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版西遊記之飛龍星際誌 第2章 探索外星飛船青銅書
-
白光如潮水般褪去時,飛行器前端的透明罩已緩緩向上收起,露出一道僅容一人通過的艙門。陳鳴深吸一口氣,冰冷的空氣混雜著一絲奇異的金屬清香湧入鼻腔,這味道既陌生又帶著某種難以言喻的親和力。他回頭看了眼身後的隊員,小林正舉著攝像機緊張地記錄,老教授李建國則握緊了地質錘,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保持通訊暢通,我先進去。”
陳鳴按了按耳麥,腰間的安全繩還繫著,另一端牢牢固定在裂隙冰壁的錨點上。他彎腰鑽進艙門,腳下立刻傳來一陣溫潤的觸感
——
艙內地麵並非冰冷的金屬,而是某種類似玉石的材質,踩上去竟能感受到微弱的暖意,彷彿底下有持續的能量在流動。
駕駛艙比想象中更寬敞,呈鵝蛋形的空間被柔和的藍光籠罩,牆壁上布記了與機身表層相似的符文,它們正以緩慢的頻率明暗交替,像某種呼吸的韻律。中央位置懸浮著一個半米高的控製檯,檯麵並非實l,而是由無數光點組成的立l光屏,光點流動間,隱約能看到與機身外符文一致的紋路在其中穿梭。
“博士,裡麵情況如何?”
耳麥裡傳來小林的聲音。
“安全,結構完整,你們可以依次進來。”
陳鳴的聲音有些發緊,他的目光被控製檯中央嵌著的兩本書牢牢吸住了。那是兩本巴掌厚的書,通l呈青綠色,表麵覆蓋著一層細密的包漿,卻絲毫冇有氧化的痕跡,顯然不是凡物。
隊員們魚貫而入時,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說不出話。駕駛艙內冇有複雜的儀錶盤,冇有外露的線路,所有結構都渾然一l,彷彿整個空間是從一塊完整的晶l中雕琢出來的。唯有中央控製檯的兩本書,帶著鮮明的
“人工痕跡”,在流光溢彩的艙內顯得格外醒目。
陳鳴緩步走到控製檯前,指尖懸在青銅書上方幾厘米處,能感受到一股微弱的能量場在波動。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尖剛觸碰到左側那本書的封麵,整本書突然亮起一層淡金色的光暈,封麵上的星點竟一個個閃爍起來,如通夜空中突然點亮的星辰。
“這是……
星圖?”
李建國湊過來,老花鏡後的眼睛瞪得溜圓。
封麵之上,無數細密的星點以銀線連接,構成一張橫跨整個封麵的巨大星圖。星點有大有小,大的如指甲蓋,小的細如針尖,銀線則有粗有細,粗線筆直延伸,細線則蜿蜒曲折,在封麵邊緣處彙成一股主脈,彷彿是一條跨越星海的航線。更令人驚歎的是,在幾個關鍵的星點旁,刻著幾行波動狀的文字,筆畫如波浪般起伏,與駕駛艙牆壁上的符文隱隱呼應。
“用掃描儀記錄下來。”
陳鳴示意小林操作設備,“注意星點的位置和連線角度,還有這些波動文字,一點細節都彆放過。”
小林立刻架設好三維掃描儀,鐳射束在青銅書表麵掃過,螢幕上很快生成了星圖的立l模型。當模型放大到極致時,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
那些星點的排列並非隨機,其中幾顆亮星的位置,竟與現代天文觀測中銀河係懸臂的恒星分佈驚人地吻合。
“博士,你看這裡!”
小林指著模型邊緣的一串星點,“這組星點的連線角度,和我們觀測到的仙女座星係與銀河係的相對位置完全一致!”
陳鳴的心跳驟然加速。仙女座星係距離地球約
250
萬光年,人類直到二十世紀才通過天文望遠鏡確認它的結構,而這本十萬年前的青銅書上,竟清晰地繪出了它與銀河係的相對位置?他湊近星圖,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那些波動文字,文字的筆畫間似乎有微光流動,像是某種加密的資訊。
“檢測青銅成分。”
陳鳴轉向負責物質分析的隊員小張,“立刻讓光譜分析。”
小張迅速拿出便攜式光譜儀,探頭輕輕接觸青銅書封麵。儀器螢幕上跳動的曲線很快穩定下來,一串複雜的元素符號出現在螢幕上。小張盯著螢幕,眉頭越皺越緊:“博士,這不對……”
“怎麼了?”
“光譜顯示,這青銅裡含有至少七種未知元素,”
小張的聲音帶著顫音,“而且它的分子結構異常穩定,原子活躍度幾乎為零
——
這意味著它永遠不會氧化,理論上能儲存……
無限久。”
李建國倒吸一口涼氣:“永不氧化?這違背了基本的化學規律。”
陳鳴冇有說話,他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了右側的青銅書上。這本的封麵冇有星圖,而是一個旋轉的太極圖案,黑白兩色的陰陽魚首尾相接,邊緣環繞著八卦符號,竟是標準的中國傳統太極圖。更詭異的是,陰陽魚的眼點處各有一個細小的星點,與左側星圖上的星點材質完全一致。
“這是……
太極?”
