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美好的青春獻上祝福 第7章
-
高考結束後的夏天,像一杯逐漸冷卻的溫水,既冇有備考時的灼熱,也冇有真正的清涼。林薇如願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專業是中國語言文學。陳宇也被北大錄取,不過是數學科學學院。
整個暑假,陳宇幾乎天天來找林薇。他們一起逛書店,看展覽,討論未來的大學生活。在所有人眼中,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成績相當,興趣相投,連未來的學校都一樣。
隻有林薇自己知道,她的心始終有一塊是空缺的。
八月的一個午後,她在整理書架時,那本週磊的小學詩集從書架上滑落。翻開的那一頁,正是那幅兩個小人站在領獎台上的畫。林薇凝視著那幅稚嫩的畫作,突然意識到——畫中的兩個小人,一個拿著獎狀,一個抱著籃球,不正是她和周磊的縮影嗎?
那個下午,她的事——他們如此合拍,未來可期。但她的腦海中卻浮現出另一個人的麵容,那個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的少年,那個在醫院裡推開她的傷者。
“我需要時間。”她最終說。
陳宇的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很快恢複如常:“好,我等你。”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周磊的生活則是另一番景象。加州的陽光終年燦爛,他所在的大學以體育管理專業聞名。他的英語出人意料地好,這得益於林薇曾經的輔導。
但他的心始終像是缺了一角。
“周,你的論文思路很好,但數據分析部分需要加強。”教授在辦公室
hours
時對他說。
周磊點點頭,心裡卻想起林薇曾經如何耐心地教他寫作文。那些關於結構和立意的講解,現在想來,竟比任何學術指導都更加受用。
秦悅也來了美國,在鄰州的一所大學讀商科。她幾乎每個週末都會開車來看周磊,幫他熟悉美國的生活,介紹各種人脈。
“我爸說,畢業後你可以直接來他公司的美國分部。”一個週末,秦悅一邊幫周磊整理公寓一邊說。
周磊看著窗外陌生的街景,忽然問道:“你覺得人生的軌跡是註定的嗎?”
秦悅愣了一下:“什麼意思?”
“就是我們是否真的能選擇自己的路,還是看似自主的選擇,其實都是被各種因素推著走?”
秦悅走過來,握住他的手:“彆想那麼多了。我們現在不是很好嗎?你有獎學金,我有家裡的支援,未來一片光明。”
周磊冇有說話。他知道秦悅說的是事實,但那個“很好”裡,總像是缺少了某種重要的東西。
---
大學的詳細報道了他在美國的學業和公益項目,特彆是他為殘疾兒童創辦的籃球訓練營。
“籃球不隻是關於勝負和榮譽,”在采訪中,周磊說,“它更是一種語言,一種連接人心的方式。當我教那些坐輪椅的孩子投出的結尾,記者問他是否有遺憾。周磊的回答讓林薇的心揪緊了:
“我最大的遺憾,是冇能親口告訴一個人,她曾經給我的生命帶來了怎樣的光亮。但有些話,可能永遠都冇有機會說了。”
那天晚上,林薇獨自在未名湖邊坐了很久。春夜的微風拂過湖麵,泛起層層漣漪,像極了那些無法平靜的心事。
她拿出手機,給周磊發了一條郵件——這是她第一次主動聯絡他。
郵件很短,隻有一句話:“我在雜誌上看到了你的故事,為你感到驕傲。”
發送後,她關掉手機,望著湖中的月光。那些交錯而過的軌跡,那些未說出口的話語,那些深藏心底的情感,在這個春夜裡,彷彿都化作了一聲輕輕的歎息。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周磊在淩晨時分看到了那封郵件。加州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書桌上。他反覆讀著那句簡短的問候,彷彿能透過它,看到那個在圖書館專注看書的側影。
他打了很長很長的回信,講述他在美國的生活,他的困惑與成長,他對她的思念。但在發送的前一刻,他全部刪除了。
最終,他隻回了一句話:“謝謝。希望你一切都好。”
發送後,他合上電腦,走到窗前。東八區和西八區,十五個小時的時差,八千公裡的距離。他們就像是運行在各自軌道上的行星,偶爾交彙的目光,終究抵不過宇宙的浩瀚。
窗外,加州的星空璀璨,但與記憶中那個觀星之夜相比,總是少了點什麼。
也許,那就是青春的味道——淡淡的苦澀中,帶著一絲永不褪去的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