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應心理學:小動作背後的秘密 說謊者的典型行為
-
說謊者的典型行為
說謊者常有以下典型行為:
1.說謊者常撇過頭去
假設有這樣一個場景:兩個人在對話,一個人在述說,一個人在聆聽。談話過程中如果聆聽者感到非常自在、有安全感,他會把頭靠向對方,希望獲得進一步的資訊。如果他把頭撇開,不麵對對方,這就表示他想要避開這件讓他不愉快、不舒服的事情。他可能會立即明顯地把頭撇開,也可能緩慢謹慎地後移。
要把這種動作與向左右兩邊微微地歪著頭認真傾聽區彆開來。當我們聽得興味盎然時,會做出歪著頭的姿勢,這被認為是一種不設防的姿勢,有所隱瞞的人不會做出這種姿勢。
2.說謊者常避免接觸
接觸代表雙方心理聯絡的親近。當我們深信自己所言屬實時,纔會有觸摸對方的行為。說假話的人極少或完全不會與對方有身體上的接觸。
在作虛假陳述或在談話中欺瞞彆人時,說謊者極少會觸摸對方。潛意識裡,他通過減少親近對方的動作來幫助他減少心中的罪惡感。以下行為也是說謊者常有的。
(1)說謊者常設置屏障。要想知道一個人對於一個特定的話題是否感到自在,可以很容易地從他參與討論的開放程度看出端倪。
說謊者害怕暴露的心理,常常表現在談話時利用枕頭、酒杯等作為隔開與對方之間的屏障。他下意識地想通過障礙物保護自己免遭言辭的炮轟,這也代表欺騙或企圖遮掩。
通過觀察可以得知,有些公司的老總,總會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堆放很多東西,即使冇有堆放東西,當下屬向他報告有關勞工糾紛、產品瑕疵等令人不舒服的問題時,他也會把一個咖啡杯放在他們兩人之間的桌上,然後裝作漫不經心、無意識地聽下屬說話。
(2)說謊者經常尋找自我庇護的位置。說謊者如果站著,他會把背靠在牆壁上;如果是在室內,當說謊者感到不自在時,他可能會把身體麵對或移向出口的方向。
說謊者之所以有這些反應,是因為他的心理狀態已經顯露於外,轉而想在身體上尋求庇護。如果對方想要進行謊言揭穿,他要確保自己是處於能夠清楚看見對方下一招是什麼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