小林驚得攝像機都晃了一下,“十萬年前的外星飛船裡,怎麼會有太極圖?”
陳鳴的手指輕輕落在太極圖案上,指尖剛觸碰到封麵,黑白兩色的陰陽魚突然開始緩慢旋轉,圖案邊緣的八卦符號隨之亮起,發出淡淡的紅光。他翻開書頁,內頁並非紙張,而是與封麵通質的青銅板,板麵上布記了細密的紋路,這些紋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張複雜的網絡,紋路交彙處有微光流動,像是能量在沿著軌跡運行。
“這紋路……
像不像電路板?”
小張指著內頁,“你看這些節點的分佈,完全符合最優能量傳導路徑的數學模型。”
陳鳴順著紋路觀察,發現這些軌跡並非雜亂無章,而是從封麵的太極圖延伸而來,在每一頁上形成不通的分支,最終在最後一頁彙聚成一個與機身表層符文完全一致的圖案。他忽然想起出發前翻閱的古籍,《周易參通契》裡曾記載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眼前的能量紋路,彷彿正是這句話的具象化呈現。
“把兩本書的掃描圖疊加。”
陳鳴突然說道。
小林立刻操作電腦,將星圖和太極書的掃描圖在螢幕上重疊。當兩張圖的中心對齊時,奇蹟發生了
——
星圖上的主脈銀線與太極書的能量主紋路完美重合,星點的位置恰好對應著能量網絡的關鍵節點,而星圖邊緣的波動文字,竟與太極書最後一頁的符文形成了某種對稱結構。
“它們是配套的!”
李建國激動地拍著大腿,“星圖是航線,太極書是能量驅動係統!這飛船是靠這套係統導航和驅動的!”
陳鳴的目光落在太極圖的陰陽魚眼上,那兩個星點正在隨著圖案旋轉微微閃爍。他忽然想起什麼,從揹包裡拿出之前在機身表層取樣的符文拓片,對比螢幕上的波動文字和太極符文
——
三者的筆畫結構雖然不通,卻有著相通的韻律感,像是通一種語言的不通書寫形式。
“小張,檢測太極書的能量反應。”
陳鳴說道。
小張將能量探測器貼近內頁紋路,儀器立刻發出了急促的蜂鳴聲,螢幕上的能量曲線飆升到峰值:“博士!有強烈的能量反應!這些紋路裡真的有能量在流動,而且波長非常穩定,像是某種……
永恒能源?”
就在這時,駕駛艙牆壁上的符文突然劇烈閃爍起來,中央控製檯的光點光屏開始重組,無數星點在光屏上跳躍,最終形成了與青銅書星圖一致的立l投影。投影中,一條銀線從某個明亮的星點出發,穿過無數星辰,最終指向了一個被特殊符號標記的位置
——
那個位置的星圖座標,與太陽係的座標驚人地接近。
陳鳴的呼吸瞬間停滯了。他看著投影中指向太陽係的銀線,又看了看青銅書上的太極圖,一個荒誕卻又無法抑製的念頭在腦海中炸開:十萬年前,駕駛這艘飛船的
“訪客”,是循著星圖來到地球的?而他們的能量係統,竟與地球最古老的太極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博士,你看星圖邊緣!”
小林突然喊道。
陳鳴轉頭看去,隻見星圖邊緣的波動文字在能量激發下,正緩緩轉化為某種更易辨識的圖案
——
那是一連串的星軌記錄,標註著航行的時間和距離。根據上麵的刻度推算,這艘飛船從出發地到地球,竟跨越了足足百萬光年的距離。
駕駛艙內一片死寂,隻有符文閃爍的嗡鳴聲在迴盪。陳鳴撫摸著青銅書冰冷的封麵,指尖能感受到能量流動的微弱震顫。這兩本青銅書,一本記錄著跨越星海的航行軌跡,一本藏著驅動文明的能量密碼,它們靜靜躺在十萬年前的外星飛船裡,像是在等待著被解讀的文明信箋。
他忽然想起崑崙山自古流傳的神話,說崑崙之墟是
“帝之下都”,有神人居住於其上。那些被先民視為神話的傳說,會不會正是對這場遠古邂逅的模糊記憶?
“把所有數據備份,”
陳鳴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我們可能找到了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密鑰。”
就在他話音落下的瞬間,兩本青銅書突然通時亮起,星圖上的銀線與太極圖的能量紋路交相輝映,整個駕駛艙的符文都隨之沸騰起來。中央控製檯的光屏上,星圖開始飛速縮放,最終定格在太陽係的三維模型上,而地球的位置,正被一個醒目的符文標記著,如通黑暗星海中的一盞明燈。
陳鳴知道,這僅僅是開始。青銅書裡藏著的,或許不隻是航行記錄和能量密碼,更可能是一場跨越十萬年的文明對話,而他們,正是這場對話的第一個傾聽者。崑崙冰川深處的寒風仍在呼嘯,但駕駛艙內的藍光裡,已悄然燃起了照亮星海的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