給人提供一些線索,使人對握手的人作出一些估計:順從的人使用順從的姿勢,霸道的人使用比較咄咄逼人的姿勢。
當兩個霸道的人握手時,他們會展開一場象征性的“爭奪戰”,因為他們都試圖迫使對方的手掌采取順從的姿勢。結果就形成老虎鉗似的握手,兩人的手掌都呈垂直姿勢。當做爸爸的教給孩子如何“像男子漢一樣握手”時,就出現這種老虎鉗似的垂直握手。
當對方給你一個控製性的握手時,你不僅很難迫使對方的手掌變成順從式的姿勢,而且你越這樣做,控製性變得越明顯。這裡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能解除對方的“武裝”,那就是對他進行威脅,進入他的“親密地盤”。為了完善這種“解除武裝”的辦法,當你要握手時,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從他的左前方進入他的“個人地盤”。之後,你把左腿拉向右腿,完成迂迴動作,然後握對方的手。這個辦法使你可以把握手的姿勢拉直或者迫使對方的手呈現順從的姿勢,它還可以使你通過進入對方“個人地盤”的辦法而掌握控製權。
還有個問題是:誰先伸出手?
普遍接受的習慣是,第一次見到一個人時,總要握手。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你首先伸出手去,可能是不明智的行為。鑒於握手是一種歡迎的表示,那麼,在你握手之前,你首先要問幾個問題:我受歡迎嗎?此人喜歡會見我嗎?推銷學員會被告知,如果他們主動地去跟冇有準備的顧客握手,也許會產生不好的效果,因為買主可能不歡迎他們,握手變成他們不願意乾的事情。再者,有些人手部患有關節炎,或者他們是靠手工作的,如果被迫握手,他們可能會采取防禦的姿態。推銷學員被告知,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等對方主動伸出手來,再去迎合;如果對方冇有這個表示,那就點頭致意。
2.握手時左手的表現
約定俗成的握手是由右手進行的。當右手跟對方的手相握著的時候,閒著的左手如何作為?這也是研究者所關注的。
雙手相握的意圖是向對方表示誠懇、信任和深沉的感情。兩個重要的因素應當予以注意。第一,左手被用來傳達額外的感情,左手摸著對方的右臂以上的部位。例如,抓肘握手所傳達的感情比抓腕握手要多,抓肩握手所傳達的感情比抓上臂握手要多。第二,此人左手的動作意味著侵入對方的“親密地盤”。一般來說,抓腕和抓肘的動作隻有在好朋友或親戚之間才能被接受。抓肩和抓上臂的動作侵入對方的“親密地盤”,可能涉及身體的實際接觸。隻有在握手的時候感情非常衝動的情況下才能如此做。除非雙方都表達了額外的感情,否則,如果此人冇有充足的理由用雙手握手的話,對方會懷疑他的意圖。我們常常看到,政府和推銷員用雙手握手來歡迎他們的選民或新的顧客,他們冇有意識到:這樣做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使得對方敬而遠之。
3.握手的風格和方式
握手時的力量很大,甚至讓對方有疼痛的感覺,這種人多是逞強而又自負的。但這種握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說明瞭握手者的內心比較真誠和動情。同時,他們的性格也是坦率而又堅強的。握手時顯得不甚積極主動,手臂呈彎曲狀態,並往自身貼近,這種人多是小心謹慎、封閉保守的。
握手時隻是輕輕一接觸,握得不緊也冇有力量,這種人多屬於內向型人,他們時常悲觀、情緒低落。
握手時顯得遲疑,多是在對方伸出手以後,自己猶豫一會兒,才慢慢地把手伸過去。排除掉一些特殊的情況以外,在握手時有這種表現的人,性格多內向,且缺少判斷力,不夠果斷。
不把握手當成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而把它看成是例行的公事,這表明此種人做事草率,缺乏足夠的誠意,並不值得深交。
一個人握著另外一個人的手,握了很長的時間還冇有收回,這是一種測驗支配力的方法。如果其中一個人先把手抽出、收回,說明他冇有另外一個人有耐力。總之,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勝算的把握就大一些。
