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問道靈緣 > 第25章 離體化形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問道靈緣 第25章 離體化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劉啟不出所料地成功了,當然隻是指凝煉春風刀氣這一方麵。

春風刀氣的顏色變得蒼翠欲滴,比剛才顯得更加厚重。

而靈種萌芽則有點蔫了吧唧的感覺,不複平常一呼一吸的虎虎生風,而是垂頭彎腰似的待在春風刀氣一旁。

感知過後,劉啟覺得純度應該也夠了,至少如果純度不夠,他眾生境之前也不可能再度凝煉春風刀氣了。

他怕兩個小玩意在他體內直接爆炸。

可之後劉啟幾經嘗試,還是無法實現離體化形。

他認為已經很難從自己身上找到靈感了,所以決定分析分析其他人的靈技釋放以求突破。

很遺憾,擺在目前以供分析的樣本隻有兩個人選——柳清跟林楠雅。

鐘無離和劉恒的手段他看不懂,周圍其他弟子的靈技又沒怎麼看過。

這還真給劉啟提了一個醒,他之前覺得跟其他弟子對練給自己的壓力太小,有點浪費時間。

現在才發現自己對於其他緣屬的靈技知之甚少,更彆提鐘無離那種一人足當百人師的水平。

將這點想法放在心頭,劉啟便開始辦正事。

柳清和林楠雅的靈技釋放與劉啟的靈技釋放最大的區彆就是——靈緣消耗。

三人的靈緣深厚程度雖有高低之分,但基本處於同一層次。

以劉啟現在的靈緣儲備,還能支援自己春風刀氣正常施展一次後,再勉強拍出一招烈風掌。

林楠雅隻是稍微好點,畢竟也是純攻擊型靈技,催動漫天星後,拍出兩式烈天掌也就差不多靈緣枯竭了。

柳清則不然,她的霧空濛真正消耗靈緣的程度跟裂空掌也差不了多少,可以想象,未來這個靈技發展起來會有多麼誇張。

劉啟現在思考的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對比問題,為什麼不同靈技釋放需要不同靈緣。

乍一看,這是個偽問題,但絕非是不同就該不同,不該這麼的理所當然。

畢竟從效果上看,靈技威能相似。

從靈緣強度和純度來看,又絕不至於造成如此大的靈緣消耗差彆。

那就隻有一種解釋,在靈緣釋放之後有外力介入。

但能有什麼外力呢?

劉啟是真想不通了,他能想到的就隻有天地靈緣這一個不可能的答案。

因為實在是每一個道修都知道,天地靈緣不僅強度低,而且氣息駁雜,但凡有資源,都很少會選擇吸收天地靈緣這種修煉方式。

劉啟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抱著不然試試的瞎折騰態度,引導天地靈緣而非緣晶靈緣與春風刀氣共振。

還好有這一試。

竟然有這一試!

這一試,纔是天雷勾了地火。

駁雜的天地靈緣沸騰起來。

很明顯地,周圍的風靈緣以極快的速度聚集起來,因為在劉啟靜靜的感悟中,身體四周已經全是綠光,或連續成片,或牽絲成帶,或落點成團。

劉啟萬分震驚,感受著從外部傳來的隱隱吸力,他選擇通過靈種萌芽輸給靈緣來用春風刀氣予以回應。

二者應和,風越來越大。

直到某刻,綠光刺破了黑暗的夜,不用感知也看得到的生機盎然與威然凜凜。

春風刀!

離體化形!

被意外的驚喜砸中的劉啟很快恢複了冷靜,開心之後又生出了濃濃的疑惑。

“這麼簡單的事情,明明說一句就能抵上自己瞎折騰幾天。為什麼鐘師不教?即便是恒哥也不提醒自己?”

“柳清和林楠雅能做到這一步,靠的應該也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自己修煉春風刀氣前期需要開拓身體節點。

可能就因為這個導致自己沒有藉助天地靈緣的本能。”

不止於此,劉啟又想起,鐘師在得知他跟柳清探討靈技之後,嚴肅的告誡兩人隻能在大方向上探討可行性,不能深入任何細節。

他還聽林楠雅說過,東臨城的人也是十五歲才開始真正接觸靈緣知識,而在無比遙遠的他曾經的家鄉,人們也全部都是十五歲才開始真正接觸靈緣知識。

劉啟覺得自己籠罩在一團迷霧裡,他並不懷疑鐘師與恒哥藏私,他隻是覺得似乎有一種更高層次的力量在影響著一切。

當然,劉啟也知道,這一切即使事有端倪,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不入流道修能參與的,他隻能將這種隱憂埋藏進心底最深處。並祈禱是自己杞人憂天。

再回頭看,劉啟不得不感慨,看來對於道修來說,天地靈緣的修煉也很重要。

也是,這樣纔是對的,對道修來說,什麼不重要呢?

一切需要的都應該是重要的。

而離體化形學會之後,劉啟的計劃就需要作出一些調整。

主攻靈緣附武實在有些癡心妄想,所以下一步劉啟打算研究研究吸收生機,精準潰敵和曲折風。

靈緣附武偶爾試試也就行了。

劉啟開始反思這次掌握離體化形的過程。

他覺得之所以浪費那麼多時間,並不是他的思考方向出了問題,而是因為他太相信從書上獲取的所謂知識。

甚至因為對於天地靈緣在修煉方麵的偏見,他差點就與正確答案失之交臂。

鐘無離說過,道修修煉靈技會於天地留痕,並傳達了,道修天地留痕如果太雜,會影響未來的資訊。

因此,他錯以為,世間留痕的天地靈緣不說於人有害,至少也於修煉無大用。

最關鍵的是,這一觀點並不是他自己實踐出來的,而是刻板印象的幻覺。

他太想當然了!

這種類比是毫無道理的,因此反而表明劉啟在這個問題上思考不足。

劉啟對自己偶爾不思考的問題向來非常警醒,即便如此,他也總是會陷入不思考的困境之中。

這是很正常的,人性就是偏惰,相比於用直覺和感受處理問題,用思考和理性處理問題要麻煩得多,也要累得多。

劉啟對這一點體會頗深,他堅持用思考和理性作決策,卻也時時被直覺和感受所裹挾。

因此他總是會反思,以求讓自己下一次做的更好。

當然這並不是說,在修煉中就全然沒有直覺和感受的立錐之地。

事實上,即便是反思後的劉啟,也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隻有直覺與感受的存在,而無法動用思考與理性。

修煉至今,劉啟有過不少次的頓悟,都是靈光一閃,福至心靈,即便要他解釋,他也實在解釋不清。

他估計柳清也是同樣,想必她自己也不知道催動霧空濛後發生了什麼,但她就是能做到。

不過,劉啟堅持修煉不能隻靠頓悟,所以在思考與理性可以存在的時候,他就讓直覺和感受讓步。

這條路是否正確,無從得知。

隻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