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靈緣 第460章 意外來客(上)
慧婆婆幾近昏迷,此時卻倔強地望向直衝天際的猩血光柱,忍不住目露絕望。
“這,難道也在你的計算之中嗎……蟾宮……蟾宮……”
不過,她已經沒有機會再思考了。
因為“臭氣熏天”的黃鶴,已經來到了她的身前,陰影,遮住了她的全部視野。
下一刻,她就心神衰竭,昏死過去。
至於金免、玉玨。
則是先她一步,便被拿下。
三位通玄,無數觀微圍攻,更有黃邪借通玄寶器鎮壓二者軀身,讓他們連點燃神魂血脈的機會都無,便被拘禁生擒。
仙桂虛影收攏殘月後,也是自行爆碎。
陰無柔目眥欲裂,卻無可奈何。
事實上,現在他自己,還身處在難以解決的困局之中。
蟾宮的傳移星陣,啟動實在太慢。
直到此刻,也還尚未過半。
而州盟大軍,已經開始試圖撼動傳移星陣的壁障,阻止他們離去。
意欲趕儘殺絕,不留一絲隱患……
另一邊——
劉啟心中警鈴大作。
那猩血光柱速度不快,殺意不顯,但給他的感覺,卻是難以理解的詭異。
而太乙奇門卜靈術賦予他的本能,也已經在第一時間,給了他答案——
不能想著逃!
逃,絕逃不掉!
他來不及多想,立刻一邊抽出扶搖,一邊大喊道:“小心!”
星空艦舟雖然還能自行前進,可速度卻難以避免地逐漸放緩。
素魄心瞬間回神,同樣神色大變。
但幾經挫難,她也早已不是從前那個“小白兔”。
玉指輕點眉心,詠歎一蹴而就。
異象顯化。
月宮、桂樹、斧頭,乃至靈動不再的白兔虛影,齊齊下落。
她要替劉啟先試試虛實!
劉啟自然不會辜負她的美意。
當即負槍而立,定氣凝神,周身氣勢不斷升騰,蓄力待發。
而素魄心得蟾宮祖靈庇佑點化,實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何況,她資質才情本就超絕。
所以,哪怕如今倉促之間奮力搏殺,所展現出的一瞬戰力,也絲毫不遜色於,尋常觀微中期乃至後期修士!
極境之儘!
毫無疑問。
甚至,可能已經摸到了神境的門檻!
但可惜,她此時麵對的,是通玄手段。
那諸般異象尚未觸及光柱,猶有尺寸之距,便自行崩塌,散作漫天靈光。
猩血光柱受到的影響,似乎微乎其微。
而素魄心則遭遇反噬,口噴鮮血,氣息萎靡地跌坐於舟船之上。
劉啟不語,深潭一樣的黑眸一瞬間染上高貴的琥珀綠光。
下一刻。
槍走身動。
絕塵而去。
扶搖舞若飛龍。
光柱挾卷大恐怖侵襲臨身。
這是劉啟第一次真正直麵通玄的力量。
他近乎傾儘所有。
巽訣,定風波。
巽訣,昨夜風。
巽訣,風滿樓。
巽訣,風前絮。
巽訣,四季風槍。
巽訣,風裡風!
瑤池——晶體靈緣。
雙生道花——先天風煞。
覺魂、識海。
九陣印。
四季意境。
殺伐意境。
……
可即便如此,也不過勉強破開光柱裹挾的力場,而扶搖與那光柱甫一碰撞,便迎來,堪稱摧枯拉朽的力量!
那力量並不暴烈,卻彷彿能消融一切。
劉啟諸般手段,此時都顯得如此可笑。
偉力當前,他被強推向後。
他還想堅持。
猩血光柱之中,忽然鑽出無數隻黑紅血手來,就要把他扯進光柱之中。
不殺?
竟然是想要活捉他們?!
劉啟隻覺惡風撲麵。
眼中似乎顯化出一片朦朧的屍山血海。
這感覺,他可並不陌生。
殺戮意境!
不,如果是黃邪這位通玄大能的話。
應該是殺戮意誌!
既然如此……
電光石火之間,劉啟狠下決心。
隻見他抽走扶搖,閉上雙眼,收回淨魂神心,而將殺神魔軀、猩紅血鎧催發到極致,就要以肉身,直接硬抗光柱。
“柳辰!”
素魄心見此情形,小臉立刻被嚇得煞白,大驚失色。
可誰料——
想象中一觸即潰的情景並未出現。
劉啟雖然依舊被壓迫著強行後退,但看起來,似乎並無性命之憂。
不止於此——
那自光柱之中鑽出的無數隻黑紅血手,一靠近劉啟,便損失其形,化為一道煙霧,若百川歸海一般,乖順地融入血鎧之中。
光柱的速度,由是愈來愈慢。
而那血鎧之上積聚的殺意與煞氣,眨眼之間,便來到了無比恐怖的程度。
最奇異的是,隨著劉啟體內有形與無形之風的湧動,他的身體,竟在吸納黑紅血手之後,自發向外,排出駁雜混亂的黑氣?!
劉啟心有明悟。
這殺戮意誌,並不純粹,甚至可以說,有致命缺陷!
而在遙遠天端的另一側。
高淩半空,閉目休養的黃邪忽然睜開了那雙混濁的眸子,順著光柱望去。
一直勝券在握的他,自攻襲蟾宮以來,第一次露出了困惑不解、難以置信的神情。
他蹙起眉頭,登天而去。
……
劉啟輕輕一歎。
他的努力,已至極限。
若再強行吸納光柱之中的殺戮意誌,隻怕他會立刻成為一頭失去自我意識的魔鬼。
何況,即便是現在這個程度,也早已脫離了陰陽平衡的範疇。
神心聯同無形與有形之風,才能堪堪勉強壓製體內的如潮殺意。
今日埋下的隱患,日後,不知要花多少心力,才能拔除。
可縱是如此。
光柱還在不斷“行進”。
眼見便要追上星空艦舟。
劉啟沒了辦法。
心中微微一歎。
正欲暴露辰星緣屬與神秘古血之力。
忽然——
天地間陡然一亮。
一道如水練般圓融的刀光,劃過長空,無比自然地將猩血光柱,生生斬斷!
劉啟驚訝回望。
隻見一位麵容的滄桑的中年男子,緩緩收回手臂。
其樣貌尋常無比,唯獨一雙眼睛緊閉,周圍更是爬滿了醜陋而恐怖的紋路。
劉啟沒見過他。
但卻認識其身後的兩位年輕修士。
“封道友?牛道友?”