雖然在與人接觸時,把對方的手握得很緊,但隻握一下就馬上拿開了。這樣的人在與人交往中多能夠很好地處理各種關係,與每個人都好像很友善,可以做到遊刃有餘。但這可能隻是一種外表的假象,其實在內心裡他們是非常多疑的,他們不會輕易地相信任何一個人,即使彆人是非常真誠和友好的,他們也會加倍地提防、小心。
在握手時,非常緊張、掌心有些潮濕的人,在外表上他們表現出冷淡、漠然、非常平靜,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非常的不平靜。他們懂得用各種方法,比如語言、姿勢等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避免暴露一些缺點和弱點。他們看起來是一副非常堅強的樣子,所以在他人眼裡,他們就是強人。在比較危難的時候,人們可能會把他們當成是救星,但實際上,他們也非常慌亂,甚至比他人還要緊張。
握手時顯得冇有一點力氣,好像隻是為了應付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而被迫去做的。他們在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十分堅強,甚至是很軟弱的。他們做事缺乏果斷、利落的乾勁和魄力,顯得猶豫不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引起他人的注意,可實際上,彆人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將他們忘記。
把彆人的手推回去的人,他們大多都有較強的自我防禦心理。他們常常缺少安全感,所以時刻都在做著準備,在彆人還冇有出擊但有這方麵傾向之前,自己先給予有力的回擊,占據主動。他們不會輕易地讓誰真正地瞭解自己,如果是這樣,他們的不安全感會更加強烈。他們之所以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自卑心理在作怪。他們不會去接近彆人,也不會輕易允許彆人接近自己。
像虎頭鉗一樣緊握著對方手的人,在絕大多數時候都顯得冷淡、漠然,有時甚至是殘酷。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征服彆人、領導彆人,但他們會巧妙地隱藏自己的這種想法,而是運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在自然而然中達到自己的目的。
用雙手和彆人握手的人,大多是相當熱情的,有時甚至熱情過了火,讓人覺得無法接受。他們大多不習慣於受到某種約束和限製,而喜歡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他們有反傳統的叛逆性格,不太注重禮儀、社交等各方麵的規矩。他們在很多時候是不拘小節的,隻要能說得過去就可以了。
從一個人握手的細節中,可以看出其性格與心理。
與人握手時,把手攤得開開的人,為人直爽,想到哪裡就做到哪裡,精力旺盛,胸襟豁達,不拘小節,不怕失敗,跌倒了很快就能爬起來。
握手時五指併攏的人,做事一絲不苟、注重禮節、凡事循規蹈矩,但往往因謹慎過度而耽誤大事;交友方麵亦如是,由於不肯推心置腹地與他人交往,往往交不到知心朋友。
握手時五指微張的人,個性誠實穩重,有強烈的責任感。另一方麵則有膽小、跟不上時代腳步的缺點。握手時四指併攏,大拇指單獨張開的人,多屬出色的社交能手,他們往往機智敏捷,能夠把握良機,而且善於理財。握手時食指和其他手指間留有空隙,其餘手指併攏的人,自尊心強,喜歡強調自己的主張,討厭受到他人的批評,在群體中往往居於領導地位。握手時中指與無名指之間留有空隙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保持愉快的心情,遇到困難也都能設法克服。握手時無名指與小指之間留有空隙的人,不喜歡受他人束縛,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做任何事情都會未雨綢繆。握手時手指稍微向內縮的人,善於理財,但屬於吝嗇型的人。握手時五隻手指全部往內彎成弓狀的人,感受性很強,學習力亦佳,而且點子很多。握手時手指全部伸直的人,容易感情用事,但做事有始有終,絕不會虎頭蛇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