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夫要照顧寡嫂,轉頭嫁他堂哥 257
帶老鄉去S市批發市場進貨
回到服裝廠,顧嚴冬給老家打去了電話。
讓陸桂芬轉告五個人的家人,他們現在非常好。
謝心悅聽說這五個村民在D市都賺到了錢,為他們感到高興。
“他們來到D市,沒有來找我們幫忙找工作,說明是有分寸感的人,有空可以請他們一起聚聚。”
顧嚴冬點頭:“我也這麼打算,正好明天有空。”
……
第二天中午。
柱子剛要收攤準備回去,就看到顧嚴冬來找他。
這次顧嚴冬開的是貨車。
柱子驚訝地問:“嚴冬哥,這也是你的車嗎?”
顧嚴冬點頭:“轎車坐不下,所以我就把廠裡的貨車開來,昨天我有事,太匆忙,都沒空跟你們好好聊聊。”
柱子豎起大拇指:“嚴冬哥,你可真是太牛了!”
顧嚴冬招呼柱子上車:“今天我在飯店訂了一桌酒席,接上兄弟們一起去。”
去了其他地方,顧嚴冬把其他四個人也接上車,一起去了飯店。
……
謝心悅帶著孩子已經到了。
見到五人來,謝心悅讓孩子們叫人。
兩個孩子非常有禮貌地打招呼。
大家隻看到兩個孩子,就問顧棲梧在哪裡。
顧嚴冬說:“棲梧上學去了。”
柱子感歎:“城裡就是不一樣,這麼小的孩子就能上學,我家娃今年7歲,才上一年級,這還多虧了你們捐款,在村裡蓋了小學。”
顧嚴冬告訴兩個孩子,玩具是二牛送給他們的,孩子們齊聲向二牛說謝謝。
二牛摸摸他們的頭說:“以後想要什麼玩具不用買,隻管來找二牛叔,二牛叔給你們全包了。”
……
服務員把飯菜端上桌,顧嚴冬要開車,以茶代酒敬老鄉,祝賀他們在這邊站穩腳跟。
告訴了他們,自己已經跟老家通過電話,把他們在這邊的情況轉告給了他們的家人。
席間,大家有說有笑,吃得滿足,聊得開心。
柱子提起,村裡還有20個人跟著顧建設去了W市。
謝心悅說:“原來他們在W市,那邊工廠也挺多,倒也適合去打工。”
顧嚴冬好奇地問:“你們當時怎麼不跟著建設去W市?”
柱子說:“我們倒不是心疼中介費,純粹就是不相信他。
既然南方遍地都是賺錢的機會,建設能在外麵賺到錢,我們自然也能。
所以,我們五個人就結伴一起來到了這裡。”
二牛說:“還有一個原因,那些人中,有幾個人,好吃懶做,在家都不想乾活,難道到了外麵就變勤快了。
到時候,有人賺到錢,有人沒賺到錢,都是一起出去的,大家肯定相互幫襯。
幫一時還行,他們要是懶惰,總是不好好工作,其他人也不可能一直養著他們,到時候容易發生矛盾。
咱們五個人是從小玩到大的,脾氣相投,都不想跟他們摻和到一起。”
見幾人有主見,有頭腦,顧嚴冬也想幫襯他們一把,就告訴他們,如果去S市,還能批發到更便宜的商品。
大家眼睛頓時亮了。
顧嚴冬說:“我明天要去一趟S市,開著貨車去送貨,回來時空車,你們如果想進貨,可以跟我一起去,我幫你們帶一趟貨。”
那可太好了,幾人激動不已。
……
次日,天沒亮,顧嚴冬就和司機開車去接人。
五人早已在門口等候。
有司機開車,顧嚴冬和五人都坐在了後車廂。
一路上,顧嚴冬給他們講解S市批發市場拿貨的注意事項,和還價的技巧。
五人聽得非常認真。
到了S市批發市場,顧嚴冬讓司機先把車上的貨送到分廠,然後再來接他們。
柱子問:“分廠?嚴冬哥,難道你還有一個工廠?”
顧嚴冬笑著說:“批發市場也有我們的批發檔口,以前都是從D市運過來,我嫌太麻煩,就直接在這邊開辦了一家工廠。”
五人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顧嚴冬說:“走,我帶你們去我的批發檔口,我的員工對這裡很瞭解,知道哪家的貨好。”
……
走到顧氏的服裝檔口,馮濤正在給客戶介紹產品。
看到老闆來,馮濤先微笑著點了一下頭,等客戶確定服裝款式和數量,讓員工去倉庫安排發貨才走過來。
“廠長,您怎麼有空過來?”
顧嚴冬說:“我的幾位老鄉想在批發市場進一些貨,你對這邊瞭解,給他們介紹一下。”
馮濤詢問他們要批發什麼商品。
聽到他們是賣日用品和玩具,指向不遠處的攤位說:“那邊第一家的日用品質量好,價格便宜。
第三家的玩具款式多,並且他家的玩具都是最新款,老闆為人實在,如果產品有問題,下次來拿貨的時候可以調換。”
五人謝過馮濤,就過去了。
……
一個小時後。
五個人回來,身後跟著五個夥計,一個人用小推車。拉著10個大紙箱子。
顧嚴冬說:“其實一開始不需要進這麼多,看哪種商品暢銷,再來批發也不遲。”
柱子笑著說:“感謝馮大哥給我們推薦,省去我們一家一家去找,節省了很多時間。
這些商品比D市批發市場便宜了不少,質量也特彆好,好不容易來一趟,當然要多進一些,彆人比我們批發得更多。
二牛說:“玩具批發老闆確實實在,看我是第一次來拿貨,不僅沒有誆騙我,給我推薦的都是新款玩具,結賬的時候還給我抹了零。”
大家都買到了滿意的東西,司機送完貨也來了。
幾人合力把貨搬上車。
……
回到D市,天還沒黑。
五個人批發到這麼便宜的商品,心情特彆好,也不覺得累,乾脆去出攤。
剛出攤,路過的行人就被他們的商品吸引。
二牛一邊出攤,一邊賣貨,等把所有商品都擺好,已經賣出去6個玩具。
柱子這邊,進的日用品質量好,款式新穎,價格卻不貴,受到一些家庭主婦的青睞。
大家買過之後,相互轉告,很快攤位前就圍滿了人。
其他三人那邊,也是同樣的場景。
等到傍晚收攤回去時,看到各自帶出去裝商品的袋子扁了,而且都麵帶笑容,就知道收獲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